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下)
第三,从 40 年代中国电影的拍片数量上可以侧面了解当时民众的心理。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经历了百年的动荡,这对于有着田园生活情结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心理上的厌恶,而同时看惯了今天你上台明天我上台的政局变换和新旧军阀的混战、外国人的侵略,普通民众在这种环境下心理上必然产生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40 年代战乱频繁,虽然有轰轰烈烈的民族救亡运动和反侵略战争,可是实际的情况是,在战乱触及不到的地方,人们情愿享受片刻的安静。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孤岛时期的上海。它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拍摄影片多达一百三十部左右,在 1940 年上半年度十部卖座影片的统计中,古装片占九部,而其中仅有三部爱国古装片《秦良玉》、《费贞娥刺虎》、《葛嫩娘》。艺华、国华及其它公司的古装片,更着眼于赚钱,迎合了躲避现实的逃 难 地 主 和 市 民 观 众 的 欢 迎,开 创 了 古 装 片 风潮。[4]这么多商业片的出现表明了有相应的市场需求,说明在孤岛时期以电影为暂时的心灵避风港的人不在少数。而香港的情况也类似。
第四,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执著追求和中国电影的经典创造。中国电影在它诞生之初就有与戏曲、戏剧结合的特点,又因为中国近现代的特殊历史情况,造就了中国电影注重选择反映爱国,下层人民生活,反抗斗争的题材,有很强的宣传教育功能,但是,其他电影本身还是一个艺术形式,过多地突出宣教功能对艺术来说有害无益。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国家,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笔记小说中均体现着中国古典美学的风范,这种古典美学如果不传承下来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所幸的是,在 40 年代,有一批电影工作者继承传统,执著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他们尝试着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与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之间寻找自己的题材资源和叙事框架,并在情感欲望和道德伦理的剧烈冲突中体现“发乎情,止乎理”的儒家情理观念。诗词绘画和中国戏曲的美学意蕴被运用到电影创作之中,以长镜头和舒缓的节奏感营造出一种寄托遥深的电影意境,完全是一种中国化的电影风格,这其中代表的是费穆的《小城之春》。可以说正是有这些影片的存在,中国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才没有割裂开,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始终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也不可能隐没于好莱坞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