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名医用药经验
蜈蚣,又名千足虫、百足虫、金头蜈蚣、百脚、蝍蛆、吴公、天龙、嗷膏姆,辛温,有毒,入肝经,具有息风镇惊、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本草纲目》载:'按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又云,瘭疮一名蛇瘴,蛮烟瘴雨之乡,多毒蛇气,人有不服水土风气,而感触之者,数月以还,必发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为上药,白芷次之。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并陆羽《茶经》载《枕中方》治瘰疬一法,则蜈蚣自能除风攻毒,不独治蛇毒而已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蜈蚣,走窜主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疮甲(俗名鸡眼)。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
张锡纯认为蜈蚣微毒几乎接近无毒,甚至还可以用于妊娠受风抽搐,认为“性有微毒”、“而其性甚和平,从未有服之觉瞑眩者……虽本草谓有坠胎之弊,而中风抽掣,服他药不效者,原不妨用。《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曾在其逐风汤条下认为蜈蚣“不但治风也,愚于疮痈初起甚剧者,恒加蜈蚣于托药之中,莫不随手奏效。况此汤中,又有黄芪、当归以保摄气血,则用分毫何损哉。”
一提到蜈蚣,在多数人的心目中,第一反应就是“毒”,而蜈蚣,其性尤善搜风,走窜之力最速,是一味熄风的良药。关于毒性,只要临床应用得法、配伍得当,就不会出现中毒现象。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常使用蜈蚣,“蜈蚣用治高血压,量应大,熄风解痉,一般20~60条。”“用蜈蚣,择其大者,全虫入药,不去头足。”“全蝎、蜈蚣同用,为息风止痉之良品。”“用蜈蚣治疗实证,一剂药中少则5条,多则10条,甚至20~40条。若用于虚证,量不宜大,2~3条即可,但若配伍扶正药物后仍可酌情增加蜈蚣用量。”“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以耗损气血为主,故临床用于虚证时要特别注意配伍生黄芪和当归。”“蜈蚣配以全蝎、僵蚕熄风之力更雄。配以黄芪者,乃借黄芪升举之力,托蜈蚣直达于巅。且黄芪“主大风”,量小则升,量大能熄大风。”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蜈蚣“味辛,性微温,入肝、心经。《别录》谓其有小毒,事实其毒液有毒,但干品其毒液已氧化,并无毒害,但个别体质过敏者,有时会出现动物异体蛋白质过敏现象,即应停用,或加徐长卿、地肤子等以脱敏。”具有以下功效“①息风定痉:凡风动抽掣,口眼斜,手足麻木,顽固头痛,诸药无效者,增用本品,多奏佳效。②开瘀解毒: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功,尤善解蛇毒,为解毒蛇咬伤之要药;对肺结核之潮热,亦有化解之功。③舒利关节:对顽痹之关节变形,拘挛不利者,有化瘀、散结、定痛之功,可舒利关节。④杀灭孕卵:《别录》曾提到其有“堕胎,去恶血”之功,今用之于宫外孕之孕卵未终绝者甚效,可以相互印证。⑤益肾助阳:本品有益肾助阳之功,历代文献均无记述,但临床配伍施治,确有温肾强壮作用,对阳痿、劳倦有效。”“一般内服。煎剂,5~8克。研末,每次1~1.5克,每日2~3次,冲服或装胶囊吞服。散剂之效,较煎剂为强。服蜈蚣应以常用量为宜,无反应者始可渐加,以知为度。”“蜈蚣,味辛,性微温,有小毒,入肝、心经。蜈蚣是一味功效多样的药物,既能息风定痉,搜风通络,又能开瘀解毒,消肿缓痛,尚有益肾壮阳,振奋精神之功,故临床应用甚广。凡风动惊厥、抽搐拘挛、僵肿硬结、疼痛难忍,均可参用。与全蝎同用,有协同加强作用,重症危候多兼用之。蜈蚣与全蝎之功,同中有异,不尽相同:全蝎以定惊、缓抽搦见长;蜈蚣则以开瘀解毒之功为著。故风动惊厥用全蝎,如为热盛生风者,以有“热毒肆扰”,伍用蜈蚣,其效更彰。而外科解毒消痈,则蜈蚣独擅其长,尤善解蛇毒。蛇医季德胜治蛇毒咬伤中毒之严重者,每先予蜈蚣粉3克内服,然后再行施治,多收佳效。凡惊厥而见眼斜视、上视、昏厥不醒者,以全蝎为要;见躁狂烦乱者,则蜈蚣见胜。恽铁樵曾指出蜈蚣与全蝎之异同:“此数种虫药之中,亦有等级,蜈蚣最猛,全蝎最平。有用全蝎、蝎尾不能制止之风,用蜈蚣则无有不制止者。然而有宜有不宜。惊风撮口最为强烈,非蜈蚣不能取效;寻常抽搐,则全蝎足以济事,不宜蜈蚣也。”确系经验之谈。蜈蚣除有息风定痉之功外,又擅开瘀、消癥、解毒、镇痛,故凡痈毒肿瘤之瘀结不解者,均可用之。近年来肿瘤发病率日见升高,在辨治基础上,参用蜈蚣,每收佳效,不仅止痛,且能消癥,增强体质,是一味颇有前途的抗癌药,值得进一步探索、观察。至于用量,一般入煎剂可用8~12克,散剂每次2克,一日2次。孕妇忌用。阴虚血燥者,应伍以养血滋阴之品。凡过敏体质慎用,或先用小量,如有肤痒、皮疹者,则应停用。有时加用徐长卿15克,地肤子30克,则可防止过敏现象。”
《朱良春虫类药物的应用-蜈蚣的应用》转载如下:
[药物基源]
蜈蚣为蜈蚣科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全虫。俗呼为百脚。多产于江苏、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味辛,性微温,有小毒,人肝经。
张锡纯氏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
[本品功用]
熄风定痉:凡风动抽制或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诸药无效者,增用本品,多奏殊功。
开瘀解毒: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对于癌肿(如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配合木鳖子、炮山甲等品,临床初步观察,有控制发展、改善症状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本品'最能伏蛇',是治蛇咬中毒的要药。对肺结核的潮热,服用本品也有缓解之作用。
舒利关节:对类风之关节变形,拘挛不利者,甚有助益。
杀灭孕卵:《别录》曾提到其有'坠胎,去恶血'之功,近人用于宫外孕之孕卵未终绝者甚效,可以相互印证。
[现代研究]
本品含有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等(对皮肤真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用蜈蚣粉内服治疗骨结核时,两周后首先觉饮食增加,面色转红,其损坏组织部分,新生肉芽增生;续服之,体重、精神均增长。由此证明,蜈蚣不但无毒性,尚有增强体质的作用。
[用法用量]
本品大量内服,如一次超过十条,每致引起周身红色斑块;其斑块比黄豆大,压之褪色,而以肘、膝关节部为多见;停药二、三日后,可自行消失。其机理尚不明了,可能为溶血蛋白质的毒性作用。因此对剂量需注意掌握,一次煎剂不宜超过十条,散剂不超过4克,且孕妇须慎用。
入药时不必去其头足,否则反损药力。作丸散内服,较汤剂之功为强。
[临床应用]
1. 口眼歪斜:
此症中医责之于风,但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需辨病辨证施治。蜈蚣祛风和络,对风中经络而致口眼歪斜,即所谓周围型面瘫的初起,用之多收良效。我常用的处方是:生蜈蚣粉2克,以防风、僵蚕各9克,制白附子6克煎汤,分二次送服。
[病案举例]
徐××,男,37岁,工人。体质素健,八日前突然左颊有木钝感,说话时口唇不便,旋即拘急牵掣向右歪斜,左目不能闭合,左侧口角微呈下垂,伸舌时向右侧歪斜,不能吹口哨。某医院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经电疗及服药未效。来我院诊治时,予上方三剂;服第一剂后,感牵掣轻释,二剂歪斜较复,三剂趋向正常。
按:如症情缠延已久,则需延长疗程,并根据机体阴阳气血之盛衰,加用有关药物。
2.骨痨、瘰痨: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以'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淋巴结核,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该所曾通过实验证明,'结核散'的酸性酒精浸出趾,在试管内有抑制结核菌生长的作用。我们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其对骨痨及瘰疬均有疗效。处方:蜈蚣、全蝎、地鳖虫按比例(比例标准为44:50:44)混合而成,共为细末。成人每次10克(妇、儿酌减),混入鸡蛋内搅匀,煮熟服用,日服三次。
原方服量较大,每日总量达30克,且为散剂。我们使用时仅用其半量,亦有疗效。可以酌减其用量。
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结核科用蜈蚣油膏治疗颈淋巴结核的经验。其治疗方法:取蜈蚣一条,焙干,去头足,研成细末,用植物油20毫升搅烂均匀,外敷于肿大之淋巴结处,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病案举例]
唐××,男,干部。因肺结核入院,查体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如核桃,压痛明显。给外敷蜈蚣沽膏八次,肿大之淋巴结缩小至黄豆大,疼痛消失。
3.癫痫、惊搐:
以蜈蚣、全蝎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1~3克(按年龄、病情增减用量),一日三次,开水送下。经动物实验证实,此二药对中枢神经兴奋剂引起的惊厥,具有明显的对抗的作用。对癫痫经常发作者,持续给药,可减少或制止其发作。对小儿乙脑或高热惊搐,于辨证施治的方药中参用此二药,有止搐缓惊之工。又方用蜈蚣、僵蚕、全蝎、朱砂、钩藤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服1.5~3克,日2~3次,对小儿惊风抽搐亦有效。
[病案举例]
刁××,男,21岁,农民。七年前一次突然昏厥,手足抽掣,历十余分钟始苏。嗣后每隔一、二月即发作一次,发则昏仆不省人事,口吐白沫,手足拘挛而抽掣,甚则小便失禁,经5~15分钟而苏。醒后头昏神疲,1~2日后始恢复如常。苔薄腻,脉弦滑。此痫症也。俗称'羊痫风'。良由惊恐伤及肝肾,脏气不平,而致风动火升,痰火上扰神明,癫痫以作。治宜祛风镇惊,化痰降火,以散剂徐图;处方:炙蜈蚣、炙全蝎各30克。研细末,每服2.5克,一日二次,以钩藤、菊花、夏枯草各9克泡茶送服。药后无任何不适,连服二月,未见发作,遂停药观察,迄未再发。
按:如症见痰多者,加川贝母、天竺黄;火盛者,加黄连、龙胆草。
4.毒蛇咬伤中毒:
蛇毒中毒,不仅局部剧痛、漫肿,而且很快出现一系列'风'象(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头目胀大如斗感,斜视,四肢麻痹,抽掣,烦躁不宁,甚则昏糊谵妄,不即救治,每致死亡,蜈蚣为多种蛇药验方的主药之一,能克制蛇毒,控制上述症状;其用法是,制成粉剂,每服2~3克,一日四次。但如症情严重者,尚需配合有关抢救措施,方可转危为安。 [病案举例] 诸××男, 42岁,农民。清晨在农田劳动,为螟蛇咬伤右手背,疼痛异常;经半小时即漫肿至肘弯,及至来诊时已肿及腋部。苔薄白。脉细数。此蛇毒攻心,内风肆扰之候,亟宜解毒法风。处方:炙蜈蚣粉,每服3克,六小时一次;并于肿胀部以粗针穿刺数处,引流排毒。药后当日下午即痛减神安,翌日肿势显著消退(遂改为一日三次,每次2克),连服三日而瘥。
5. 乳痈:
乳痈即乳腺炎,初起漫肿疼痛,结块坚硬,不即消散,每致化脓。蜈蚣具有开瘀解毒、消痈散肿之功,用之奏效较速,处方:蜈蚣两条,全蝎四只,焙存性,研细末,分二次黄酒送下,另:蜈蚣置于瓦上烤枯研细末,用凡士林配成20%蜈蚣纱布条备用。对乳腺炎已化脓溃破者,局部清洗后填塞此纱布条,每日一换,能拔毒促进愈合。
[病案举例]
张×,女, 26岁,干部。产后二月,右乳突然红肿疼痛,形寒发热,曾用抗菌素未见消退。检查:乳痈尚未成脓。给上方服之。药后当晚寒热退,肿痛减;翌日续服,即获痊愈。
6. 小儿消化不良:
浑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蜈蚣儿茶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30例,其中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两岁。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小便减少,其中重度脱水6例,中度脱水2例,轻度脱水12例。处方:将蜈蚣用文火烘干(黄而不焦),与儿茶共研细末。在综合疗法(加强护理,脱水者补液等)基础上,口服蜈蚣儿茶散,每日三次。剂量:6个月以下,每次服蜈蚣0.2克,儿茶0.125克;6~12个月每次服蜈蚣0.4克,儿茶0.25克;1~2岁,每次服蜈蚣0.6克,儿茶0.25克。疗效1例服药一日后中断外,余29例均短期临床治愈。
7. 口疳:
考《别录》曾提到蜈蚣'疗心腹寒热积聚',说明此药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今伍以收敛止泻之儿茶,一温一寒,一开一收,共奏和调中州之功。如属脾虚者,又宜参用健脾运中之品,如白术、木香之类。
口疳糜烂,取蜈蚣粉,加梅片少许,以鸡蛋清调搽,一般收效较快。
8. 鸡眼:
无论生于手部或足底,用蜈蚣粉加5%冰片,置于鸡眼上,以胶布封固,数日后可软化脱落。(胶布必须贴牢,贴紧,否则无效。)
9. 百日咳:
百日咳:俗称'顿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单方蜈蚣、甘草等分,研为细末,每次1~2岁用1.5克,3~4岁用2克,一日三次,连服5~7天。一般效果较好。方中蜈蚣解痉定咳,甘草润肺止嗽,二者相辅相成。
10. 疝气:
疝气:俗称'小肠气'。处方:蜈蚣一条,蝎子一个,臭椿树皮内的白皮适量,共研为细末,黄酒或开水送服,安卧得微汗可缓解。
11. 宫颈癌:
宫颈癌延至中晚期而失去手术时机者,用中药泄浊解毒,破坚化瘀,调理冲任,有一定疗效。山西医学院一附院治疗此症的经验,值得学习与试用。
(1)宫颈癌汤:蜈蚣两条,全蝎3克,昆布、海藻、香附、白术、获苓各4.5克,白芍9克,柴胡2克,当归6克,水蒸服。每日服1~2剂,并可随症稍作加减。
(2)外用药粉:蜈蚣2条,轻粉3克,冰片0.3克,麝香0.15克,黄柏15克,或加雄黄15克,共研细末。其用法是:仡大棉球蘸药粉送入穹窿部,紧贴宫颈,开始每日上药一次(经期暂停),以后根据病情逐步减少次数,直到活检转为阴性。效果:共治疗宫颈癌10例,均健在,最长者已达9年。本方对宫颈糜烂也有效。
12.宫外孕孕卵未终绝者:
宫外孕孕卵未终绝者,用宫外孕方(丹参9~15克,赤芍、桃仁各6~9克,乳没各3~6克)加蜈蚣2~4条(研冲),三棱、获术各3~9克,牛膝6克,能使孕、卵终绝而康复。
13.下肢溃疡:
患部用金银花、野菊花适量煎水冲洗净后,撤上蜈蚣粉末适量,再用膏药复盖。每日换一次,10天为一疗程。此法有化瘀解毒,促使溃疡愈合的作用。
14. 皮肤癌:
山东昌潍地区人民医院先用蜈蚣治疗胃溃疡恶性变取得了效果,后又发现对乳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都有一定疗效。近年来用蜈蚣制成注射液治疗皮肤癌5例,均获治愈。其方法是:用蜈蚣注射液,于癌肿基底部做浸润注射,每天一次,每次2~4毫升;若癌肿面积大,可用注射用水稀释,以尽可能全部浸润癌肿基底。一般于注射30次左右,癌肿开始干燥萎缩脱落,60次左右癌细胞消失;然后停止注射,溃疡面给予一般、外科换药,至疮面愈合为止。副反应:发热、寒战,多于注射数分钟后开始(并不是每次注射均发生),经30~60分钟即自然缓解。此种不良反应是否与蜈蚣的有毒成分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第二批制剂经过活性炭吸附后,既无反应,也无疗效,说明有效成分丢失。
15.慢性骨髓炎:
蜈蚣10条,研粉,装入胶囊内,分为7等份,每日服1份;外用凡士林纱布条蘸上蜈蚣粉未,填入疹管内,每日换药一次。
16.馒性溃疡、疖肿、针伤感染:
馒性溃疡、疖肿、针伤感染,用活蜈蚣两条,浸于二两菜油中备用(时间长些为好)。此油功能解毒消肿,拔脓生肌,凡慢性溃疡、疖肿、外伤感染均可用其外搽患部,每日一次。此外,化脓性指头炎,应用'蜈蚣套',可消炎、解毒,提脓、止痛。其法是:用蜈蚣一条(焙干),松香18克,共研细末混匀,倒入盛有开水的钵中,粉末在热水中即自然溶成胶状,粘结成团。然后将此粘团趁热捏塑成指套的形状、套在患指上,冷却后固定成型即为'蜈蚣套'。用于脓肿未溃者,少则二、三天,多则五、六天,即可自行破溃,提出脓液;破溃前每月取下指套一次,将患指用温开水洗净。对脓肿破溃或已切开弓流者、每日早晚两次取下指套,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将患指及指套内的脓汁冲洗干净。最初脓汁较多)以后便很快减少(且创面红活,一般经10~20日痊愈。
17. 脱发、斑秃:
用活蜈蚣十余条,侵入半斤豆油中;三日后用棉球蘸油涂搽患处,一日二次。连用7~14日。按照临床观察,此油具有促进毛发再生的作用。是否由于活蜈蚣浸入豆油后,其嘴内释放的一种淡蓝色毒液,具有促生长素,值得探索。
18.慢支:
用蜈蚣散治疗慢支115例,总有效率达92%。唉蚣一条,用瓦斤焙干为末,把鸡蛋打开一小孔,将蛋清倒出少许,再将唉蚣末置入鸡蛋内,封口蒸熟,每天早晨以温开水送服。腋5夫,间隔2天为一疗程,连服5个疗程。15岁以下,50岁以上每日服一个;16~49岁每日服2个。
19. 慢性肾炎:
用民间验方蜈蚣蛋治疗急慢性肾炎36例,治愈35例,1例无效。蜈蚣一条,生鸡蛋一个,将蜈蚣去头足,焙干为末,纳入鸡蛋内搅匀,外用湿纸及黄泥土糊住,放灶内煨熟,剥取鸡蛋吃,每日吃一个,七天为一疗程,病不愈隔三天再进行下一疗程。本方治疗前均有浮肿、腰酸、纳呆、精神呆滞等症状,并经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慢性肾炎,始服本方。治疗中嘱患者休息,低盐饮食,不配合其他药物。一般2~3个疗程治愈,少数4~6个疗程治愈。据观察,本方对浮肿的消退和尿蛋自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但如服后有肤痒不适者,乃是动物异体蛋白过敏反应之症,应予停服。
20.病毒性疱疹:
蜈蚣10克研细末,麻油调搽。日2~3次,效佳。
[按语]
按:先师章次公先生,以善用虫类药治疗部分顽症而著称。如治一患者,头痛如劈,呕吐频频,呻吟欲死,除予养血平肝法风的汤剂外,先用炙蜈蚣一大条,冰片0.7克,研极细末,每三小时伺鼻一次。伺后连连打嚏,移时头痛大减,呕亦渐定,两日即痉。此法亦可供临床参考。
又按:全蝎与蜈蚣同袪风定痉、解毒消痈药,然其作用,不尽相同:全蝎以定惊、缓搐溺瘛疯见长;蜈蚣则以解毒开瘀之功为著。故风动痉厥用全蝎。如为热盛生风者,以有'热毒'肆扰,伍用蜈蚣,其效更彰。而外科解毒消痈,则蜈蚣独擅其长,尤善解蛇毒。凡惊厥而见眼斜视,上视、昏厥不醒者,以全蝎最妥;见躁狂烦乱者,则蜈蚣见胜,恽铁樵氏曾指出蜈蚣与全蝎之异同说:'此数种虫药之中,亦有等级,蜈蚣最猛,全蝎最平。有用金蝎、蝎尾不能制止之风,用蜈蚣则无有不制止者,然亦有宜有不宜。惊风以撮口为最酷烈,非蜈蚣不能取效;寻常抽搐,则全蝎足以济事,不宜蜈蚣也'。确系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