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贤话古完整篇
隐贤集话古(故事)
颂明
序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回乡祭祀先父。老宅已经三年无人居住,我请人打扫了一下,正在踌躇是租出去还是卖了利索。
父亲的书房还有一些旧书,妻子打算把一些没有用处的书都当废纸给处理了。收破烂大爷的三轮车已经停在了门前。
妻子戴着手套口罩,却挡不住浮灰眯眼:“算了算了。就让大爷进来都拉走算了。要这些破书还有啥用?”
“就是就是。你们有钱的老板还在乎这几个小钱,就当我帮你们打扫卫生了。”收破烂大爷屁颠屁颠地自个儿进了门,一股脑儿地把书架上的书往蛇皮袋里摞。
“慢着慢着。我还是先看看吧。”我赶紧拦住了他,一本一本地浏览着架上的书脊,大都是古诗词,旧辞书等,现在都有新版本,确实没啥价值了。随手拉开一只抽屉,我眼前一亮,老父亲熟悉的六分半字体映入眼帘:隐贤集话古。
这是一本自己装订的本子,蓝色的布封面,中间粘着竖条白绢。《隐贤集话古》写在白绢上。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封面,里面是毛边纸的字页,已经蛀了。第一页上写着:
辛卯年壬辰月壬申日至辛巳日,余来隐贤集调研文教,寄寓老妪孙吕氏家。得逸闻趣事颇丰,以白话文记之。且名《隐贤集话古》。
壹 埋文种
早晨搭乘县委去六安的车子从石集下车,步行至隐贤集,已是傍晚时分。中午没吃饭,饥肠辘辘。听见有个孩子在唱童谣“东隐贤,西隐贤,隐贤集街心能跑船。”便循声而去。
一个10来岁的男娃,用树枝赶着几只鹅,我和他闲聊起来,知道他姓孙。爸爸四年前当兵便杳无音信。妈妈不久也病逝了。如今就他自个和奶奶过。我心生怜悯,决定就在他家投宿了。
孙家奶奶50来岁,身穿蓝色家织布对襟褂子。头发乌黑盘着髻,用发网网着。手脚干净利索,热情而健谈。因为我的到来她很高兴。
她告诉我她叫孙吕氏:“赶了半天的路,饿了吧。”她和面做饭。我坐到锅灶前帮着烧火。柴草有点湿,点不着火。我就从包里拿了两张废稿纸打算点着引火。孙奶奶大惊失色:“你那是有字的纸,可点不得!”
我很讶异:“这是废字纸。内容我已经誊写过了。本来就是要丢的,用来引火正合适。”
“引不得引不得,遭罪啊。俺们这是不兴烧字纸的。你在俺家锅腔里烧了,俺死后阎王爷会让俺认上面的字。俺要是认不得,就会把俺下油锅的。”她的脸上掠过一丝恐惧。
“那你们这里的人家有了没用的字纸该怎么办呢?”
“可金贵着哩,都收在床头下压着。攒多了就在屋后做个小坟埋了。叫埋文种。家里埋了文种就有了文脉。后人会发达。”
我听了之后百感交集。方知隐贤集自古有崇文兴学之风。实乃隐贤之地啊。遂作小诗一首为证:
麦苗青翠菜花春,隐贤乡间觅奇闻。崇文兴学民风在,为修文脉字纸坟。
看完了第一篇,我觉得这些文字太重要了,赶紧用手机拍下来,接着再往下看。后面的纸页有点粘在一起了,得格外小心地揭。一不留神就撕破了。
贰 隐贤烧饼和窑口、堰口、保义、石集地名的传说
上午孙校长专程陪我在集上转了转。他说隐贤古称百炉镇,因三国时期曹操在此锻造兵器而建百余座火炉炼铁打制兵器而得名。后有唐朝著名儒生董邵南隐居于此治学办教育而改称隐贤镇,俗称隐贤集。
对于董邵南事迹我略知一二。董邵南史称董子,与韩愈交情甚笃,却因考进士未中,仕途不顺,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韩愈反对藩镇割据,曾写了两篇文章赠送他,明里送别实则劝留,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暂时蛰伏等待机会效力朝廷。两篇文章其一为《嗟哉董生行》,其二为《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不能背诵。大意却记得分明:主要是说了些勉励的话,隐晦地表达劝留之意。最后说假如董子真要去了河北的话,就请他到望诸君乐毅的墓前代为凭吊。至于董子最后是否去了河北史书未详,而据乡人所说,董邵南最终还是听从了韩愈的劝告回到家乡一心为学,否则就不会有“隐贤”名镇了。
回去时在老街碰到一烧饼摊,烧饼烤得喷香。孙校长请我尝尝这里的烧饼。摊主知道我是县里来的,格外热情。一边为我们拿上烧饼一边给我们说着他家烧饼的好处:“俺家祖祖辈辈都是烤烧饼的。俺的烧饼可是有来历的。董邵南是个孝子,有一年她母亲病了。郎中说必需采得八公山的灵芝方能治好。董邵南二话不说,从俺祖上的手里买了一挑子烧饼做干粮,就去八公山采灵芝了。返回时只剩下一块烧饼了。他计算着吃,在窑口集咬了一口,然后咽下了,走到保义时才吃饱了,到石集时拉了泡屎。然后一口气跑到家。灵芝果然治好了他母亲的病。后来在当地老百姓就广泛流行了这样一句话:董子吃烧饼,咬一口,咽一口,吃饱了,拉泡屎。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四个地名。窑口、堰口、保义、石集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我听了哈哈大笑。孙校长挥着手连声说:“牵强附会,牵强附会。”回来之后我觉得这牵强附会之说还是挺有趣的,便记了下来,又戏作小诗一首:
循道小摊尝烧饼,乡人侃侃吐奇闻。从来高士为隐姓,地名偏偏攀附君。
看到这里我也哑然失笑。虽说这则趣闻确实有攀附之嫌,却也足见当地乡亲对董邵南这位名儒的爱戴千年未变,仍在以各种方式怀念他。
叁 火神庙和“失火不烧第二家子”
今天上午去了淠河边上的泰山古庵。据说此庵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距今千年之久。因年代久远,屡遭罹难,古庵经历多次重修重建。师太介绍说现存殿宇是道光十二年重修的。墙壁虽已斑驳陆离,尽显沧桑,却依然香火旺盛,信徒如云。
出了泰山古庵,我在路边遇到了一个敲小铜锣的算命先生,便有意和他攀谈起来:“先生,生意怎么样啊?”
“哎呀,马马虎虎,就是混口饭吃。”
先生站住了,拉住我的手摸了一下,问道:“你是上面来的公家人吧?”
“你没睁眼怎么就知道我是公家人呢?”
“俺是吃开口饭的,没个听音辨人的能耐还指望啥哩?俺知道你们公家人不兴讲迷信。可俺失目之人总得有个营生不是?”
“是是是。我只是来调研地方文化的。你也算是文化之人。我也得关心关心你的生活不是?”
“呵呵,你可是高抬俺了。俺算啥文化人,不过是个下九流的行当。”
“话可不能这么讲。你才是民风民俗的专家呢。我就是想请教一下咱隐贤集有特色的逸闻趣事。”
“这我还真能说上两句。”
“来来来,前面有家卖胡辣汤的。我请你喝碗胡辣汤。咱边喝边聊。”
“那感情好,我也就不推辞了。”
我们坐了下来。先生喝了一口胡辣汤:“还真热乎。说实话,早起到现在我还粒米没打牙呢。”
我赶紧又给他拿了两条油果子。他边吃边讲:“要说咱隐贤集的稀罕事确实不少。隐贤集失火不烧第二家子的老话,你听说过吗?”
“我还真没听说过。”
“嘿嘿,你讲可古怪。咱隐贤集失火的也不是没有,但顶多就烧一家子绝对烧不到第二家,火就灭了。”
“真的假的?”
“这还能有假?不信你四处打听打听,要是没有这话算我瞎子日白。”
“那这里头到底有啥讲究呢?”
“说不上是哪一年的事了。火神爷听说俺隐贤集民风淳朴,乐善好施。就想来试试到底是真是假。他就变化成一个浑身癞子的瞎眼花子到人间讨饭,走过很多集镇都被人给赶走了,都嫌他腌臜啊。这一天他来到了俺隐贤集,故意装作失足掉水里了。码头的后生二话不说就跳下水把他给救上岸来,送他到澡堂子洗了个澡,街坊们凑钱给他换了套新衣服,送来热汤热水给他吃,药铺的郎中还免费治好了他身上的癞子。这下他相信隐贤集的人真是心地善良了。他说了一句'从今往后,我保隐贤集失火不烧二家子’。说完就化作一道红光走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火神爷来试探人心的。隐贤人下跪谢恩,又捐资建了火神庙供奉。可惜现在火神庙让学校给占了。你是公家人,你看看能不能让政府把火神庙给修缮修缮,好让老百姓有个念想。”
听了算命先生的话我不知如何回答,敷衍了两句便告辞了。当晚作了记录,且作小诗一首为凭:
春风涤荡烟霾散,天外霓霞刺碧来。转瞬祸福依因果,祝融庇佑善良怀。
读完此篇,我感慨万千。迫不及待地又翻开下篇接着看。
肆 李秀才仁孝感天
早起,孙奶奶已经熬好了香喷喷的米粥,又掏了一碗泡豇豆,酸辣可口。我胃口大开,多喝了一碗。
“你昨晚写啥哩,熬了大半夜?”孙奶奶收碗时问我。
“从算命先生那听了隐贤集失火不烧第二家子的故事,觉得有趣,便记了下来。”
“俺们这人人都知道的老话,有啥好记的?点灯熬油的。”
“哦哦,孙奶奶。我正要跟你说呢。我在这已经住了四天了。还打算再住上两天。我把饭钱一下子结了吧。”
孙奶奶把抹布往桌上一拍:“你这就见外了不是,俺家再穷也不缺你吃的。”
“奶奶你别误会。我是出公差。公家要出钱的。这也是公事公办。我们的规定是一天一斤半米。灯油钱都在内,就按十天整算,折合一万伍仟块钱。早结晚结都是要结的。你收好了。”我把钱放桌上了。(编者注:1951年用的是旧币。10000元折合新人民币1元。当时米价每斤在1000元即新币1角钱上下浮动。)
“你看这是咋说的。”孙奶奶急得直搓手,“俺不是怪你费灯油,是说那陈芝麻烂谷子不值得你记。要听俺隐贤集的稀罕事,俺这一肚子都是哩。”
我喜出望外:“那好啊。你说个我听听,我这就记下来。我这次就是专门来搜集陈芝麻烂谷子的。”
孙奶奶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坐了下来:“那好,俺说一个孝感泉,不知道你爱不爱听。”
我赶紧拿出纸笔,边听边记:
古时候,俺隐贤集有个李秀才,仁义孝顺又勤奋好学。这一年正赶上殿试之年。秀才都要进京赶考。李秀才也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昼夜苦读。他家老娘成天为他端吃送喝。眼见着上路的日子到了,家里人为他准备好了进京赶考的行囊。就在临走那天,老娘因日夜操劳,上火了,突然害了赤痈眼,两眼肿得像对桃子。李秀才心疼死了,说啥也不肯去赶考了,非要把老娘的眼睛治好不可。这可把老娘给急坏了。她说你要不去赶考我就一头就撞死在你面前。儿子抱着老娘哭着说,我赶考还不是想让娘过上好日子,娘的眼要是瞎了我也就活不成了。来日方长,儿子还年轻,再等三年去考又何妨?母子正争执不下时,门外来了一个游方郎中。李秀才赶紧请郎中给娘看眼。郎中说,这赤痈眼甚是厉害,十日之后必瞎无疑。不过有一味良药可药到病除。李秀才赶紧问是何良药。郎中说这药就是娘家水。原来,李秀才的老娘是从长江边嫁过来的。郎中说只要取碗长江水洗洗,眼睛即可消肿复明。李秀才闻听此言,背起准备赶考的干粮连夜就要去长江取水。从俺这到长江边四百来里路,赶得紧十日之内定可返回。话说李秀才慌慌张张地赶路,没走多远突然被跘了个踉跄,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老头抱着根拐杖睡在路当央。“你好端端地咋睡在路中间呢?”李秀才责怪老头。老头说:“俺饿晕了,腿软起不来。你把包里的干粮给俺吃了俺就走。”李秀才心想,这瘦老头能吃多少呢,俺省着点兴许还够来回的,就把干粮包递给他了。没想到瘦老头三口两口把一包的干粮全吞肚里了。李秀才长叹口气:“罢罢罢,我就是一路乞讨也要取回长江水。”说着拔腿就走。瘦老头哈哈大笑:“要取江水有何难,回头看看大路边。”瘦老头把拐杖往路边的草丛一戳,地上立马冒出一股清泉。原来这个老头是济公。他见李秀才既仁义又孝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就用拐杖从地下捅到长江,引来了江水。老娘的眼睛治好了,李秀才高高兴兴地进京赶考去了,果然中了个头名状元。
“俺说的这个孝感泉有用吗?”孙婆婆问。
“太难得了。”我喜不自胜,又随手写下小诗一首:
仁孝从来古话多,孙婆所述意婆娑。高堂赤眼消除去,一杖济公引江河。
我看得直咂嘴。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镇子竟有如此之多的民间传说。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忍不住又轻轻掀开了下一页。
伍 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今日到淠河边上访问了一条渔船。船家姓石,他让我称呼他石老大。石老大二十八岁,黑黝壮实,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大的十来岁,能帮着干活了。小的六岁,身上背着葫芦,在船上跑来跑去很顽皮。船上有狗有鸡。船边还游着几只鸭子,也是他家养的。我向他了解了一下船民的生活情况。他们一般都以船为家,过着飘荡不定的日子,生活范围大都局限在淮河流域,也有少数去过长江的。很少有人读书识字。主要的文化生活就是泊岸时听听书看看戏,再就是口耳相传些民间传说和渔歌船谣了。我请他唱支渔歌船谣给我听听。他红着脸笑了:“那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你们文化人听不得。脏耳朵。”我见他执意不肯唱,也没再勉强,就问:“'东隐贤,西隐贤,隐贤集街心能跑船’是渔歌吗?”他说“也算是吧。”我又问:“'隐贤集街心能跑船’是什么意思呢?”他又笑了:“俺们这里有东西两个隐贤集,古时候两边都很繁荣。一条淠河穿流而过,两岸都是商铺,码头就在路边,生意兴隆,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很多。淠河就成了大街心。要不怎么会有'三十年河东转河西’的老话呢?”我这才恍然大悟,又追问道:“你刚才说的'三十年河东转河西’是怎么回事?”
石老大又娓娓道出了一个故事来:
汉朝有位大将英布,是六安人。因打天下有功,被刘邦封为“淮南王”,封地就在六安。某年初夏,他从京城走水路回六安,船至正阳关,听说淠河边有一个大集镇,河流街心,两岸发市,人站船上就能交易。英布想去看看,就转入淠河让纤夫拉着逆流而上到了隐贤,果然见两岸闹市生意兴隆。后来,英布因韩信被诛,生怕连累到自己就反了。刘邦起兵讨伐,英布败逃而官兵又穷追不舍。英布逃到当年 “河流街心,两岸发市”的隐贤时,恍惚中觉得河东景象仿佛是当年河西的景象。他不禁对天长叹:“三十年河东转河西,我英布一生竟如此!”后来英布被汉兵捕杀了。现在淠河是霍邱、寿县两个县的界河。霍邱那边的隐贤已经萧条了。
我听了石老大说的故事,惆怅不已。从学人的角度看这个故事似乎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民间文学基本上都是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不能当历史事件去考究,却寄托着老百姓对故乡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的渴望。想到这里免不了又作七古一首:
卅年河东转河西,莫笑穷人穿破衣。沧海桑田为正道,百姓从此站立起。
看完此篇,我微微摇头。“三十年河东转河西”这句话似乎有多个出处。英布一说我还是头一次听过。可见民间文化往往有多个源流的交汇而无须拘泥唯一出处。现在这句话早已成为感叹世事无常、人生浮沉、社会变迁的谚语了。
陆 编笆接枣,锯树留邻
早起孙奶奶煎了一盘糯米粑粑。刚端上桌孙子伸筷子就要夹,孙奶奶一把打掉了他的筷子:“这是给你大伯煎的。你没断吃还吃不够啊?”我赶紧把粑粑夹到孩子的碗里:“孩子吃了长身体。都十多岁了,该送去念书了。”“我就寻思今年秋天送他去呢。去年要送他他不肯。孩子皮,就让他多玩了一年。今天你不要急着出去。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你肯定喜欢。”“那好啊。说来听听。”“不急不急。吃了再说。”
吃罢早饭,我拿来纸笔。孙奶奶开讲了:
在我们这是老少皆知的,叫编笆接枣,锯树留邻。事情就出在涂家巷。说有陈、王两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陈家家境殷实而王家贫困。陈家的院里有棵弯腰枣树,树枝伸到了王家院内,枣熟时常常会有甜枣落下。王家的孩子见了就要捡着吃。王家父亲一边夺下了孩子手中的枣一边说“记住,隐贤男人不吃白食。”这也是俺们祖上流传下来的老话,隐贤男人饭有三不吃。一不吃白食,二不吃软饭,三不吃嗟来之食。王家父亲怕枣子再落到自家院里,就砍了一根青竹,和儿子一起编了个大竹笆,斜吊在树枝上,使落下的枣子能自动滚回到陈家院里。陈家发现后,很受感动,又悄悄地把搭在墙头上的笆子垫高,不让枣子滚回来。就这样,两家你推我挡,相持不下。年年结枣,年年都要推让,挺麻烦的。于是王家动了搬家的念头。陈家得知这一消息后深为不安,就悄悄地把枣树给锯掉了。王家见倒在地上的枣树,又心疼又自责,觉得这事因自己而起。陈家却说:“没了枣树却留住了好邻居。还是我赚大发了。”
我听了这个故事颇为动容。记完之后又写了首小诗:
美德崇尚求缘善,涂巷编笆两院间。古有择居说孟母,留邻锯树代相传。
父亲记的这个故事我好像以前也在哪看到过,和时苗留犊、三尺巷等故事有点相似,只是发生的地方不同而已。我忍不住又翻开了下面一页,题目“隐贤男人三不吃”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接着往下看了。
柒 “隐贤男人三不吃”的由来
昨夜突然失眠,想着孙奶奶所说的“隐贤男人三不吃”里面一定还有故事。上午孙奶奶去菜园施肥我也跟着去了,给她搭把手:“奶奶,你知道'隐贤男人三不吃’是从哪个朝代传下来的吗?”
“大约摸是明朝吧。明朝的时候俺们隐贤出了个大儒,叫赵心脉。幼年时他家很穷,没钱供他念书。他就缠着父亲把他送到了同宗一个有钱的举人家做书僮。俺们这都把举人叫老爷。赵老爷爱结交文人名士。这一年盛夏酷暑,赵老爷正在书房里和一群秀才谈天说地,突然房梁木上爬出大大小小一队老鼠。这下老爷尴尬了,又是喊叫又是跺脚可就是吓不走老鼠。老鼠优哉游哉地好像要在梁上乘凉。这时有个老秀才站起身来说,我有办法赶走老鼠。他拿起书案上的毛笔,在墙壁上画了几只大狸猫,活灵活现。这一招还真灵,一下子把老鼠全吓跑了。这下赵老爷高兴了,灵机一动想到了一副上联:暑鼠梁凉笔壁描猫惊暑鼠。他问秀才,你们哪位能对出下联啊?秀才们你看我我看你,半天没人说话。这时书僮赵心脉送茶过来,院子里有群鸡在吃厨娘撒的稻子。他走进书房听到了老爷的上联,又见秀才们抓耳挠腮的为难相,就说这有何难?只见他转身从地上拣了颗小石子向鸡群扔去。小鸡一下子咯咯咯地四下逃散了。赵心脉慢吞吞地说出了下联,饥鸡叨稻童僮拾石吓饥鸡。秀才们大惊,举人老爷也觉得赵心脉聪明过人,若有书读将来一定能够考上大官光耀门楣,就花钱送他去了学堂。”
我听得一头雾水:“这与隐贤男人三不吃也挨不上啊?”
孙奶奶笑了:“你忒性急了。听我慢慢往下讲啊。赵心脉读书出类拔萃,却没钱做盘缠进京赶考。他正想放弃时,举人老爷就差人送来了五百两银子。赵心脉摇着头坚决不受,说男人不吃白食。来人笑着说,你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拒绝未免太莽撞了吧?我家老爷打算修一座牌坊,他喜欢你的字,想请你题写'紫气东来’做额头。这银子是润笔。赵心脉写了字之后,收了四百两。他的字是一百两一个,因此退回了一百两。”
“哦,这就是不吃白食。那还有两不吃呢?”
“赵心脉不但学问好,还仪表堂堂。宰相家看上了他,想招他做女婿。媒人说你只要做了宰相女婿,将来自然是高官任做,骏马随骑。没想到赵心脉毫不犹豫地回绝了,说男人不吃软饭。”
“那不吃嗟来之食又有什么讲究?”
“寿县有个人在京城做大官。赵心脉进京赶考时在同乡的引见下去拜见他。那个大官见赵心脉衣衫破旧,面有菜色,就吩咐说,让厨房把昨日剩下的饭菜热了赏给他吃吧。别看我这剩饭,恐怕是乡下人一辈子也没见过的山珍海味呢。赵心脉立刻起身说,隐贤男人不吃剩饭。说完转身就走。”
“不食嗟来之食。好!”我点点头,一首小诗油然而出:
蒙袂拒嗟食,陶公硬挺腰。隐贤传骨气,淠水涌滔滔。
我正看到兴头上,妻子突然走了进来:“你怎么看了这么久啊,不累吗?来,喝杯茶。”她递过茶杯。我抬手去接,不料接空了。茶水全洒到书本上了。我大惊失色,赶紧拿干布去沾,可是纸已经洇了,手一碰就粉了。我气得大声吼了起来:“你送哪门子的水啊?真是丧门星!”
“你骂敢我?我好心还成驴肝肺了。什么破书,有什么了不起?”妻子火了,狠狠地把装书的匣子摔在地上,“赶紧去把几件老家具规整一下,全卖了!”
我悻悻地走了。幸亏父亲基因强大,我记忆力好,连夜把已经看过的故事在电脑上又全部打了出来。
2021年3月12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