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阅读《荣格自传》(三)
图片/宁静喜悦 梁溪河晨光
《荣格自传》的“中学时代”,看完有段时间了,因为其他原因搁浅了继续阅读,今天拿起来,本想继续阅读下个篇章,但又想把阅读“中学时代”做个记录,不能白读,读完了,总得留点什么下来。一段时间的搁浅恍惚,前面阅读的似乎都快忘了,于是又重新快速浏览翻阅了一下。
荣格十一岁,被送到了巴塞尔的大学预科学习,对自信已有清晰的体验,不稳定,忽而膨胀,忽而收敛。世界在少年荣格看来是美丽而理想的,但也充满着含糊而高深莫测的危险。
1887年初夏,荣格十二岁,这年发生的事情成了荣格命运的转折点。
开始知道用功学习,源自于这年被一位同学推倒,重重地撞在路旁石上,几乎失去知觉,因此荣格有六个多月没有上学,享受自由自在,虚度光阴,一次偶然听见父亲跟朋友聊起对儿子的担心,荣格如遭雷劈,从那一刻起,成为了一个用功学习的孩子,每天按时五点钟起床学习,有时从凌晨三点一直学到七点,再去上学。
大约在同一时期,荣格获得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印象:“我碰见了我自己。在此以前我也存在着,但只是一切发生在我身上,而现在则是我发生在我身上了。现在我知道,我现在是我自己,现在我存在着。”
梁溪河晨光
读到这些,让我惊叹,荣格在少年时代就接受到了高意识的指引获得了生命的觉醒,碰见那个高意识的自己,从而展开独立思考,而我们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被潜意识控制下,被那个“我执”掌控着,糊涂了此一生。
自此,简言之,荣格不断思考从迷雾里钻出来的自己是谁?是用什么方式来到这个世上的?
荣格向来知道自己是个两重性格的人。其中一个是父母的儿子,这个人上学读书,不怎么聪明,专心致志,学习用功,比许多别的男孩穿得整齐干净。另一个是个大人--实际上是个老人--多疑,不轻信,远离人世,但却接近大自然,接近地球、太阳、月亮、天气、一切生物,但最主要的是接近夜晚,接近睡梦,接近“上帝”直接地作用于其身上的各种事情。
在荣格看来,高山河湖!花草树木及各种动物远比人更能体现出了上帝的本质,而人却身穿各种古怪可笑的衣服,心地卑鄙,爱好虚荣,假话连篇,自私自利得可憎。
在生活中的至关重要的体验,让荣格恍然大悟:“我必须负起责任,我的命运结果如何完全取决我自己。”碰到的问题,唯有自己亲自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是“不加理解便加以相信”,这在荣格看来实在荒谬得难以置信,在这种行为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极大的神秘。
探索神秘的过程中,荣格非常想与人交谈,但却在任何方面都找不到共同的话题,相反,反而在别人身上觉察到了某种敬而远之感,某种不信任感,某种提心吊胆感,这也让荣格感到沮丧。
无数为什么后,荣格转向书籍,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在十六岁和十九岁之间的年月里,陷入困境的迷雾慢慢消散了,被众多哲学家的思想所吸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动手去追求它。
荣格十七岁起,变得明显地不那么落落寡合,而是喜欢与人交谈了。并发现,贫困对人并无妨碍,也远不是产生痛苦的主要原因,有钱人的孩子并不比衣衫破旧的穷孩子有什么优越性,幸福与否有着远更深刻的原因,而不是取决于一个人口袋里装有多少钱。
中学时代的荣格对自己的感受有着细腻清晰的觉察,诚实的面对自己,独立思考,一直在审视自己。可以说荣格的中学时代在精神上走过的路已经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了。
梁溪河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