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上火”?诚顺和名老中医鲁本堂:“火”宜“降”不宜“清”!】
“上火了!”这是近期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名老中医鲁本堂医生在诊室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鲁本堂医生发现,许多人上火了,只懂得一味喝凉茶、吃清热药,却很少关注自己上的究竟是什么火,以至于越是“灭火”火势越旺。那么,夏季“上火”的原因有哪些?人体哪些部位容易上火?不同的“上火”应该如何正确有“灭火”?我们为此专访了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和舅舅都是名医,对中医养生之道有着深入的研究,擅长治疗阳萎、早泄、前列腺增生等男性疾病,现在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名老中医鲁本堂副主任医师,请鲁医生给我们聊聊夏季养生“防上火”的高招。
鲁本堂医生指出,所谓的“上火”,系指机体内过热,人的全身或局部出现的显著热象。人的内热过重与季节有很大关联,夏季人体易生火。《素问》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气反应在身体上,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心烦躁怒、情绪波动大等种种症状。为什么夏季易生内火?因为夏季属“火”,对应于人体,阳亢火气就大,当阴阳不平衡时,五脏六腑都易生“火”,所导致的生理机能失调现象,就谓之“火气”。内火常是许多病患之源,火气过旺,人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损害。
火从哪里来?体质是根源
中医认为,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能产生温暖的力量,维持人体器官的功能,从而推动生命的进程,这股火通常被称为“少火”。在正常的情况下,这股火藏而不露,动而不散,潜而不越。
然而一到夏季,由于夏主心,夏天正是阳气生长的时期,此时我们人体的阳气也会变得旺盛,但如果阳气过于旺盛的话,阴阳不平衡,就会导致火热内生,这时候的“火”便成了病理性的了,称为“壮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
倘若人体火气过旺的话,体内的阴液必然会有所损伤,再加上夏天人体容易出汗,而中医又有“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的说法,出汗过多也是容易耗损阴液的。阴液耗损,无疑给本来就旺盛的心火上添了一把柴,心火过旺容易出现失眠、长口疮,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因此到了夏天,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饮食起居来调摄保健,以及主观上的调息静心来维持体内阴阳平衡,防止上火。
导致身体出现邪气的关键是体质,所以体质也是火的根源。例如同样吃燥热的东西,阴虚体质者容易上火,而其他体质的人却未必得病。阴虚者只有达到身体阴阳平衡,才不容易上火。火还与季节有关。比如春季与肝相应,容易肝火旺,夏季心火旺,而秋季最容易肺火旺。
炎夏养生 重防上火
鲁本堂医生指出,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往,容易导致五脏生成内热,五脏火气过旺,所致的证候有所不同。就五脏生成的“内火”的原因看,多在于:
1.情绪不稳,致心火旺
人在暑湿时节,需要重视精神调摄,保持情绪稳定。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常为无端小事烦躁以至乱发脾气,内火攻心,情绪失调,久则致心火炽热。“心火”可分虚实两种,虚者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易惊、口干、舌尖红等。实者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心烦易怒、口干、小便短黄伴有淋沥刺痛甚至尿血、舌尖红等。
2.劳逸失度,致肝火旺
夏季炎热,常致人睡眠不足,头昏不清。休息不充分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这段时间,血回流到肝脏准备贮存精气(能量),如果不休息等于强迫肝脏继续分解工作,能量无法被贮存。进而损耗肝的阴血,影响“肝藏血”而至肝火上升,肝肾阴虚,阴阳失和,甚则肝风内动。“肝火”旺者症状常类似于高血压、脑中风等,表现为面红、头痛剧烈、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口苦有臭味,容易发怒,两胁胀痛、肢体麻木、烦躁而不能眠,吐血、鼻血、舌边红等。
3.久居冷房,致肺火旺
夏季炎热,现代人喜呆在空调房内。冷气刺激人体汗腺收缩,堵塞了内火向外释放的渠道。人的体表与肺有密切关系,“肺主皮毛”,“皮毛”依靠卫气而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防御外邪的功能,而卫气又得依靠肺气的宣发。肺气功能发生障碍,则耗伤肺阴,进而致肺阴虚火旺。“肺火”重者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有时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两颧发红,并有失眠、口干、咽喉发燥、声音嘶哑、舌嫩红等症状。
4.饮食偏颇,致胃火旺
夏季食物宜清淡,吃牛、羊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等于火上烧油。现代人饮食太乱,没有显著自然时序调整,大热天吃羊肉火锅、煎炸烧烤肉类,最易造成胃腑实热证。“胃火”实者有上腹部不适、口苦、烦躁不安、大便干结、牙痛、牙龈出血、鼻衄、舌红、苔黄等症状。虚者表现有口渴不重、饮食减少,有时轻度腹胀、低热或潮热、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5.暑伤津液,致相火旺
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散布全身,滋润脏腑、肌肉、皮毛,滑利关节,补养大脑。而肾气在全身水液的吸收、输布、排泄过程中又起主要作用。炎夏季节,避暑措施不当,易致热邪灼伤津液,大汗淋漓不断,最易导致伤阴重证,以至肾阴不足,相火过旺。“相火”旺者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五心烦热而失眠、盗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胫骨痛、遗精等症,舌红无苔。
另外,人的大小肠、脾、膀胱等各部分在夏季都能因种种因素而生火,亦有相应的症状表现。
鲁本堂医生提醒:夏季人体五脏六腑易生火,夏季养生之道主要在于预防内火生成,避免诱发因素。但人体内火情况复杂,人们如自觉内火重时,当细辨证候、虚实和类型,对证下药。如自我难以把握,当请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施治。
夏季正确的“防火”措施有哪些?
鲁本堂医生指出,夏季做好“防火”措施,首先要分清你“上火”的性质。根据引起“上火”的原因不同,我们可将夏季上的“火”分为“外火”和“内火”。
1.夏季防“外火”的措施
所谓“外火”,是指夏季自然界高热的气温。要防这种“外火”,可采取下面两种预措施:
措施一:外出时要尽量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最好戴遮阳帽; 或打遮阳伞,必要时还应涂些防晒霜。
措施二: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卫生,以防“外火”内侵。
2.夏季防“内火”的措施
所谓“内火”,是指因机体内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症。前面已指出,“内火”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之分。预防“内火”主要是保持心态平和,促进体内的阴阳趋向平衡。
1)夏季防“内火”,人们不妨多听听音乐
调查已发现,音乐里和谐的音波可刺激人体的经脉腧穴,调和气血,滋阴降火,镇静安神,消降火气。
2)夏季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当机体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缺钠可引起严重脱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补充水分最好是少量、多次,另外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和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3)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要保持平和、乐观、愉快的心态,克服急躁、焦虑、忧郁、紧张的心理,戒怒慎思,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减少“七情”化火。
4)调整饮食
容易上火的人平时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辛温燥热与油腻、煎炸、熏烤等食物。特别是阴虚阳亢之人,宜少吃畜肉、胡椒等物,适当多吃些性凉利于降火的食品,如西瓜、苦瓜、黄瓜、冬瓜、丝瓜、萝卜、茄子、绿豆、苡仁、柠檬、梨、马齿苋、蒲公英、鱼腥草等。
5)保持大小便通畅
大小便通畅,可以使“内火”有出路。
6)要健脾和胃
夏季脾胃最易受到损害,因此要戒烟限酒,重视保护脾胃功能。消化不良者可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药物,如健脾丸、大山楂丸等。
夏季清火食物有哪些?
鲁本堂医生推荐了以下食物: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2.麦冬
可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3.莲子
夏季最适宜养心,因为夏日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而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和固肠等作用,莲子芯所含生物碱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莲芯碱则有较强抗钙及抗心律不齐的作用;
4.百合
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
5.荸荠
荸荠洗净去皮蒂即可药用。性味甘,平。入肺、胃经。功效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可用于热病伤津、口渴食少、便赤便秘、肺热咳嗽等症,另外对湿热黄疸、肾炎水肿、部分眼疾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6.黄瓜
黄瓜夏季吃不仅爽口、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因为其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糖尿病人食用黄瓜,血糖非但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
7.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暑、解毒化湿的功效,是夏季去火的不二选择。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清暑开胃,老少皆宜。煮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这样熬出来的汤,颜色碧绿,比较清澈,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如将绿豆煮烂,清热解毒作用更强。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汤不宜空腹喝。
8.苦瓜
中医讲心之五味为苦,苦瓜味苦,入心经,能清心火,除烦热,能较好缓解口舌生疮、舌尖红赤、小便色黄、心烦失眠等心火旺盛上的症状。苦瓜炖排骨是由苦瓜、排骨等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属于家常菜。本菜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改善贫血、强健筋骨、增强体力的功效。
9.芹菜,芹菜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降浊的功效,能够缓解烦躁易怒、目赤头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结等肝火旺盛的表现。
10.鸭肉
除了大部分的蔬菜类的食物可以降火外,一些肉类食物也是可以降火的,例如:鸭肉。鸭肉不仅具有养胃、补肾的作用,而且在消毒热中的作用也是比较冥想的。鸭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仅是降火的很好选择,也是补充蛋白质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鲁本堂医生治疗男性阳萎、早泄验案举例
验案一
患者李某,男,43岁,武汉市武昌区人。2020年8月17日初诊,阳痿早泄近2年。曾在本市某家知名医院确诊为“阳痿早泄”,经中西医各种治疗均无效,遂来诚顺和中医门诊总白鲁本堂医生求治。症见:阳痿,早泄,性欲减退,腰膝酸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以补肾壮阳、益肾固精为法。处方:菟丝子20g,金樱子15g,芡实15g,巴戟天15g,淫羊藿10g,覆盆子15g,莲须10g,炙甘草6g,淡大云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饭后半小时温服(用药期间,节房事,戒手淫,忌烟酒及生冷食物,可适度体育活动,但不可过劳)。
2020年8月26日二诊,服上药后症状缓解。守上方,7剂,服用方法同前。
2020年9月8日三诊,服上药后症状明显改善,但偶见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守上方,加黄芪50g,当归20g,白术10g,党参20g益气补血。10剂,服用方法同前。患者服药期间,阳萎早泄症状逐渐消失,夫妻生活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再出现阳痿早泄。
验案二
患者吴某,25岁,武汉市吴家山人,外企员工。
患者2020年10月5日初诊。阴茎不能勃起3个月,曾服男宝及补肾壮阳之品,阴茎仍萎软不會勃起。诊见沉默寡言,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善太息,舌淡、苔薄白,脉弦缓。详询病史,方知夫妇感情不和,初婚房事尚可,3个月乱曾因欲行房事被妻拒绝,此后情怀抑郁,性欲减退,渐至阳痿,虽奢多方治疗效不显。
据证分析,乃肝郁气滞,肝不能运达,致宗筋举而成阳痿。治宜疏肝解郁,行气通络,拟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醋柴胡、枳壳、白蒺藜各15g,香附、佛手、郁金、乌药10g,白芍、菟丝子各20g,川芎、枸杞子各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调情志,慎起居,配合精神开导等心理疗法。
患者服药剂后,病情明显好转,有性欲感,阴茎可勃起,但举而不坚。药已症,守方加制首乌25g,鸡血藤20g,续服7剂后,阴茎已能勃起,生活正常,余症悉除。后以逍遥丸巩固,半年后随访,房事正常,妻已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