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是一种共建式对话
丁丁按
今日晨读,读到高子阳老师的公号文《这样听课,那样评课》。关于“这样听课”,子阳说,请好好地听自己的课,这样才会让自己更优秀。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有勇气坚持听自己的课,何其难也!关于“那样评课”,子阳说了几个“千万”,笑傻我了。“人家不要你提建议,千万不要提建议”“公开发表时千万不要点人家的名字,千万不要把人家错误不当的话语、做法直接写到你的文章里”……
评课是一种共建式对话
01
这些年,在课堂现场,我作为听众听过很多一线同行、专家学者的评课,作为上课者数次被点评,也作为评课者数次评别人的课。
我能明显地感受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个体的评课风貌。评课是一种文化。渐渐地,置身在一个个评课文化场里,我似乎能比较敏感地捕捉到自己与这个“场”的相融度。
这是后话。
十几年前,约是2005吧。我在昆山参加创意写作教学的专题研讨,就是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子阳和紫雨晓霞。印象中,子阳很年轻,紫雨很漂亮。凤凰语文论坛的版主相见就像家人团聚一般。晚餐时,紫雨是最后一个到的,她大讲一路上打车的故事,众人哈哈大笑。
席间,活动主办方领导兼学术主持S先生走过来敬酒,敬了几位之后,他走向我说:“你叫丁素芬吧?嘴巴怎么这样厉害呢!喝酒怎么样?”
我一怔,脑子迅速搜“嘴巴这样厉害”的话由。遂想起白天的教学研讨,我举手起来评课,对泰州一位老师的想象作文课提出了质疑。那是一位清瘦的不善言辞的男老师,大约比我年长十来岁。我连续的追问让对方有些尴尬,后来主持人S先生总结收场,结束了我们的辩论。
S先生的委婉批评让我有些不安。慌忙回敬一杯,表示歉意、感激。
后来反思,别人上公开课,一定是用心思考、精心设计过的。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或许是我固执地钻在自己的认识圈里,误读了别人的用心。即便是对方在课堂实施中呈现得不够好,我想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应是“礼评”,咄咄逼人的评课姿态实在不可取。
02
好的评课文化促进“真”教研。在我看来,好的评课文化包含几个基本要素:
一是平等的对话。评课之“评”不是评头论足,不是居高临下的“你教我评”。上课人与评课人的关系不是医患关系,你有问题我来诊断开药;也不是上下级关系,你是专家我是小白,权威者掌握话语权。评课不要俯视,一览众山小,唯我独尊,也不必仰视名师,矮化自我的思想,变成零智商粉丝。
评课,应该是一场平等的共建式对话。对话,就不是“你说我听”的模式,而要是“我们一起说”。评课者提出质疑,给出建议,教者站在原设计的角度思考所提建议是否合理,是否有可操作性,对新建议做实施层面的预估,再给予评课者回应。这就完成了一次共建对话,这样的对话回合可以再多一些,经过深度讨论,实现课堂教学真优化。
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在评课前总要先倾听,他提出两三个想要了解的关键问题,然后静静倾听,接收到关于这节课的更多信息,把教者课前设计思考、课堂实施情况、教后反思链接起来,全方位关注教的全程,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对话。好的评课不是停留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就课论课,而要触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思维层。
思维对话,教评相长,是评课的美好境界。
二是开放的心态。王荣生教授认为,观课评教的目的是谋求教学的改善。研究,必得面对问题,必须正视问题。他郑重声明,对一些课的批评不是针对教师个人的。并反复强调,认识语文教学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问题乃至错误,不是教师个体素质问题,可能是语文课程研制的问题。
难的是,所评之课都是公开亮相的课,或是比赛课,虽然我们会说“对课不对人”,但是课是由人来执教的,很难将课与人完全分开。比如,常听同行评价,某某课上得不错,某某课上得一般。如果带上课一同评价,只会说,某某的某一课上得真好。没有人只夸课不见人的。某人上了某一课,这人便不可避开地和这节课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课荣人荣,课损人损。
这并不是说,评课时要挑好避劣,赞歌一片,皆大欢喜。在很多个研讨场合,作为接受“检阅”的一方,我会主动对评课老师说,自己的心态很开放,期待听到大家真实的想法。说心态完全开放是不现实的,任何一位教者都希望自己呈现出更好的课堂,希望听到更多的赞美之词。但,在自己心里留下一道缝隙,让阳光照射进来,让这节课变得高清,让遮蔽的问题显露出来,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生长机遇啊!
2015年,我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活动邀请了几位学生观察员。课后,学生观察员对课的点评让与会老师感到惊讶,他们从教与学的双重角度对一节课作了全面的扫描,既有对问题设计的评价,又有对朗读细节的关注,还有需求性建议。孩子评课本身也是一种表达力、沟通力的展示。老实说,这些孩子比我十年前的昆山评课更有“文化”。课是上给学生听的,学生最有评课权。
三是操作的视角。听课中,要避免两极走向:一种是全盘皆收,失去判断;一种是一无是处,全盘否定。我相信,没有绝对完美的好课,也没有绝对糟糕的坏课。再好的课,也不可能适合班级所有学生,不可能对每个个体都是最佳的。班级授课制下,我们只能尽量追求更优化。再不济的课,学生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一线教师听评课,要让所听的课与自我的课堂对接起来。站在可操作的视角,思考课的优点与不足。好的设计思想,可以吸收,好的教学操作,可以移植。子阳老师文中讲到美国中小学培训中心的一些做法,比如评课中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操作性,把操作的事说得清清楚楚。这一点,很重要。
2011年,我参加市首届教师素养大赛。区教研员是一位很有思想的特级教师,磨课期间,他听完我的课,总喜欢用问句与我交流,“这节课的时间为什么不够呢?你觉得哪些环节可以精简一些”“如果这样,你觉得可不可行”……有一次,他提出了建议,我觉得难以实施,他说他来上课,我听。上完之后,他摇摇头,说:“嗯,看来这样不行,我们再来研究。”不只坐而论道,还乐于起而行道。遇到这样的真师,幸哉!
我常听数学老师提到华东师大吴亚萍教授的评课。吴教授虽然观点犀利,但她对课堂的现场重构力令人佩服。有一次,我在常州听一节七年级的语文课,吴教授对课作了点评。关于课堂差异资源如何利用,她说:“课堂不要伪开放,真正的开放是要把问题开放出来,把学生的差异开放出来。”吴教授对课中的问题设计进行重构,她的理念在这些细节中一下子明晰了。这样的评课,如明镜一般,照出老师们日常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并以实例与大家探讨,怎样教更符合“学”的需要和规律。
四是评学的理念。很多老师听评课更关注教师的“教”。这节课是如何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我怎么没想到呢?赶紧记下来,下次试试看。这种“学教”的精神可嘉,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也很有必要。随着教龄的增加,我越发认识到,这种“设计本位”的听评课有诸多不足,要适当淡化。
课堂里,学生学的状态怎么样?这样的教是否匹配学生的学?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维度的观察、思考。
翻开听课笔记本,看看所记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占比是多少,便可知“教的流程”与“学的过程”谁在前台。教有过程,学有经历,双线并进,评教适当让位于评学,可能是评课更需要的视角。
评学有哪些观察点呢?比如学生的起点与生长,问题与解决,学习的需求与满足等等。举个例子,课堂中,有多少学生经历了训练?这些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与他原有基础有什么关系?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是高了还是低了,怎样调整就能匹配……
03
关于评课类的书,读过一些,各有特点,收获颇丰。
王小庆的《带着思想去评课》可读性强,作者本人是位多才的思想者,公众号“思想别裁录”,他有点任性懒惰,更新无节奏,有时需要半年。
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可读性也很强,且有实操性。核心词是“课堂观察”,由故事分享、问题解答、范式创新、课例研究四个部分组成,对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理据及开发与实施作了详细介绍。这本书给我一个意外的收获,代序《基于伙伴关系的学校变革》中有对“伙伴关系”的深入阐释,是研究伙伴学习的重要文献。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点厚,王教授在导言中亮明了他的评课观——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书中提出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有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以清晰的标准评课,指向清楚,避免漫谈。如“较高标准”是这样的:教学内容的现实化,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王荣生教授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一是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系;二是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
跨学科读读评课也很有意思。《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是一本数学评课集,“吴正宪眼中的课堂”以评课实例阐述吴老师的课堂观,“吴正宪与教师的对话式评课”与“吴正宪与学生的互动式评课”以不同的主体视角对话课堂,获得课堂教学的要义。
《评课录:汪潮教授评点语文课》我很喜欢读,汪教授的评课简洁,观点明确。汪教授评《练字与练人相结合》一课时这样说:
本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1.这是一节学习任务明确的课。教师在课始、课中、课尾都能紧扣中直对正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要领展开教学,使本节课主线明确,结构清晰,层次合理。
2.这是一节学习重点突出的课。二年级学生写字的难点是字的间架结构。本课以中直对正的结构特点为突破口中,讲、练、评、改结合,精讲多练,具有良好的教学实效。
3.这是一节学习趣味浓厚的课。从兴趣看,教师采用了猜字、叠罗汉游戏、顺口溜、视频教材等有趣的教学方式;从滋味看,课中渗透着浓浓的汉字文化、书法文化、师生交流文化等,练字与练人结合起来了。
给本节课提两条建议:
一是“错误”来自学生真实的学习。本课中写歪的字不应是教师设计的,而应是学生作业本上写歪的字,最好是学生现场写歪的字。
二是知识应是一种组织体系。本课预设要重点指导写的几个字最好是有联系、有意义的一个词组。这样学生既写了字,又记了词,整体更加优化。
汪教授评课中常有中肯的提醒和建设,又如:
值得提醒的是,这堂课虽然尽量体现了以生为本,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演绎课堂”,教学程序的安排从概括到具体。“演绎法”是一种学习程序,“归纳法”是一种更好的学习程序。
对于传统课堂和现代课堂,我以前从理念上来区分,认为“以教师为中心”是传统的,“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的;后来我以时间作为标准,认为课改之前是传统的,课改之后是现代的;现在我以思维来判断,认为先概括、再具体的“演绎思维”课堂是传统的,先具体、再概括的“归纳思维”课堂是现代的。
因为归纳更具有学的意义,它有充分的过程展开。因此,若想在课堂结构上真正实现从具体到概括的“学本课堂”的框架性结构变革,还需教师做更大的尝试和努力。
如果评课都能站在“学的意义”上去反观“教的意义”,许多问题就澄明了。我做不到,但努力思与行,慢慢靠近更好的教学样子。
文|丁丁 编辑|小雨
读书|聊课|说说|写写
丁丁de笔记
它,不仅仅是一个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