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一班人!

​瞧这一班人!

——杭师大573班六十年掠影

瞧这一班人!瞧谁啊?当然是瞧杭师大的573班啦。不过当年不叫杭师大,只是一所培养小学教师的中专——杭州师范学校。这个573有什么与众不同?没有。正因为她很一般,才能显示出事物的一般规律,才能看懂上世纪五十年代师范生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才会有普遍意义。

1954年秋天,一批来自浙江省二十多所初中的52位少年步入了坐落在南山路上的杭州师范学校。他们从秋一丙班到203班,第三学年搬到了文二路上的杭师新校舍,更名为573班。因为他们将在1957年完成师范学业,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神圣的小学教师岗位。光阴荏苒,转眼间六十年过去了,这些青葱少男少女,早已变成老翁老妪,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精力充沛的壮年时代统统奉献给了革命工作,他们干得好吗?这些年生活得怎么样?他们对人生有何感悟?让我慢慢地告诉你:

俯首甘为孺子牛

1957年初夏,573班同学都通过了毕业考试,由国家统一分配到杭州以及周边城镇的小学任教。当时的小学师资相当紧缺,一些教师是简师毕业的,甚至有的只有初中学历,因此中师毕业生无疑是大受学校欢迎的。573班的同学们很快就得到了认可,受到了重用:有的当上大队辅导员,有的担任高年级主课……不几年他们就成了教学骨干,甚至走上了小学领导岗位。据不完全统计,573班同学担任小学党支部书记、正副校长的就有十一人之多,其中有省、市级老先进人物李香光大姐,有全国模范教师唐敏芳,573两对伉俪罗士林、汪秀英和朱松龄、钱立宁夫妇,都进了所在学校的领导班子,并且获得过市级奖励。

还有些同学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成了领军人物,如徐景忠是下城区资深语文教研员,王炎坤是江干区自然学科的带头人。有些同学虽然没有教研员的头衔,但他们在基层做着扎扎实实的辅导工作,培养了大批有天赋的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如郑镛同学指导的学生夺得了全国华数比赛三等奖就是一例。

“俯首甘为孺子牛”,573同学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当上了孩子王,当好了孩子王,他们是小学教育的耕耘者,名副其实的孺子牛。

人生何处不青山

573班同学中不仅有小学教育主力军,还有十余位同学担负起到中学任教的重担。他们分别担任了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历史、英语等课程。1957年毕业时,正好取消了中师生保送高师深造的做法,但几年后,却实施了从在职的小学教师中选拔保送高师就读的政策。573班有六位学友得到深造的机会,而后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学教师。而另一些同学是通过函授或自学等方式取得大专学历,而后获得了中学教师资质的。如陈建寅就是其中的一位,并且成为杭州市中学语文教研组成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塘栖中学的唐汝郁,连续几届担纲高中毕业班语文重任。章素莲同学是师专学历,毕业后留校工作,曾因师资缺乏,勉力任教过本校的高等数学。苏柏年同学通过努力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被提拔为临平一中校长 。

苏校长快乐的晚年

沈国鸿是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党支部书记,后并入杭师大的初等教育学院,担任政教主任工作,成为我班唯一回到母校任教的同学。

573班还出了两位值得一提的人才。一位是省射击队第一代教练员吴炎,他带出过不少优秀运动员。退休后,他受著名的正泰集团的南氏兄弟之请,到民企搞党建工作,从支部书记做到党委书记,开创了党建新模式。

另一位是顾西林先生的得意弟子俞立军,他是二胡高手。毕业后从事文化工作,在文化馆、剧团都有所建树。晚年热衷于古建筑修复,也为文化作出新贡献。因为体制原因,有关部门往往会从教师中培养选拔干部。573班也有四位同学成了公务员,两位正处级,两位副局级。吴笑春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女生,被提拔为下城区首位女检察长,一直工作到退休。还有一些同学被抽调到工厂、企业等经济实体担任领导,如汤贵兴、韩祖葵等。不少学友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作出了成绩。汤能宽(现名孔立新)即是其一,获得多项荣誉。有位英模说过;“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573班同学真正实现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证明了“人生何处不青山”的真理。

莫愁前路无知己

573班同学毕业后分散到各地工作生活,至今已有六十多个年头了,但这个集体始终存在着,活跃着。无论是暴风骤雨的岁月,还是热火朝天的时代,甚至于夕阳无限的晚年,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笑语欢声。这六十年来他们搞过二十多次聚会和活动,编印了特有的班志和班刊,从《三年》到《四十年》再到《五十年》,现在正着手编写《六十年》;他们的油印小报《朋友》出了一期又一期……是什么让这个集体维系了整整一个甲子?是什么神秘物质凝结着五十二颗不老的心?是“爱”,是纯洁的“学友之爱”。573班同学不会忘记,当男同学为粮食定量发愁之时,曾经有女同学默默地把饭票放进他们的书桌。这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在六十年里同样得到了传承。英年早逝的邹渭盛,扔下一双尚在上学的儿女,573学友伸出了援助之手;患有绝症的钱同风同学病床前,是573同学送来了营养品和慰问金;另一位同学的孩子遭遇了困难,两位最先得知消息的女同学立即凑了5位数的钱款汇上;一位农村同学的孩子户口一直挂在城里老同学的家里,一挂就是十多年;罗士林、汪秀英的家成了外地学友经常投宿的“招待所”,他们无私的接待让同学们没齿难忘;还有,班里唯一的华侨叶显国同学,因国内没有亲人,他处处受到大家的关心照顾……

左起:施信法 俞立军 冯素娟 邹渭盛

当573同学在前行道路上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学友与你同行;当573同学获得成功取得成绩时,也会有同窗与你分享快乐。“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语中的一个,正是母校培养我们具有了“友爱”和“善良”的优良品质,才让这个集体有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啊!

573班五十二位同学中有十八位已经完成了人生使命,他们先后告别了今生今世,乘鹤西去,愿他们一路走好。然而,一位失联多年的冯素娟同学,却久久让同学们放心不下。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杭州市下城区某小学调到上海去的,这一去就再也联系不上了。有几批同学都为此作过努力,不仅投寄了高价的挂号信到上海,还通过亲友到她老家无锡的公安部门调查……如今,我们只能遗憾地呼喊:“素娟同学,你在哪里?我们想你!”“573班五十二位同学,一个也不能少啊!

”抗美援朝老兵邢漱冰大姐,是一位随军家属。毕业后辗转各地任教,38年后才回到杭州与同学们重逢。

一次活动中她深情地说:“我陶醉在久别重逢的惊喜中,我品尝着学友的人生百味,为今天的平安生活感到庆幸。我相信,在祖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会活得更好。让我们加强联系,互相关心,共同过好幸福晚年。”最后她祝愿573班“夕阳红似火,同窗情更浓。”邢大姐的话,道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夕阳红似火,同窗情更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