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一部写你生活的电影,你却装看不懂

导演 胡波

影片根据胡波同名小说改编

在胡波(笔名胡迁)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大裂》中,有一篇与电影同名的小说。 在这部电影中,胡波也几乎反转了所有的人间关系:夫妻、偷情、初恋、父子、父女、母女、翁婿、同学、邂逅……

影片分析要点】

故事情节

1、韦布意外伤害了于帅,开始逃亡。

2、黄玲意外卷入舆论中心,想逃离。

3、王金意外遇上韦布,带着外孙女离开故乡。

4、于诚的朋友当他面跳楼,他想躲几天。

叙事中心:展示韦布、黄玲、王金、于诚 四人不如意的人生

韦布的家庭(粗暴、冷漠)

黄玲的家庭(尖刻、粗鲁)

王金的家庭(自私、冷酷)

于诚的家庭(市侩、蛮横)

主题建构

1.人物的逃离似乎都与意外有关。

2.人物的困境似乎都与贫穷有关。

3.换言之,如果不是这些意外,如果不是现实的困窘,他们的人生就不会变得如此不堪。

4.事实上,人物真正的痛苦来自对于现实的不满,但又对改变现实宿命般的无力。

剧中人物如何走出现实?

1.韦布将希望寄托在友情、爱情上。

2.黄玲将人生的转机放在教导主任身上。

3.王金一度将情感投射在小狗身上。

4.于诚则想在情欲的沉沦中忘却现实。

5.最终,除了于诚受了枪伤无法行动之外,另三人选择去满洲里看一头席地而坐的大象。

叙事策略

1.在一天的时间里展开多条情节线索,而且这些线索之间又有人物关系甚至情节之间的关联,使影片在散文式的生活场景呈现中又体现了缜密的因果关系。

2.按照时间的流逝,影片的情节可以大致进行这样的划分:

早晨(开端)——上午(发展)——下午(发展)——傍晚(高潮)——夜晚(结局)

3.大量省略人物背景信息和前史,但放大生活细节、人物看似无意义的游荡和静默时刻,刻意营造一种生活原生态的质朴与粗砺,并体现一种平静从容的叙事节奏。

视听表达特点

1.几乎全程用的是自然光,尤其是内景部分,不以画面内容的呈现为目标,而以氛围的营造为旨趣。

2.大量跟拍长镜头,努力保持一种生活化的自然状态,减少对生活加工的痕迹。

3.大量使用景深镜头,减少镜头切换的频率,降低场面调度的难度,既节约拍摄经费,也可以保持一种冷静而疏离的观照姿态。

4.重要动作场面都放在后景处理,降低拍摄难度。

影片艺术创新

1.在一种散漫、随遇而安的状态中将几条情节线索进行精心编织,将人物命运进行映照与复调呈现,丰富主题表达的深度。

2.在一种原生态的影像氛围中,又为许多意象赋予了独特的隐喻意义,从而拓展了影片的意蕴空间。 

3.在几个人物的痛苦状态中探询不如意人生的痛苦根源,表达出一种具有共通性的人生悲剧:人生的痛苦不仅是贫穷,不仅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终究意难平,更是精神上的麻木与疲惫,内心的空虚与迷茫,是在贫穷与乏味的现实中选择沉沦却甘之如饴。

影片不足总结

1.刻意追求细节的丰富与生活的原生态还原,叙事节奏略显拖沓。

2.部分人物的关键信息缺失,导致人物刻画单薄,行为逻辑牵强(李凯、于诚)。

3. 部分人物的主题建构意义略显牵强。例如,于诚的痛苦显得很突兀和矫情。而且,影片需要解决人物的核心动机到底是找到理想生活,还是在情感上得到慰藉的问题。

4.影像仍有粗糙的地方,录音技术不过关;人物的部分对白过于文艺化,显得不真实。

胡波在拍摄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