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百病生,尤其是女人,它是“小人参”,便宜但是功效特好!【一点资讯】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虽然寓意颇多,但从保健养生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气不足,气虚,很容易感到累,有点懒洋洋,经常气短、心慌、出虚汗。
气虚百病生,尤其是女人,一旦气虚,对身体危害更大。
中医所说的“气”,不是空气、氧气,而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器官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
气虚血瘀是衰老的核心
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常见的衰老和导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疗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
气虚是万病之源,它会导致支气管炎、哮喘、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心肌缺血、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脏腑功能低下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补气。
黄芪——最常用的补气药
说到黄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药物。
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能。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应用广泛,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作用迅猛。而黄芪相对温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黄芪有三大突出特点
1、补气效果非常好
应该说它与西洋参、太子参相比来说,黄芪补气的效果毫不逊色。
2、味道非常好
咱们常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对于黄芪是不是适用的,它既是一个补气的好药,同时它又是不是那么苦的良药。
3、非常便宜
黄芪好吃效果好又便宜,是适合老百姓补气的药。对于气虚、气短,容易感冒、易出汗的朋友,经常的吃黄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黄芪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故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和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能用到黄芪。
5种实用的吃法
1、泡茶法
黄芪片5~10克,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2、煎服法
每次用黄芪30克左右,放适量水煎后服用。或者加入枸杞15克一起煎服,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血效果,适合气虚的人饮用。
3、煮粥法
黄芪15克,党参10克,梗米100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适合女士食用。
4、烹饪法
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5、泡酒法
此方法适合饮酒的朋友们食用。取适量的黄芪、白酒,放入泡酒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泡后即可食用。切记不可一次性喝太多。
了解了黄芪的不同吃法,再给大家推荐几款黄芪食疗方,操作简单,周末在家不妨试一试。
5款滋味食疗方
1、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喝汤、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长期服用,可使女人气血调和,皮肤滑润白皙,富有光泽。
2、黄芪枸杞乳鸽
原料: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适量。
做法:将洗净的乳鸽放入沸水氽一会,捞出斩块放炖盅内,加入黄芪、枸杞,并将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至肉熟烂,淋上鸡油。
功效:具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用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3、人参黄芪粥
原料:人参4g、黄芪18g、糯米70g、白糖4g、白术8g。
做法:将人参、黄芪、白术切成薄片,用清水煎成浓汁,滤出药汁后,早晚分别取汁煮糯米粥,加白糖趁热吃。每日吃2次。
功效:补正气,抗衰老,美容颜。
4、黄芪山地粥
原料: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
做法: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功效: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三者均能降血糖。用于糖尿病,气虚阴亏,口渴口干,尿频。
5、补虚正气粥
原料:黄芪20g、党参1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做法:将黄芪、党参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浓缩液30mL。粳米粥将成时加入浓缩液,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各食1次,服时酌加白糖。
功效:补正气,疗虚损,抗衰老。用于内伤劳倦,年老体弱,久病身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等症。喝粥期间忌食萝卜和茶叶。
作为一味常用中药,黄芪对人体有诸多功效,且食用方便,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黄芪来补益身体。今天,看了几款简单实用的黄芪食疗方,是不是有冲动亲自动手做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