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章丘铁锅 济南还有这7款百年手工艺品
《舌尖上的中国3》开年火了章丘铁锅。于是铁锅买不着了。
其实何必只盯着章丘铁锅,济南的好东西不止这一种!手工打造,几代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济南老手工艺品,每一个都不比章丘铁锅差,每一个都有火的资格,每一个都传承工匠精神。特此,借你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五代传承——玉谦旗袍
大多数去济南芙蓉街游玩的人,多是冲着形形色色的美食去的。毕竟,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个集结吃货的地方,比如武汉的户部巷等。可是很少人知道在这满是吃食的芙蓉街还藏有一家创始于1890年,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的旗袍店——玉谦旗袍店。
门面不大,古朴的雕花展示的是百年的沧桑。“门前圣水芙蓉泉,旗袍世家数百年”讲述旗袍店和济南城事,历经百年变迁,不动声色。
始于清朝同治年间,于仁谦已经是第五代传人,坚持纯手工制作是旗袍店传承多年的原则,做旗袍讲究的是量体裁衣。毕竟《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那些套旗袍也是量身打造的,身材、气质固然重要,量身而做也是不可或缺的。玉谦旗袍店里的量体的工作都是由于仁谦亲自操刀,从身长、腰围到后背、领口、开衩,上上下下的数据要量半个多小时。
每个女孩都该有一身旗袍,若你有一天能自信穿上这身旗袍,那一定是你极美的时刻。习惯了逛淘宝,习惯了看买家秀,你们是否还有些时刻想要走进一家老店,挑选一块布料,让师傅为你细致量体,最后为你做成独属于你的衣裳。如果一定要有一次,最值得被如此对待的一定是件旗袍。若有一天走进这济南城,走进这芙蓉街,请在胡吃海喝之余,走进这家旗袍店,保不齐你就会为自己做上一件,送给自己一个惊喜!
三代传承——杜福庄胡琴
济南市古城区的鞭指巷曾是一个乐器店扎堆的地方,百年老店“杜福庄胡琴铺”就位于鞭指巷。“胡琴”就是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胡琴是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
济南“杜福庄胡琴铺”的前身是第二代传人杜福庄的父亲杜庆茂于1915年开设的“北京马良正胡琴铺济南分铺”,一直坚持使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胡琴。
△第二代传人 杜福庄
杜家手工胡琴的的传承已经到了第三代杜文源手中,从小就闻着木屑味长大,杜文源也已经做胡琴几十年了。没有一种技艺简单,没有一把胡琴制作起来不复杂。做一把胡琴需要几十道工序,就连选竹子都是“100根竹竿里可用的只有两三根”。
杜家胡琴声名远扬,付出和用心便会有口碑。山东省京剧院的琴师出国之后, 因为国外没有蒙皮子和配琴筒的技艺,每年都要回国来找杜文源修琴。现在杜文源家胡琴铺的主顾很多都是老一辈儿爱好胡琴的人,因为祖孙三代的好口碑和熟练技艺,老主顾不少。
国外有爱好胡琴的老外也会在网上向杜文源买胡琴。有些国外的朋友也会去杜家胡琴铺子里去观摩这中国传统乐器的打造过程,顺便亲自感受工匠精神。
四代传承——杨家木铺
相信,济南老火车站的拆除是济南人的痛,放不下却又提不得。近些年关于济南老火车站要不要复建的讨论一直都有,但是历经纠结。
济南的老匠人们却默默地为济南老火车重塑历史记忆。有人历时3年,自费10万余元,雕刻插接出了济南老火车站模型。这个人就是杨崇华,济南古车马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杨崇华的店“杨家木铺”位于济南西郊党家庄,制作古车马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清晚期的北京,民国初期传至济南。纯手工制作,做工精致,选材讲究,工艺古朴。
在选材上兼顾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如以老榆木、老枣木等来展现黄河流域不同时期的马车文化。在造型上则着力于恢复历史原貌。其作品多以5:1的比例制成,传统手工艺精雕细作,起鼓腔、描彩绘、雕镂空,榫卯制作,工艺严谨,藏家将其赋予钱财、运气、官运的象征。
杨崇华按照其设计图纸以1:13的比例进行济南老火车站的原样复刻,整体完成后整个模型将有6米左右。
五代传承——和圣文刀
“文刀”,文房裁纸刀的别称,文房第五宝。“和圣文刀”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和文化创始人柳下惠之手。有这样一把文刀在书房里,别的不说,这格调绝对是高高的,要是送给文化人朋友,那也绝对是倍有面子。非洲花梨木柄、小叶紫檀、野生竹节柄,都是品质,都是工艺。
据资料载,柳下惠自幼聪明好学,其父为鲁国司空,管理宫殿与城市建设。柳下惠看到建筑所用的诸多边角木料,就动手做成铲子、刀子,给乡人用。由于刀类主凶,柳下惠便在刀铲上刻上文字以告诫,乡人便将刻有文字的刀具称为“文刀”。自此,文与刀结缘,渐行于世。至汉,发明了纸,人们便将文刀作为文房必备之具。
柳森林,和圣文刀的第五代传承人。
手工艺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是对国家工匠精神的一种宣示!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工匠。
四代传承——周氏兔子王
济南兔子王是以济南黄河细泥土为原料制成的泥塑,是济南中秋拜月的吉祥物,是济南的标志性传统艺术品,是中国月神崇拜的活化石。其中传承得比较好的是周氏兔子王。周秉生是“兔子王”世家的第四代传人。
兔子王”制作需要16道工序,高度从十几厘米到五十厘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但牵动线绳,它们都可以呈现出玉兔捣药的动态。虽然现在中国人的家中很少会摆这个了,但是放到国外绝对是妥妥的中国传统范儿。如果家里有这样一个兔子王曾陪自己长大,或者将来陪自己的孩子长大,岂不是很有意义。
六代传承——侯氏社火脸谱
提到脸谱,大家一般都会想到京剧和川剧脸谱。确实,脸谱是典型的中国元素。济南也有一家做脸谱的百年老店,已经做到六代传承。侯氏社火脸谱是山东省的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被誉为济南一绝,属于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始于清朝1820年,由老济南府历城郡的老先生"脸谱侯"制作,现在侯氏社火脸谱的第六代传人为侯志新、李小兰夫妇。
侯氏社火脸谱由古时春社、秋社、春节等庙会上的祭祀时的扮神像社火活动中拌脸演变而来,脸谱主要有山东济南、泰安当地民间崇尚的保护神关公、禄神、财神、钟馗、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姜子牙、秦琼、寿神、喜神、吕洞宾、铁拐李八仙等形象,多用辟邪的朱砂和黑红二色,庄重,素雅,有震撼力。
侯氏社火脸谱不仅仅是纯手工制作,而且传承了浓郁的齐鲁文化。
九代传承——孝里米粉
仅以最后一款献给伟大的吃货们。
孝里米粉是济南地方有名小吃,口感香甜、劲道,劲柔并济,纯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有多种吃法,营养丰富。现经营地点主要集中在乡镇集市上。
孝里王氏正宗米粉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香甜可口、劲柔并济的口感被众人喜爱,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孝里王氏正宗米粉采用地方优质小米作原料。天然发酵后的小米经石磨水磨后成为糊状水面,然后经水箩沉淀,沉淀后的面子用布袋拧干,后经晾晒,晒干后经石碾,石碾后的面粉再经过细面箩,筛成细粉用水箩后的磨糊作引酵,放热锅内打熟,然后与经细面箩后的面粉混合在一起团成团。
至今为止王氏米粉的制作工艺是唯一传承下来的一家。孝里三村王庆福是第九代王氏米粉制作传人。迄今王庆福一家人仍坚持在做米粉。不仅在集市上制作,也经常参加市里的举办的小吃节。
章丘铁锅火了后,一席“洛阳纸贵,章丘无锅”的发言备受人们赞赏,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匠人之所以被称之为匠人,除了手艺,还有品性。匠人手底下打磨出的物件,更是与匠人的品性相映衬。
也许你看到胡琴匠人杜文源的这番话后,就能理解什么是匠人精神。实在话大约就是“不糊弄人”吧!在套路这么深的社会,“不糊弄人”确实已经是很难得了。
△杜家胡琴铺第3代传人杜文源
啥也不说了。小编要数数自己手里还有几毛钱了,攒攒看先去入手哪一个,打算当传家宝了。
来源:生活日报
编辑: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