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编故事:故事改编、构思与创作分析
刘恒 严歌苓 张艺谋
当然,导演要解决的首先还是如何用镜头去讲述,选择一个好故事是前提。
对致力于写出纯文学作品的严歌苓来说,她更想探讨:性别、种族、尊卑等问题在残酷的侵略战争这种深刻的时代背景下的交织演绎。题材的丰富和深刻,使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严歌苓没有料到她的作品会被改编成电影剧本,从小说本身来看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调整以适应电影艺术的表现。
张艺谋到底想拍出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比较从小说向电影转化过程中的修改调整,是了解导演构思创作意图的一个有效路径。
实际上,文化意味对于导演张艺谋来说只是一个电影的底色,好看的电影还是需要精彩的故事情节。
仔细读小说,《金陵十三钗》的主人公书娟的故事似乎是在被一个有遥远的时空距离的“她”在追溯,包含了他者的想象和填充。而这个“她”显然有异国后世人的身份——即言必称姨妈书娟的那个叙述者。她以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和好奇的姿态在讲述。但是,张艺谋即使想要该片有西方人的视角,他仍然要首先面对中国的观众。中国观众是票房的保证,国内观众对那段历史十分熟悉,好奇少了些,悲愤多了些。电影改变了小说的多重观照,直接以书娟作为主观视角去讲述那一个故事,这样就淡化了异域认知的问题,成了彻彻底底的中国人民反战的故事。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从小说向电影转变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始终有这样的考虑:这个电影主要是给中国老百姓看的,同时又希望得到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观众及评论界的认可。所以,整个电影淡化了小说中的文化冲突和宗教救赎意味,强化了具有普世意味的世俗人情和人道主义的成分。
故事改编构思过程分析
可见,电影对小说的一个重大的调整,即从跨文化的观照向地域文化的凸显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宗教意味用中国民俗文化替代。《金陵十三钗》这个名字很美,看起来很中国。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前有很多名字,如《石头记》是大家熟悉的。其实,以前也叫过《金陵十二钗》,对书中人物的描写贯穿了佛教哲学的命运观。所以,严歌苓取名之意在于该小说如同《红楼梦》一样都是描写女性的悲剧命运。严歌苓为什么不干脆写个“十二钗”呢?这也有她的用意。这个很中国的名字中的“十三”是有隐秘的基督教意味的,很多西方的信徒都觉得这个数字不吉利。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
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把耶稣出卖了,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星期五,是13日,“13”给耶纸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严歌苓的小说一共十七节,而教堂里面的躲藏者和日军的正面冲突正好是在第十三节展开,这绝非偶然,而是作者的有意而为。“13”这个数字,西方人看到会马上有不祥的预感,但中国观众大多没有基督教的文化影响,所以没那么敏感。不管名字中包含的是佛家哲理还是基督思想,如果故事本身不做中国观众熟悉的情节处理,或者情绪渲染隔靴搔痒的话,电影的悲剧意味就会少了点宿命感。幸运的是在电影高潮段落,将女人们改妆的过程做成中国办白事的隐喻:窑姐们一一平躺着,让替死人化妆的约翰来依次为熟睡的窑姐们梳化……这个仪式化的处理立刻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神圣的悲壮,弥补了一些命运的苍凉,没有降格为完全的世俗。
再是,某些人物的多重文化身份问题被隐去。
第二个调整在于相对小说而言,电影强化了与故事密切相关的人物线,将学生群、教堂的人、军人群体都进行了简化,尽量表现功能角色。
小说中,大量的学生之间的嫉妒、拉拢、背叛的描写,似乎在展示她们青春的萌动,欲望的滋长,女性意识的自觉。在电影里面省略了这些内容,导演无意于去拍摄一部有女性主义思想的电影,紧凑地反映故事是他主要考虑的。
由此,窑姐群象从中凸显了出来,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窑姐的众生态和玉墨的一枝独秀成为影片最大的亮点。在电影中,这个问题的激化是随着豆蔻、香兰两人外出找琴弦耳环而死,以及日本兵第一次闯入教堂的疯狂举动而明朗化的,否则所有人都会对日本兵的入侵心存一丝侥幸。小说教堂里面的人,神甫由他人代替,老顾也微微带过,只留下一个法比和乔治的结合体。这个人虽柔弱,还乳臭未干,但却挑起了重要的拯救责任。尤其是后来男扮女装去送死,更增添了一份伟大和悲恸。
最后,电影弥补了小说的一些疏忽,情节和细节的设置更为合理。将小说拍成电影,就是把文字转化为荧幕真实,必须经得起推敲。其实在阅读小说时,是难免会有一些疑问的,电影显然通过一些方法进行了修饰。
所以,笔者认为,电影《金陵十三钗》就故事讲述而言是有功的,电影从人物、细节和悬念上精雕细琢,情节设置和高低起伏几乎接近完美的黄金比例。张艺谋导演确实在努力讲好故事上尽心投入。
电影延续小说的叙事视角,采用书娟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整个故事虽然是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事件的组成部分,但是采用了非常女性的私人角度的关照,因而显得封闭而自成一体,凸显了“大事件”中的“小个体”。
影片《金陵十三钗》分镜图
在形成电影的过程中,主创人员要考虑的远比小说创作复杂,票房收入、艺术品格、文化接受都会非常直接尖锐地表现出来。
从故事的一些细腻修改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有人批评其视觉感官化不够深刻,但“光影艺术”若像文学那样去要求,实在是求全责备;有人批评其叙事太“奥斯卡结构”,但这种结构风格恰恰是古典叙事的极致美;更有人批评其宣扬了人格不对等,消费了情色,如果这些人认真看了小说,他们就会发现电影已经改善了很多,收敛了很多。
编剧:刘恒
时间 |
名称 |
出版社 |
2014年 |
《四条汉子》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4年 |
《狗日的粮食》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13年 |
《杀戒》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2013年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9年 |
《铁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9年 |
《苍河白日梦》 |
作家出版社 |
2007年 |
《集结号》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年 |
《菊花的幽香》 |
同心出版社 |
2005年 |
《风筝飘带(上下)》 |
同心出版社 |
2004年 |
《张思德》 |
同心出版社 |
2003年 |
《少年天子. 顺治篇(上下册)》 |
作家出版社 |
2003年 |
《狗日的粮食》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2002年 |
《我们曾经是动物》 |
远方出版社 |
2001年 |
《狼窝》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1999年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
华艺出版社 |
1998年 |
《天知地知》 |
中国文学出版社 |
1993年 |
《黑的雪》 |
作家出版社 |
1993年 |
《逍遥颂》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1993年 |
《狗日的粮食》 |
中国文学出版社 |
1992年 |
《白涡》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1992年 |
《伏羲伏羲》 |
作家出版社 |
1990年 |
《连环套》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1986年 |
《狗日的粮食》 |
/ |
1977年 |
《小石磨》 |
/ |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2016年 |
《我的战争》 |
电影 |
2016年 |
《围猎》 |
电影 |
2013年 |
《杀戒》 |
电影 |
2012年 |
《雨中的树》 |
电影 |
2012年 |
《南方大冰雪》 |
电影 |
2011年 |
《金陵十三钗》 |
电影 |
2011年 |
《乱世胭脂》 |
电影 |
2009年 |
《铁人》 |
电影 |
2008年 |
《中国往事》 |
电视剧 |
2007年 |
《集结号》 |
电影 |
2006年 |
《云水谣》 |
电影 |
2004年 |
《张思德》 |
电影 |
2003年 |
《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 |
电视剧 |
2000年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
电视剧 |
1999年 |
《漂亮妈妈》 |
电影 |
1998年 |
《没事偷着乐》 |
电影 |
1995年 |
《画魂》 |
电影 |
1995年 |
《跟我走一回》 |
电影 |
1994年 |
《红玫瑰与白玫瑰》 |
电影 |
1994年 |
《西楚霸王》 |
电影 |
1992年 |
《秋菊打官司》 |
电影 |
1992年 |
《四十不惑》 |
电影 |
1990年 |
《菊豆》 |
电影 |
1990年 |
《本命年》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