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华语电影的巅峰,值5星

如果说有什么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那大概就是有关童年的回忆了。

即使不是同一代人,聊起童年,也能分享共通的情感。

比如罗大佑的童年,显然跟我们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但不知怎么的,只要听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每个人的嘴角,都会不由自主地浮起笑容。

严肃如鲁迅,写起百草园、三味书屋,还有刻在课桌上的“早”字,也都温柔得要命。叫我们每一代人读了,都觉得感动。

这大概是因为,在生命最初的阶段,我们每个人都最接近人的本真。

还没有被社会塑造出迥异的价值观,甚至连你的、我的、好的、坏的,都分不太清,只有人之为人最柔软的部分。

所以,说起童年,我们每个人都会怀念那时的单纯。

关于童年,我能想到拍得最美的一部电影,大概要属《城南旧事》了。

这部电影,改编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

电影一开始,就是一段中年人的深情旁白: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我所经历的大事也不算少了,可都被时间磨蚀了。然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久地刻印在我的心头。

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痴傻而神圣的吗?

在回忆里,那个中年人,还是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

她叫英子,整部电影,就是围绕着她童年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事,或许琐碎,大人都不一定记得了,但在小孩子的心里,却永远清晰。

比如,胡同口的那个疯女人。

她叫秀贞,住在惠安馆。每次看见英子,总会对她笑。

佣人宋妈,总不许英子接近她。

他们都说秀贞疯了。看见孩子,就说是自己的女儿。

从前的秀贞不是这样的。

几年前,一个读大学的穷学生住进了惠安馆,秀贞的父亲负责招待。

正在擦玻璃的秀贞,看到学生和父亲交谈时露出的笑容,就被迷住了。

过了一段时间,两人便在一起了。

但后来穷学生被军阀抓走了,不知生死。那时的秀贞,已经怀孕了,她谁也不敢说。直到肚子显形,才被父母送到乡下生育。

可孩子一生出来,就被父母瞒着,丢到城墙脚下去了。

从此,秀贞就疯了,日思夜想地找自己的男人和女儿。

这哪是一个疯女人,这只是一个过于思念而沉浸在过去中的人罢了。

在那时,被社会的洪流冲散的家庭,不知有多少,这样发了“疯”的人,也不知有多少。

英子不懂这些,但她对这个笑容纯真的女人,却有种天然的亲近。

她喜欢听她讲学生的故事,讲自己的女儿小桂子。

秀贞也喜欢英子,给她涂指甲,还总告诉她:“如果看到小桂子,你就叫她早点回家。”

在这个胡同里,英子还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叫妞。

妞的父亲总是打她,让她学唱戏,好给他赚钱。只有和英子在一起时,妞才笑得最开心。

他们一起躲在小屋里荡秋千,喂小鸡。有时,什么也不做,只要待在一起,两个人就很开心。

像所有童年的友情一样,她们可以分享彼此所有的秘密。

一天,妞偷偷告诉英子,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而是他们从城墙脚下捡来的。

英子想起来,秀贞的女儿不也是被丢在城墙脚下吗?

冒着雨,英子就领着妞去找秀贞,终于让她们母女相认。

可神志不清的秀贞,连夜带着妞就走了,说要赶火车去找自己的男人。

英子追不上,还在雨中晕倒了。等她在医院醒来,秀贞和妞已不知去向。

出院后,父母急急地搬了家,还跟她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慢慢会忘记的。”

英子知道父母不想她问,可她并没有忘记。

虽然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后来秀贞和妞怎么样了,但关于这两个人的记忆,却永远刻在了她的心里。

搬了家,英子上了小学,也认识了新的朋友。

其中有个让她忘不了的,是一个躲在草丛里的哥哥。

第一次见他,英子不知他在干什么,还问人家:“你是来拉屎的吧?真不讲卫生。”

小哥哥笑了,说:“我们这号人,讲不了卫生。”

和哥哥交谈中,英子知道了他的弟弟,也在她读书的小学,念毕业班。

小哥哥很骄傲,说弟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长大了,还要漂洋过海去念书。

可让他发愁的是,自己没出息,一家人连窝窝头都吃不起,哪供得起呢?

小哥哥没有明说,但英子渐渐明白了。

最近,她总听家里人说,胡同里有小偷。她猜想,可能就跟藏在草丛中的哥哥有关吧。

大家都对这个小偷恨得牙痒痒。但英子却并不讨厌他,还总去草丛里找他。

有一回,小哥哥在草丛里问他:“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说:“人太多了,我分不清。我没见过海,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我们很多大人,总是简单地把人划分为好人、坏人,把事情分为对的、错的。

但幼小的英子,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世界。

她不认为,眼前这个为了弟弟什么都愿意做的哥哥是个坏人。可她也不能说,偷东西是好人应该做的。

所以,她只能说自己分不清。

但这不轻易去评判好坏、对错的单纯,又是多么难得的呀。

我们许多人慢慢长大,就会忘了承认自己不知道、分不清,是多么宝贵的品质,而热衷于表态、站队,热衷于在所有事情中,分出好坏、对错、黑白、敌我。

电影里,终于有一天,小偷被抓了,被反绑着手押过街头。

大人们都很开心,觉得解气。可英子却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难过极了。

童年里,让英子印象深刻的第三个人,是家里的佣人宋妈。宋妈是乡下来的,在英子家待了四年,从没回过家。

英子只知道,宋妈有个儿子,叫小栓子,给人放牛。还有个和英子的弟弟一样大的女儿,叫丫头,花钱给别人带着。

宋妈的男人没出息,爱赌钱,还打老婆。为了不受气,四年前,宋妈生下女儿以后,进城找工作。

那时,英子的妈妈也刚生了儿子,就聘请宋妈当奶妈。于是,宋妈撇下自己的女儿,把奶水都给了弟弟吃。

喝宋妈的奶长大的弟弟最黏宋妈。生病时,弟弟不吃药,妈妈就骗弟弟:“你不吃药,宋妈就不要你,回去找小栓子、丫头去了。”

弟弟听了就哭喊着:“宋妈不走。乖乖地把药喝了。”

宋妈抱着弟弟,安慰说:“宋妈不走,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只要弟弟。”

说着说着,眼里就泛起了泪花。

这不是一件多么大的事,但小小的英子,却永远记得宋妈眼中的泪水。

因为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人的身不由己和情感的复杂。

她当然知道宋妈想家,她也知道宋妈的生活不易,可他们一家也少不了宋妈。

就像她问父母的:“宋妈走了,早上谁给我梳辫子,谁给弟弟擦屁股?”

她爱宋妈,不仅因为他们家需要宋妈,更因为她知道,宋妈为他们家所做的牺牲。

所以,每次看到宋妈那个没出息的男人来,英子才会那么讨厌他。

她以为,宋妈会和他们一家人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可意外来得比什么都快。英子毕业这一年,父亲得肺病去世了。毕业典礼那天,英子带着奖状去看爸爸。

爸爸问她:“爸爸以前打过你,你恨爸爸吗?”

英子眼泛泪花,笑着说:“不恨。”

没过多久,父亲去世了。家里也不再雇得起佣人,宋妈跟着男人回去了。

英子的童年,也因为父亲的去世,提早结束了。在原著里,作者写到:爸爸爱花,他去世后,养的花也逐渐凋零。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这部1983年上映的电影,回忆的是作者1920年代在北京度过的童年。

不论是北京的冬阳,骆驼队的铃铛,以及胡同里的疯女人,藏在草丛里的小偷,骑着毛驴回家的宋妈,或是患肺病死去的父亲……其实离我们的经历都很遥远。

但不知为什么,我们每代人看起来,都能被打动,并唤起自己的童年记忆。

电影虽然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却处处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让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其中。

而作者林海音的个人经历,也十分动人,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史的写照。

1918年,她在日本出生。

那时,台湾省正被日本殖民。为了生计,她的父母去了日本讨生活。但没多久,积蓄就所剩无几。几经辗转,又从台湾省到了北京。

在那里,林海音度过了童年和青春,成家立业,一晃大半辈子过去。

林海音和丈夫

后来,又随船去了台湾省,在那度过了自己的下半辈子。

在那样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个人的命运就像一叶小舟,只能跟随着历史的大江大河,随波逐流。

1960年,人到中年的林海音,回忆起在北京度过的童年,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本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除了情感上的淡雅、质朴,《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很高超。

乍看起来,电影讲的三个故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导演通过一些艺术手法,巧妙地将三个故事串联起来。

例如,场景的重复。在电影中,在井台打水的场景和操场放学的场景,都重复了好几次。

看似没有什么叙述功能,但时间的流逝,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场景里,变得更加具像化了。

打水的人不曾断过,奔跑出教室的孩子,也不曾减少。

但在岁月的流转中,这些人早已换了一波又一波。而我,也在年年岁岁地成长。

不断重复着的,还有音乐。后来传遍大江南北的《送别》,第一次在大陆被传唱,就是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反复出现。

导演不仅用歌声来串联起三个故事的情感,更层层递进地揭示出了这部电影的主题——离别。

在电影中,英子不断地和朋友、亲人离别。

从发疯的秀贞,到被抓走的小偷哥哥,再到宋妈,乃至最后与父亲的生离死别。

仔细想想,人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离别呢?

我们终于慢慢告别了懵懂的自己,分清了大海和蓝天,好人和坏人。但是童年的纯真,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们的人生,就这样在和别人,和自己的一次次别离中,不断逝去。

正如歌里所唱的: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0)

相关推荐

  • W28:城南旧事与童年

    本周阅读的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阅读体验相当好.作者以大人的身份.小孩的视角回忆了小时候在北京城南的一些往事. 书中有<惠安馆>的疯子秀贞 ...

  • 【《城南旧事 》观后感 】/ 张敏婕

    <城南旧事 >观后感         张敏婕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耳边又萦绕起这曲骊歌,我的思绪随着那片叶子飘去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城南 ...

  • 《城南旧事》公映38年,4大主演的今昔人生让人感慨

            1983年,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短篇小说<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国隆重公映.38年来,这部影片始终在时光的流逝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成为公认的经典. 片中的4大主演, ...

  • 推荐电影 |《城南旧事》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 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童年的英子 生活在老北京的城南 "爸爸, 骆驼为什么挂个铃铛?" "赶狼呗" "不,骆驼走远 ...

  • 30年过去,这依旧是华语电影的巅峰!

    最近,一头白发.全身素黑的周星驰,现身吴孟达葬礼.谁也没有想到,两人间长久的恩怨纠葛,转瞬变成如今刹那阴阳的交流. 星爷的白发,达叔的去世,背后也是一代港式"无厘头"喜剧的渐行渐远 ...

  • 10部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看一部少一部

    最近这段时间,电影纷纷撤档,影院也全部关门,很多热爱电影的小伙伴闷在家里,简直无聊到要发霉. 没有新作可看怎么办? 好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经得起遍数的推敲.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10部百看不腻 ...

  • 豆瓣9.6,这部华语影史的巅峰之作,看了10遍都不够

    多余的话--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风继续吹,可是哥哥走了,18年前的今天,他在香港纵身一跃,留下的遗憾,至今不能弥补.虽然我认为怀念张国荣最好方式,是看他的电影,这10部让人心生无限怜惜,今天依然要再 ...

  • 这部20年前的华语电影,把今天的国产爱情片秒成了渣

    我住的房子附近有一座垃圾处理站,每天都会放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来来回回就那几首歌,我有时候会很厌烦,但有一首歌曲我百听不厌,那就是邓丽君的<甜蜜蜜>. 实际上我住在这里两年多了,而直到三个月 ...

  • 《热带雨》:这部马来西亚华语电影,告诉我们中年崩溃的原因

    中年危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几乎每一次的中年危机都会与现实中人们无法排解的某一项情感有关系.大多数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中年危机的对象都是男性,很少有人了解女性其实也是存在中年危机的. 这个&qu ...

  • 27年过去了,它仍是华语电影巅峰,谈谈《霸王别姬》的人间路

    一.华语电影丰碑之作 1977年,一个叫张国荣的香港年轻人正式踏入演艺圈.五年后,这个青涩的年轻人发行了专辑<风继续吹>. 又四年后,年轻人参与了一部足以写进港片历史的电影拍摄,出演一个年 ...

  • 这部禁烟电影告诉我们,资本是这样引导舆论

    禁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上至生理健康,下至环境保护,几乎与任何人类活动相关的地方,把禁烟加进去都能做到无缝连接.似乎禁烟这个话题是一种本能,且不需要任何的怀疑或者是猜测就能举出来几个范例.当然 ...

  • 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的法国导演竟然要翻拍这部日本电影!?

    ▲<摄像机不要停!>电影海报 (ZENA/译)2018年上映的现象级电影<摄像机不要停!>进军世界影坛,将由法国导演翻拍.据悉,该导演执导的电影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五项大奖. 这 ...

  • 男人骚起来没有女人什么事,华语电影中10位经典娘炮

    现在社会中渐渐流行起了一种性别:伪娘.我们也时候也会叫他们"可爱的男孩子",他们有着让妹子们都羡慕不已的颜值和身材,他们性格温和.举止妩媚,让人傻傻分不清性别. 除了在一年龄限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