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File分布式存储:存储生态的新模式
文章就QKFile分布式存储在生态大数据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加深大家对区块链存储的理解。
区块链,当之无愧的当今最闪耀的词汇,过去,它总是与传销和欺诈相联系,“区块链”这个词总是蒙上一层灰色,但现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国家的战略技术,而这一术语也在瞬间闪烁着激情的红色和生意盎然的绿色。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区块链”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热门词汇,其核心是区块链必须与实体产业融合,脱虚向实,让区块链技术能够找到更多的商业场景才是正道。
区块链的本质是数据库,它所采用的存储方式是分布式的,身为区块链从业者,今天就来谈谈区块链中分布式存储与生态大数据相结合后碰撞出的火花。
集中式存储 VS分布式存储
目前大多数存储都是中心化的,是存储在传统中央服务器上,当服务器宕机或发生故障,或服务器停止运行时,大量数据将丢失。
例如微信朋友圈里我们发的照片,抖音上上传的视频等等,都是集中存储的,许多朋友都会在网上储存一些东西,但某天打开后,网页呈现404,则表明存储的东西不见了。
作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取决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数字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智能合约让大家更加有效地协作,从而建立一个可信的数字经济秩序,可以提高数据流动的效率,打破数据孤岛,创造一个全新的存储模式。
第二,生态大数据的特征
实际上,生态大数据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每天的天气预报、可追溯的食用农产品等,都是生态大数据的组成部分,为了进行这种结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生态大数据存储的特点。
1."空天一体"海量数据
就规模而言,生态数据体量巨大,而且数据已经从 TB级上升到 PB级,伴随着各种传感器技术、卫星遥感、雷达和视频感知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传统的人工监测数据,也包括航空、航天和地面数据,它们共同产生了海量生态环境数据,将近十年来,生态数据以每年几百兆字节的速度增长。
2.需要存储历史数据
要处理大尺度生态环境数据,必须动态更新与历史数据相结合,实时连续观测尤为重要,对这些动态的新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结合已有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才能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为解决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例如当前城市建设中所倡导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模型建设,就需要大量的生态大数据来进行分析、建模和规划,但当前许多历史数据由于存储不当而丢失,造成数据价值的损失。
3.数据存储需求
目前生态大数据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生态大数据来说,强安全存储是必要的,大数据安全主要包括大数据本身的安全和大数据技术的安全,例如大数据数据存储区因黑客外部网络攻击和人为操作而导致的数据信息泄漏,外在攻击包括数据传输攻击、数据内容攻击、数据管理攻击以及对静态和动态数据的网络物理攻击等。
要实现生态大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必须整合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源数据,生态环境大数据只有在不同类型的数据之间相互联系、碰撞和共享,才能发挥其价值,就拿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来说,许多城市都在全方位、多维度上建立了知识产权、种质资源、农资、农产品、病虫鼠害等农业信息大数据中心,为整个农业产供销系统提供信息服务,建立这样的大数据中心,离不开各部门共享生态大数据。
但生态大数据共享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包括气象、水利、生态、国土、农业、林业、交通、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多部门、多源数据,尽管现在这些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平台,但是这些平台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只是一个数据孤岛。
二是由于相关部门对数据的跟踪不到位,担心数据的利益归属,从而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所以要挖掘隐藏在生态大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是关键,也是生态大数据价值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4.数据保存和追查
社会资源,如科研机构、企业、个人等,都很容易产生生态大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许多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但当前的集中存储不能保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对数据的使用进行追溯管理,很容易造成知识产权侵权和隐私数据的泄露。
当今产业区块链技术迅猛发展,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为生态大数据存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存储方式,其核心前提是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数据跟踪等特性,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搭建这样一个专门存储生态大数据的平台,可以进行节点管理,存储管理,用户管理,许可管理,业务通道管理等等,区块链底层服务的实现,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高可用性和动态扩展,该平台的应用层,可以构建 API接口,使整个平台灵活可扩展。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在生态大数据中的作用,将来,一定会出现许多面向生态大数据存储的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相关的生态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确保生态大数据的安全存储与有效共享,为智慧城市建设增添一片新天地,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