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国内外掀起“孟河医派”热
铭记初心为百姓治病
国内外掀起“孟河医派”热
“患者不论老幼贫富,都需遵守排队看病的原则。”孟河医派人一直都铭记着――为老百姓治病的行医初心。
孟河医派起源于江苏省常州市孟河镇,清朝末期极为兴盛,是我国目前传承时间最长、学科最齐全、影响最大的一个地方中医流派。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评选的全国30名国医大师中,孟河医派就有六人入选。时至今日,孟河医派“融会新知、兼容并蓄”等传统中医理念,受到了国内外追捧。
铭记行医初心“为老百姓治病”
孟河医派医生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清末名人翁同��前来孟河就诊时,也需按先后顺序排队治病。当时,给翁同��看病的医生就是孟河医派创始人费伯雄。费伯雄遵循医德医道,始终督促后人铭记――以为老百姓看病、救死扶伤为己任。
清朝,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逐渐形成了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这是当时最有活力的中医学术流派。据记载,前往孟河镇的求医者络绎不绝,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里,来往船只可相接数十里,中药铺更多达十余家。
费伯雄出名后,不少皇亲贵族请他去京城,为达官贵人看病。可他始终记得行医初心,回到孟河镇为平民大众治病。费伯雄的徒弟马培之,也铭记着这个行医初心。由于医术出众,他也被聘请入宫治病,很多人都想让马培之留在宫中当御医。但他感到,这违背了孟河医派的行医初心。后来,马培之想尽各种办法离开了京城,返回孟河为老百姓看病。
孟河医派专家表示,好医生一定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孟河医派深知临床的重要性,主张为老百姓服务,通过实践不断精进医术。
开办中国第一所现代化中医专门学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进,中医受到严重冲击。此时,孟河医派通过开办中国第一所现代化中医专门学校,挽救了中医药文化,并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学生,在我国中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5年,马培之的徒弟丁甘仁以“昌明医学,保存国粹”为办学宗旨,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化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院前身)。
通过办学校,丁甘仁大胆改良了传统中医的教徒方式,以西方的教育方式结合传统中医知识“融会新知”,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使得孟河医派桃李满天下。这所学校成为了我国现代中医学校的鼻祖。新中国成立后,孟河医派学生徐衡之、秦伯未、章次公等人,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孟河医派还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他们促成了美国纽约州政府针灸的立法;在旧金山开办了中医诊所;出版《秦伯未五十法》英文版等。
国内外掀起“孟河医派”热
21世纪开始,中国逐渐向世界释放东方大国的影响力,而中医文化也被得以继承与发扬。孟河医派影响巨大,既揽中医之大成,又容纳《内经》、《难经》和《伤寒论》等,将各派学术熔化于一炉,“融会新知”等理念被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追捧。
为此,常州孟河医派研究会再版了《孟河四家医集》、编辑了《孟河医派研究文献》;2007年,国家级中药继续教育项目“孟河医派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学习班”开课;2010年,60万字的《孟河医派三百年》出世;2016年,纪录片《孟河医派》登上CCTV;2020年,以孟河医派四大家行医问诊的故事为蓝本《一代宗医》荣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孟河中学、孟河中心小学等学校已经将“孟河医派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课堂……
孟河医派主张中医发展在于“融会新知”,这一理念吸引了大量的有识之士。孟河医派的传人遍布全国,比如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第三届国医大师邹燕勤、首届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等等。
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煌曾指出,学习孟河医派,不是简单地拷贝它说的话,学它的形式。关注内容、平民意识、全科思想,人文关怀,还有宽容、兼容并蓄、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这些才是孟河医派的精髓。
国外对孟河医派的研究也持续升温。德国籍博士沃尔克・施尔德(中文名蒋熙德)在接触到孟河医派后,多次前往中国深入了解并学习。他历时20载,撰写出了世界首部全面论述孟河医派的研究专著――《孟河医派源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