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再起时:默默地这心不再计较与奔驰

这几天又有零散多点的病例,看上去溯源还都没有头绪。希望是能控制住,这样的风不要再吹起而且愈吹愈烈。但也总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事由不得主观意志为转移了。在这个变幻的2020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听一首告别的歌吧:《风再起时》。
熟悉八九十年代港台音乐那段时光的人都知道了,这首《风再起时》是张国荣80年代末宣布告别歌坛的终章专辑《final encounter》的第一主打歌,也就是他告别歌坛的宣示了。在随后的告别歌坛演唱会上,这首歌也是最后曲目。在演唱会的最后,唱完这首歌,张国荣把话筒轻轻放在筒架上,然后转身离去,只留下孤独的话筒留在空旷的舞台中央,伴着现场观众的哭喊声和这首《风再起时》的旋律,灯光熄灭,曲终人散。当年看这场演唱会的录影带,还是被这样的设计震撼和感动到了。

就是这个演唱会版本了,9分多钟。

那时候也以为就听不到张国荣的新歌了,不过后来他还是复出了。在复出后的第一次演唱会上,他特意选择了这首歌作为开场,两相衔接,这首《风再起时》只能是他歌唱生涯的一个分号,而非句号了。

张国荣的这次告别歌坛,有深思熟虑,但也是冲动而为,上一张经典的翻唱致敬专辑《salute》是花费了很大精力雕琢的,这个过程已经在萌生退意。但真正说出来,所在的新艺宝公司为他准备一张告别专辑,又还是有些仓促了。虽然第一主打歌很优秀,但其他曲目,有的可能是提前就为他选好的,有的可能是在时间进度下完成的,在整体上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香港的高度商业化的唱片制作流水线,并没有太多打造完整概念和系统表达的匠心和耐心了。

而且这样也没必要,有告别这个主题就肯定能大卖了。那一年的陈慧娴也是如此,一首《千千阙歌》就已经足够,其他歌单拎出来也不弱,就是放在一起不像是专辑。
《final encounter》也是如此,快歌慢歌各一半,各自精彩。
80年代张国荣留下的最后一首快歌,翻唱自Janet Jackson的同名经典。
周治平的作品,也是很有特色的一首歌。是张国荣早期少有的先有自己的国语后粤语版本的歌,而且还有英文版本《to you》,是韩国巧克力广告主题歌,在韩国当地播出后令该产品巧克力销量上升。

这首歌的原曲前几天提到过,周华健发表的第一部作品《眼眶之中》,潘越云先唱,周华健自己也唱过,后来又自己改过另一个粤语版本,叫《曾经沧海也是爱》,可见周华健还是很钟爱这首自己的处女作。

这首翻唱bon jovi的歌也挺不错的,但在那时候没有作为重点宣传,之后也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鹤立鸡群的还是这首《风再起时》了。据说是一次喝茶的时候,张国荣和填词人陈少琪聊起来自己的退意,就说到想有一首歌来抒发这种心意,说着说着两个人就即兴创作了起来。
陈少琪说:“你不是有一首成名曲叫《风继续吹》么?不如歌名就叫《风再起时》,就是希望只要一起风的时候,歌迷就会想起你的这首歌。”
于是以“风”为引子,张国荣先是用一分钟的时间就琢磨出副歌带着风起感觉的旋律,陈少琪跟着就写出了“风再起时,默默地这心不再计较与奔驰……”​​这样的歌词大意。有了这样词曲相得益彰的主干,张国荣很快就在纸上把全曲写就。陈少琪拿回家之后也很快填了出来,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从风继续吹到风再起时,张国荣经历的风景肯定很多了,历经“路里风霜扑面干”,渡过“漫天风雨”,早已是“不羁的风”了。
从第一段的“我,回头再望某年,像失色照片,乍现眼前。这个茫然困惑少年,愿一生以歌,投入每天,永不变”到第二段的“我,浮沉了十数年,在星空里闪,带着惘然。请你容我别去前,赠出这阙歌,来日某天,再相见”,写出了成熟的无奈和惘然、厌倦。
转折部分的几句犹为动人,也是全曲的点睛之笔。
任旧日路上风声 取笑我
任旧日万念俱灰 也经过
但愿用热烈掌声 欢送我
在日后淡淡一生 也不错
特别是这句“在日后淡淡一生也不错”,其实也是许多人的心愿,但能甘愿做到的并不多。
张国荣的作曲水平,也在这首歌里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心声,也为自己的前半段演艺历程留下完美注解。上一张专辑也有一首主打歌,来自他的作曲,也像是为后来的决定埋下的伏笔:Will you remember me 若我另有心志,暂别远去远去,找那自由再冲剌。
本来他的好友许冠杰在知道他的心思之后,也为他写了一首告别主题曲,但在听到《风再起时》之后,就还是留给了自己,也成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几年后,一向以原创为主、还给其他歌手写过不少歌的台湾歌手童安格出于对这首歌的钟爱,专门拿来翻成国语版重新演绎。

张国荣80年代这几首自传式的心声之作都是听来令人感动的了,特别是下面这两首,原曲都来自谷村新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