章太炎挽孙中山联辨伪

“举国尽苏联,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有人认为是章太炎的《挽孙中山联》,其实它是当时小报伪造,并不可信。章太炎和孙中山都是“辛亥旧人”,怎会“仇孙”如此之深?章太炎又是著名“国学大师”,怎会自比“阉党”?稍加理绎,即有问题。

章太炎和孙中山有没有矛盾?有,他还对孙中山公开攻击过。但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章太炎是怎样对待的呢? 且录当时报纸数则:

3月13日,章太炎上午八时余即到孙宅,唐少川、章太炎等到孙宅后,即由唐、章及叶楚伧等商议治丧事宜。唐绍仪、章太炎二君,主张在正式政府未成立以前,为纪念孙公之功勋起见,应由家属及人民以礼行葬,待正式政府成立,再追予国葬,以符孙公生前之主张。

3月15日,孙中山治丧事务所发出通函,“正式请唐少川、章太炎担任追悼会筹备处干事员,指示一切”。

4月12日,上海追悼孙中山大会在西门公共体育场开会。“壁间悬有唐少川、章太炎等之挽联。”章氏所撰挽联是:“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萌芽,江表岂曾忘袭许;南国本吾家旧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

这是当时日报报导的原始资料,记载比较直接。根据所述,章太炎在孙中山逝世后,次日清晨即到孙宅,又担任追悼会筹备处干事员,具体筹备追悼事宜。“指示一切”,“领署”发布治丧事务所广告。那么,即使他和孙中山过去存有芥蒂,也不致在这个时候写出这样的对联,不会筹备悼孙,挽联“反孙”。更不会把孙中山比作魏忠贤,自己甘认“阉党”,还把它悬在负责筹备的追悼会“灵壁”。再则,章太炎这时明明推崇孙中山“艰苦卓绝”,“确为吾党健者”,为何“挽联”如此异趣?况且,章太炎挽孙中山,自另有联,《菿汉大师连语》就经辑录,即“孙郎使天下三分”联,语气笔调,显为章氏当时所撰。绝非“满朝皆义子”云云。与此同时,章太炎还写了《祭孙公文》:“天生我公,为世铃铎,调律专一,吐辞为矱”,颇为称誉。怎会祭文推崇,挽联谩骂?

或者说:“孙郎使天下三分”一联,既悬灵壁,又录《连语》,自属可信。“满朝皆义子”一联,则为孙中山奉安时所撰。此语也不可信。孙中山奉安时,章太炎确有挽联,但不是“满朝皆义子”;他还对当时报纸伪造挽联发表声明,说明挽联确有伪造,这在最近发现的章太炎《致报馆书》手迹和《挽孙中山》中可以得到证明。《致报馆书》原文为:

径启者:鄙人平时交游虽广,然凡素来相识,与相识而死不赴告者,皆不以挽联致吊。数年中或有假借鄙人名义伪作挽联发之报纸者,如前数年宋子文之母死,谭延闿死,今岁杨铨死,鄙人皆未致挽联,而外间悉有伪造,流传人口,淆惑听闻。又讽议时事之作,鄙人虽时亦有之,然大率多在诗章,辞必雅正,而外间伪作,多猥亵不经之语,尤为荒谬。甚望此后大小报纸欲登录鄙人挽联诗句者,必须以墨迹摄印,使真伪可辨。否则诪张为幻,变乱是非,甚非大雅君子所宜出也。此致□□报馆主笔先生鉴。章炳麟白。八月三十日。

查杨铨(杏佛)于1933年6月17日在上海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遇刺身死,知此函写于1933年。章氏谓“数年中或有假借鄙人名义伪作挽联发之报纸”,并历举宋子文之母死等为例,可知伪造挽联时有发现,否则他也不会愤而登报了。“满朝皆义子”,也正是伪联之一。

最近发现的《挽孙中山》为:

洪以甲子灭,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间成败异;

生袭中山称,死傍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

此联未署月日,以“死傍孝陵葬”来看,正是孙中山奉安时所撰,正是奉安时的真联。它以孙中山与洪秀全并列,一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一为辛亥革命的领导人,而“六十年间成败异”,较洪秀全尤为伟大。以孙中山傍明太祖而葬,“一匡天下古今同”,视为民国共和的缔造者。是誉是毁,读者自明。

照此说来,孙中山逝世后,章太炎写过两副对联,一为逝世时,一为奉安后。至于“满朝皆义子”一联,则为当时小报伪造,后又录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后人不察,以讹传讹。章太炎和孙中山还有过一段政治公案,他又“每为论者所不满”,遂致以赝品为真迹,奉伪联为鸿宝。

我们决不责怪引用伪联的同志,因为他们也是“有所本”的。同时,这副伪联流传也久,且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所征引,自易淆惑。而《致报馆书》等手迹,我们也只是在最近发现。但这副挽联的真伪,却牵涉到对章太炎的评价问题,不容不辨。

本文选自中华书局出版《经与史:康有为与章太炎》

原载于《光明日报》1980年4月29日《史学》

《经与史:康有为与章太炎》

汤志钧著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装帧:16开 精装

书号:978-7-101-12952-6

定价:228.00元

康有为与章太炎均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领导戊戌变法,鼓吹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核心人物。章太炎矢志反清,投身革命,曾因“苏报案”身陷囹圄,是革命党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与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学界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本书汇集著名近代史学家汤志钧先生前后五十余年在该领域的代表作,呈现出汤先生多年的积累与功力,并且保留了这一领域内探讨、论争的历史印迹,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本书收录了写作于不同时期的论文共六十九篇,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分编为八组:第一组七篇文章探讨经今古文学的兴替发展,第二组九篇文章探讨清代经学学派的传承发展,第三组七篇文章考察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交往的诸多细节,第四组八篇文章以戊戌维新思想启蒙为主题,第五组十五篇文章考察康有为诸人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第六组七篇文章考察自立军起义前后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关系,第七组十篇文章分析章太炎的革命思想与“苏报案”的历史意义,第八组六篇文章探讨章太炎在辛亥前后的活动及其与光复会的关系。

作者简介

汤志钧,江苏常州人,著名历史学家,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等职,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及戊戌变法史研究数十年。主要学术成果为:《近代经学与政治》《戊戌变法史》《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章太炎年谱长编》《康有为政论集》《章太炎政论选集》等。

目  录

上册

前言

经史纠误和辨明真伪

关于经、子结集诸问题

西汉的“独尊儒术”和经今古文的兴替

黄老之治和“儒家独尊”

五经博士和今文经学

西汉的终结和今古文经学的消替

碑传行状和《宋史》列传

清代经学分派和章梁交谊

清代经今古文学的传承

清代经学学派及其异同

近代经学的发展和消亡

近代今、古文学派的异同与分合

从“家学”到“显学”——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与和珅专权

阮元和《味经斋遗书》

庄大久之经学研究

庄刘和龚魏

章、刘交谊及其他

从黄侃悼念刘师培谈起

刘师培的“留别扬州人士”及其投身革命

刘师培和《经学教科书》

从《訄书》的修订看章太炎的思想演变

关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

读《量守遗文合钞》——黄侃与章太炎、刘师培

戊戌维新与学习西方

戊戌的思想启蒙和辛亥的革命风暴

戊戌维新和传统儒学——纪念戊戌变法九十周年

戊戌辛亥间文化思想与政治

维新与启蒙

维新与守旧

维新运动在上海

维新运动时期的天津《直报》

下册

关于康有为的历史评价问题

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大同“三世”和天演进化

再论《大同书》的成书年代及其评价

附:《大同书》导读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新探——翁同龢摘抄手迹读后

维新变法与澳门

《仁学》的写作和出版

附一: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记谭嗣同《仁学》

附二: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记《仁学》(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附三:章太炎《致宋恕书》谈《仁学》(1899年2月20日)

张元济和戊戌维新——纪念张元济诞生一百二十周年

附:张元济《致汪康年书》系年

徐致靖与戊戌变法——读《戊戌变法侧记》

翁同龢和帝党

戊戌时期的郑孝胥及其《日记》

关于戊戌政变的一项重要史料——毕永年的《诡谋直纪》

关于《诡谋直纪》

丘菽园与康有为

甲午战后的《镜海丛报》

康梁“勤王”与日本英国

从康有为到孙中山

孙中山和儒家“大同学”

孙中山和自立军

自立军起义前后的孙、康关系及其他——新加坡丘菽园家藏资料评析

自立军起义的一份原始材料——丘菽园家藏康有为等信件评析

康有为的海外活动和保皇会前期评价

章太炎早期的革命思想

“苏报案”的历史意义

一百年前的“苏报案”

章太炎的“割辫”和《解辫发》

章太炎的史学思想

章太炎在日本

章太炎与反袁斗争——读《致伯中书》手迹

章太炎挽孙中山联辨伪

章太炎的“参与投壶”

章太炎与白话文

“通情”和“献策”——从吴敬恒《复蔡元培书》谈起

章太炎在南洋行迹钩沉

章太炎对中共态度探析

论陶成章

光复会的重组及其评价

光复会和上海光复

附录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目录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卷一目录

《经学史论集》目录

后记

版式图

(统筹:陆藜;编辑:面包)

(0)

相关推荐

  • 戊戌变法相关知识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短暂政治改革运动,变法由光绪皇帝领导,深入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希祈中国走上君 ...

  • 那是全民族觉醒的年代(上)

    我无暇看电视和电影,今年也因为年份特别,近期看了几部.感觉<觉醒年代>拍的不错,之所以觉得不错,主要还是由于,电视根据史实编写的,演员比较中规中矩,不做作.不矫情,基本算是还原了大众心目中 ...

  • 每日荐书20210614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国故论衡>:章太炎重要的国学著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基本涵盖了当时"国学研究& ...

  • 他是鲁迅恩师,敢骂袁世凯,敢扇梁启超,却被溥仪老师揍得起不来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 在日本,鲁迅和一些同学自组了一个八九人的小班,单独去听一位&qu ...

  • 章太炎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 ...

  • 孔祥熙挽孙中山联析赏析 浙江杭州 丁茂远

    关注和转发本视频号都是对楹联文化的重视和支持! 孔祥熙挽孙中山联析赏析 浙江杭州 丁茂远 奉令谒尊灵,念三年旅榇多惊,有缺省瞻惭重任; 同侪承大业,虽此日中原初定,愿依奋厉竟全功. 赏析:此联写于19 ...

  • 《康熙挽郑成功联》考辨

    <康熙挽郑成功联>考辨 天津大学:刘锋教授 01 缘起 <清联三百副>和<名家对联大全·康熙对联集>都收有一副题名康熙皇帝的对联<康熙挽郑成功联>: 四 ...

  • 书札的作伪及辨伪

    以营利为目的名人书札造假,出现得很晚,近些年见到的清以后名家书札赝品,一般以书画家的居多:即使是文人骚客,多半也以书画名世,近代的如刘墉.林则徐等:现代的则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以及黄胄.丰子恺等. ...

  • 红宝石该从哪些方面鉴定与辨伪呢?

    星光红宝石是红宝石的一种,加工成弧面的红宝石后会显示六射星光,偶尔可见双星光即十二射星光.在市场上,星光红宝石的克拉单价一般比刻面红宝石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星光红宝石往往具有较大的亭部导致重量较重,另一 ...

  • UC头条:瓷器鉴定必备知识: 瓷器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见人 点击加载图片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 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 ...

  • 建窑瓷器特征和辨伪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名窑之一.窑址在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 ...

  • 齐白石篆刻单刀法分析、刀法辨伪

    齐白石篆刻,其刀直下,长可寸许,深可半厘米,石不坚硬.立时崩裂,风驰电掣.顷刻而成.石不转方,自左连切而极于右,亦刻印之奇观也. 所谓"单刀法",是指刻时入刀的一种方式,也可称之为 ...

  • 吉州窑的制瓷工艺及辨伪

    吉州窑是我国宋元时期著名的民间窑场,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可知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虽仍有烧造,但已渐趋衰落,明代中期又曾有过小规模的短期生 ...

  • 浅谈古瓷釉光鉴定的辨伪

    冬青釉最早从青瓷上演变过来,到乾隆时期烧制已经非常成熟,冬青釉青中偏黄,釉面肥厚如脂.乾隆冬青釉印泥盒的光泽微厚有莹润感,光泽密度比较紧,点的反射光有深度,点与点之间的反射光有不规则的变化,极小点聚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