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头条】历史题材难为,争议中前行的《思美人》透露出怎样的“大三观”?

2017年开年以来,多部历史题材剧回归观众视野,引发观众观剧热潮。在大量仙侠剧、玄幻剧充斥荧屏的当下,内涵丰富的历史题材无疑是一股清流。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往往面临“史实”与“创作”间难以两全的尴尬处境,“历史题材难为”也成为了业内的普遍共识。太正,会让观众觉得有距离,曲高和寡;虚构成分过多,又难免被指浮夸。如何把握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是历史题材创作者一直求解的难题。

时下一部聚焦先秦历史的大剧《思美人》正在热播,近期在“史实”和“创作”方面引发了网络上不少争议。《思美人》前所未有地将一个迥异于传统的“青春版”屈原形象搬上荧屏,注定要接受观众和业内严苛的审视。这部以青春历史传奇为主打的剧集究竟如何突破传统历史题材的表达,创作上又是如何处理“史实”与“虚构”的关系,值得深究。

一. 历史观:青春化的历史创作基于严谨细致历史的考证

➢ 立足史料,塑造清晰的人物发展脉络

开宗明义,正确的历史观离不开对于人性的透彻理解。近年来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生存状态,努力寻找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关联点、历史与现实的关联点。历史题材所赖以打动观众的,不是生硬的观念,甚至也不是历史事件的真实,而是历史人物身上蕴含的精神力量。此前影视荧屏上的屈原大多是一个刚正凛然、忧愤中年的形象,难以引发年轻观众的收看兴趣。《思美人》则从屈原青少年时代开始讲起,然后铺陈开屈原的传奇一生:年少得志,初任县尹,入朝为官高迁左徒,继而力排众议实行变法,合纵诸国联手抗秦,再到受谤放逐。这样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关联点显得非常清晰,人物的行为逻辑也变得合情合理:青年时期的赤子之心,中年时的上下求索,再到老年时的九死不悔。期间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令屈原的悲壮投江就不只是一个历史传说,而是沉痛可感的命运悲剧。这样的人物全景式的叙述方式除了再现历史记忆之外,更能体现出主人公的精神风貌,表达对人物命运的关怀。

然而要想在现存史料的基础上塑造一个“青春版”的屈原并不容易,《史记》中关于屈原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百字,因此,仅仅依托史书还不够,还必须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思美人》的编剧一方面依托《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的叙述建立人物雏形——屈原在楚国的政治地位很高,在年纪尚轻之时便意气风发,担纲重任。另一方面对屈原早年创作的诗歌详细揣摩,描摹出屈原的性格和精神情感世界。此外还将屈原的生平和战国时空的历史纵横并轨,将屈原个人命运置于整个战国大时代背景之中。至此一个有灵有肉的青春屈原形象就被勾勒出来。创作者在“年轻版”的屈原身上融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生命体验,也融入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

➢ “吸睛”元素设定,最终落脚人物形象塑造

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方面,近年来的历史剧大胆探索,以“失事求似”的方法重构历史,赋予历史人物的动机以独特而又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实现了历史认知与历史想象的有机统一。一些历史正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冷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过分拘泥于历史事实,不敢给历史插上想象的翅膀,与观众的现实情感严重脱节。反观《思美人》,其中历史叙事的完成不是依靠史料的堆砌,而是凭借一个个精彩瞬间的展开,其侧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历史境遇和人格修为,以触发观众对于现实的联想和对人物的认识。《思美人》中痴心虐恋、奇幻梦境、君臣龃龉、后宫争斗,古装偶像剧的“吸睛”套路似乎一个不少,但所有“吸睛”元素都是为了触发观众对先秦历史的联想和人物的认识服务,其落脚点是为展现屈原的政治修为和人格服务。这使《思美人》看起来既庄重严整,又有灵动丰盈,比一般古装偶像剧有更为开阔的格局。

例如,屈原爱情故事即是为推动《思美人》的剧情发展服务。剧中的莫愁女原型是传说中楚国的宫廷歌舞姬,在楚宫中与屈原结识。而在《思美人》中,编剧也大胆地将莫愁女的容貌设定为与屈原梦中的山鬼,使两人发生了宿命般的命运纠葛。屈原通过和莫愁女的交往发现了偏远地区“政令荒于野,人命如蝼蚁”的社会现实,这促成屈原从“吟诗作曲的贵公子”到“为民请命的父母官”的命运转变。

再如,屈原与楚怀王这一对君臣间微妙的互动模式也圈了不少粉。创作团队参考了确凿的诗文和历史记载,还原了屈原和楚怀王既是知音之交又夹杂着种种猜忌与隔阂的君臣关系,原本同有强国之志,后又同途殊归,分崩离析。屈原与楚怀王之间的关系上渗透了浓厚的家国兴亡史。随着电视剧情节的展开相信观众将对屈原在诗中忠而见逐、上下求索的悲情产生深切的共鸣。

虽然历史真实对于历史剧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真正决定观众是否接受一部作品的关键,不是作品的真实程度,而是所创造的历史情境与观众情感的关联性。而且,历史情境越是丰富,带给观众的情感共鸣就越发强烈。

二.选角观:“颜值”+“演技”双重标准,角色演绎直抵人心

➢ 年轻演员挑大梁,演技突破打造全新代表作

近年来的荧屏上,涌现出一批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主旋律作品。越来越多的偶像型演员出现在历史正剧的名单之上,其为正剧作品如何打破代际、与年轻审美对接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案例。《思美人》同样延续了这一股风潮,超高颜值的演员阵容一直是粉丝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颜值”加“演技”是《思美人》的选角标准,主演们虽为偶像型演员,但个个都有代表作,且在《思美人》中演技又有了全新突破。屈原的饰演者马可曾凭借《花千骨》中阴柔深情的“杀姐姐”而为观众所熟知。而此次扮演爱国诗人屈原,阴柔之美化为仙风道骨,杀伐决断变成了热血谏国。为了塑造一个“马可版”的屈原,他在拍摄时全情投入,几乎到了“人戏合一”的程度,为了演绎剧中屈原崩溃大哭的戏码,他更一度在现场哭到休克。

张馨予曾将美艳痴情、狠辣决绝的李莫愁诠释到极致,此次则将《思美人》中的莫愁女演绎出丰富的层次感。一方面作为底层女奴需要用倔强、我行我素的脾性来维护自尊,另一方面作为屈原的头号“迷妹”,面对偶像时又不自觉地流露出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态。通过张馨予对角色的精准拿捏,一个刚烈又不失可爱的莫愁女形象跃然荧屏。

这一类主旋律题材偶像化现象在清华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尹鸿看来颇为合理。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风格,越来越多偶像演员进入主旋律题材电视剧领域,其实是市场效应与偶像个人成长之间的双向选择,“年轻演员身上的偶像气质与号召性,可能会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去接受主旋律题材。而偶像的影响力与正面人物的塑造,形成了一种合力,为我们今天的电视剧创作带来了一种正面能量。”

➢ 老戏骨飙演技,塑造流光溢彩的战国名士群像

除了年轻演员的角色的扮演者都有了全新的突破外,一众老戏骨的演技亦相当精彩,为整部剧的制作水准保驾护航。TVB视帝罗嘉良举手投足间尽显秦惠文王稳重大气,虽戏份不多,但将秦惠文王“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雄心展露无遗。李雨轩饰演的张仪在造型上大胆加入了偏刘海,显得不同凡俗,加之其阴鸷的眼神将“一怒而诸侯惧”的张仪刻画得入木三分。尹铸胜扮演赤胆忠心的楚国名将,屈原之父屈伯庸,对屈原两兄弟既是严师,又是慈父……经过老戏骨的精心演绎,一幅流光溢彩的战国名士的群像在荧屏上铺陈开来,带领观众回到那个百家争鸣、风云际变的时代。

三.制作观:服化道在史料考证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观

➢ 服饰设计遵循史料与考古依据

几乎每一部历史题材剧的播出都会掀起网友的“考据热”。《思美人》播出后也未能逃过网友的“挑剔”,剧中服饰艳丽在网上引发了不少争议。以屈原为例,有时素白一身,尽显落拓,有时遍体斑斓,贵气袭人。还有一件衣服黄蓝黑三色错落相间,上有大块纹饰,重要的是衣裾两侧色彩交错对称,与大众对先秦时期服饰崇尚古朴的认识大异其趣,不少网友生疑:如此艳丽的服饰是否符合先秦时期的真实面貌?

事实上,《思美人》中的服饰大部分都是经过详致的考据,再辅以一定的艺术发挥而成,因此,比人们的想象更加贴合那个古老而又多彩的时代。想要求证这一点并不困难。

首先,从历史来看,楚国在始创之时本与中原毗连,但随着周族的兴起与姬姓国的逐渐扩张,楚人被迫一路南徙,最终直抵云梦泽,方才立稳根脚。北有江汉诸国相隔,与中原的交流困滞难通,所以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自辟蹊径,融入了大量本地戎夷之族的文化精髓。因此,楚国的服饰风格与其他国不同也就不足为怪了。其次,从考古上来看,通过从出土的楚国丝织品色谱上进行分析,有黄、红、紫、蓝、绿、褐、黑等色,可见当时色谱已经相当完整。仅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的丝织品的色彩,就有深红、红棕、金黄、钴蓝、紫红、灰白、深揭等数十不同色彩的色号。第三,从历史文献来看,《楚辞》中也有着许多关于服饰配色的诗句,如《九歌·东君》里说“青云衣兮白霓裳”,《九怀·通路》里说“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可见楚人对美和时尚的追求一点儿不属于现代人。

屈原那件饱受争议的三色交错对称的衣服,就体现了楚国服色之奇。有史记载,屈原好奇服,正如其在《离骚》中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除了重视内在品德修养外也重视外在服饰仪容,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由此又反映出了屈原对于“美政”的理想与追求。

➢ 奇幻诗性的画面表达,探索屈原精神原乡

作为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无疑是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图腾。其诗作记述了他一生的感情、事业、改革生涯与人格,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思美人》剧中即对屈原的诗歌有着浓墨重彩的表现,不仅改编成词曲,更是还原成画面,融入到情节发展中去。

《思美人》全剧开篇即用玄幻的手法来描绘屈原梦境:将屈原诗作《山鬼》中“被薜荔兮带女萝”的山鬼形象搬上荧屏,丰神俊逸的屈原和白衣萝束的山鬼俩人在高山飞瀑边初见,在漫漫江水下重逢,“山鬼”成为伴随屈原一生的心造幻影。另外,梦境中的异纹赤豹、火燎焦土、凤舞凌空等充满神秘色彩的元素,写意式地表现了文献考据中楚民族始祖祝融时代崇火、拜日、尚武、尊凤等原始巫文化,吸引观众探索屈原精神原乡。

剧中,屈原的诗篇被改编成古风风格的现代歌曲演唱,焕发出全新魅力。深受90后00后喜爱的当红偶像易烊千玺为《思美人》演绎了《离骚》同名片尾曲。每集电视剧开始皆会出现一句屈原的诗作,这些都无疑为传统诗词文化在年轻人群中的再度流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思美人》以严谨的考据态度搭载青春元素传播,无疑为历史题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范式。该剧一些创作手法尽管大胆,却处处以史为基,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在符合历史逻辑的基础上,虚构了具有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剧情和人物。努力在“史实”与“创作”之间寻求平衡,带给观众严谨而又富有戏剧性的观剧体验。尽管引发诸多争议,却也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先秦历史和文化的传播。

今日推送列表

【头条】历史题材难为,争议中前行的《思美人》透露出怎样的“大三观”?

【二条】大剧观察:四月“淡季不淡”,剧阵编播助燃内容发力

【三条】唐人PK嘉行谁更牛?营收业绩:4.2亿VS3.3亿,明星持股:胡歌4.9%VS杨幂7.4%

【四条】视频媒体购剧/制作情况四大关键词:加大投资、强化自制、先网后台、三足鼎立

【五条】新三板成影视公司福地

商务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