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同伴互助对学习方法的影响
在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过度关注“师生”共同体而忽视“同伴”共同体的存在。但实际上,大学同伴构成的环境,对于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师生之间更直接、更亲切、更持久。
一、促进努力学习
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你敷衍塞责,就会耽误小组的任务达成,剥夺同伴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同伴之间积极的互赖关系建立得越好,小组成员的学习责任感就越强,就越会有压力和动力去实现同伴学习的目标。学习同伴的存在,给学习者施加了适当的压力,让其感受到相互间的责任,或者竞赛的激励,有助于学习者坚持学习、拓展学习。
二、激励主动学习
大学生的同伴互助学习一般规模较小,学生能够鲜明地意识到个人在小组中的价值,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来表现自我,更容易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另外,同伴学习的质量也影响同伴关系。学习好或表现优异者更受欢迎;学习差或者表现不佳者可能受到漠视甚至鄙视,其“同伴接受度”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大学生会基于心理压力而努力学习,确保良好的学习表现,力争成为学习上的伙伴、合作者或者竞争者;而同伴良好的学习行为也能发挥榜样激励作用,进一步促进自身的主动学习。
三、利于深度学习
大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和同伴的交流,能够不断加深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开展深层学习。这在人文学科的研讨式学习中效果最为明显,正如广为人知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每人就有两种思想。”除了知识相加,同伴学习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及时反馈和互相促进,这样就能逐渐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四、便于方法学习
同伴学习在动物界非常普遍,小动物们通过向经验更丰富的同伴学习,能够获得诸如捕猎、觅食或躲避天敌的一些技能。而在大学生同伴之间,也能形成一种交互的环境,提供彼此间互相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在研讨会,运动场,或是其它学习场所及学习机会,同伴的教育价值都非常明显。借助同伴的“坐标系参考”,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评估,了解学习中做得正确的、不正确的或与同伴不同的方面。这种学习方法的交流与切磋,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实现陪伴学习
在大学较低年级,学生们的“陪伴需求”非常强烈,都希望有人约着一起学习和生活,难以忍受独来独往、形影相吊。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内容的选择非常受同伴的影响,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常常成为事实上的“决策人”。哪怕是偶然的、个体的决策,也会产生放大效应,被同伴们所接纳和模仿。所以,好的同伴可能带你爱上学习;而坏的同伴可能会让你失去对学习的热爱。尤其是锻炼身体、社交活动、文艺修养等能力范畴的学习,“有无同伴”对学习决策影响巨大。跟同伴一起学习,常常会让枯燥变得有趣,让低效变得高效。当学习效果出现起伏时,同伴学习还引发“共情”,同伴之间面对学习挫折时互相安慰鼓励,取得学习突破时分享成功喜悦,这种“同路人”的心理陪伴带来有效的心理支持,有助于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挑战和意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