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孙安琪:中英高校的教育评价现状比较

高校教育评价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从高等学校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综合实力评价,以期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评价主体:官方评价为主VS社会评价为主

我国的高校多由国家出资创办,教育质量评价主要是政府评价即官方评价。高校需要致力于完成官方的标准与要求,不断向其靠拢,而国家通过对其进行评价,改善教育质量。如今我国也有民间性全国评价组织作为辅助,这些民间评价机构与官方相结合,达到“官方为主,民间为辅”的效果。

在英国,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很大一部分经费来源是社会与财团的捐助,学校的生存、发展与此密切相关,教育质量要对社会公开、负责。英国高等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是由民间机构(如英国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总署”即QAA等非政府的第三方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价和监督,属于非官方评价,有很高的认可度,具有公众权威性。英国的全民性民间评价机构发挥特殊作用,是官方宏观调控高校与其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二、评价方式:外部评价为主VS内部外部评价较均衡

我国的评价机制起步较晚,比较注重评价结果,评价形式多为总结性评价或量化评价。我国由政府进行外部评价较为普遍,但目前我国已经努力健全评价制度,加强高校校内自评的工作,“内评与外评相结合”。

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系统中,分有质量控制、质量审检与质量评价三个部分。质量控制由大学自己进行,而质量评价也以自我评价为关键环节。自我评价由高校中有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的人员完成,同时要做出自评报告,其内容有:1、自我批评,分析式而非陈述式;2、提供内部课程评价的外部鉴定文件;3、院系与教师对质量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质量的计划;4、对已有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及学生方面的投入与反馈;5、采用现代测量方法做成质量内部量表,说明评价的背景信息等。英国的教育质量评价重视学校自评,这影响到评价结果与教育经费的划拨。

三、评价内容:重科研量化评价VS科研教学定量定性相融合

我国评价包含了师资队伍、教学情况、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在教育质量方面,主要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在指标权重上,重点大学教学与科研赋予4:6的比例,一般大学教学与科研为6:4的比例。尽管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增设了人均指标和反映高水平成果的指标,但还是不能避免出现注重论文数量等重数量而轻质量的现象产生,定量与定性有时流于形式。

英国的教育质量评价较为全面,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虑到学科研究成果、教学环境、研究影响等许多方面,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如英国的“研究评估考核”的指标有:学科研究成果(一般占70%)、学科研究环境(一般占20%)、学科名誉指标(一般占10%)。此外,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于一些不易于量化的指标(如学术声誉)进行定性评价。而目前英国的高等教育评价也存在着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从19世纪前仅教学没有建制化的科研到科研逐渐脱离教学而独立,且存在压制教学的趋势。目前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分离(英国 2003 年《高等教育白皮书》提出分设“只教学”和“只科研”的大学)、平衡(英国流行“教学优异”活动,通过提升教学地位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打破“重科研轻教学”局面)、积极互动。前两者选择不可取,大学仍需探索一种融合式的教学与科研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洪富.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演化[J].高教探索,2012(05):98-103.

[2]沈志莉.中外高等教育评价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06):58-60.

[3]陈何芳,孙丽娟.中外高校学科评价现状比较[J].大学(学术版),2012(08):61-67.

[4]刘召鑫,韩菲尹.系统与整合:中外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2(05):88-9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