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名靠蹬三轮车谋生的小贩蔡伟38岁时考博,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44岁时毕业后找工作屡屡碰壁,如今怎么样了?

靠蹬三轮车养家糊口的蔡伟做梦也没想到:38岁时会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生,44岁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这种人生逆袭非常梦幻,他甚至连大学都没读过,之前的最高学历只是高中毕业,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贵人—— 古文字学界的泰斗裘锡圭先生。

蔡伟的人生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曲折坎坷令人泪目,充满绝望,大多数人面临他的情况会选择“直接躺平”。1972年,蔡伟出生于辽宁锦州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对他没有任何期望,选择自由放养,蔡伟自幼只对“文字”和“书法”感兴趣。

当他意识到擅长“书法”和“文字”无法实现“到大学深造,实现梦想”时,为时已晚。1991年,蔡伟参加高考,除了语文成绩,其他学科惨不忍睹,自然名落孙山。领取高中毕业证的时候,老师告诉他:“像你这样的情况,复读也白读,这辈子别指望上大学了!”

蔡伟只能认命,但他对“文字”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不带任何“功利心”。高中毕业后,蔡伟在一家胶管厂当小工,工资微薄,但他觉得朝九晚五的生活很幸福,至少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扎进诗赋辞集和古汉字中畅游。

3年后,蔡伟所在的胶管厂倒闭,他和父母一样都成了下岗工人,生活变得更加困难。蔡伟被迫另谋生计,蔡伟一无背景,二无学历,三无技术,更要命的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就连找一份普通的工作都屡屡碰壁。最后,万般无奈之下,蔡伟以摆地摊赚钱养活自己。

之后,蔡伟每天就蹬着一辆人力三轮车进货,然后到锦州某个大商场门口出摊,车上放着香烟、饮料,夏天的时候还有雪糕,由于木讷,蔡伟的生意总是“守株待兔”, 结果可想而知。后来,蔡伟结婚,妻子张月觉得蔡伟连小贩都难以干好 :“他从来不想怎么挣钱,卖雪糕的时候只顾低头看书,也不吆喝。 ”

但是张月也不干涉蔡伟的爱好:看古文字书籍。虽然相比其他的蹲点小贩,蔡伟赚的钱难以养家糊口,但是张月对蔡伟依然不离不弃,她说:“他老实,最重要的是他有恒心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张月的眼力劲很准,蔡伟身上有一股“聪明人”没有的“笨劲”:对喜欢的东西有持久的恒心。结婚后多年,蔡伟的两居室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却堆满了二手书籍和翻到泛黄的手抄笔记。

古人曰:“水滴石穿!”蔡伟潜心古文字研究,时间久了也就有了独到的见解。为此,他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在国学网上与其他人频繁进行学术研讨交流,其中不乏“古文字方面”的专家学者。交流过程中,蔡伟有了自己的偶像:古文字学界的泰斗裘锡圭。

1995年的时候,蔡伟斗胆给裘锡圭先生写了一封信,交流古文字方面的一些观点看法,得到裘锡圭先生的亲笔回信和认可。裘锡圭先生还在信中充分肯定了蔡伟自学的努力:“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1996年3月15日,蔡伟专程赶往北京与裘锡圭当面进行了一次交流,这让蔡伟受益匪浅,也成为他不断专注“古文字”方面阅读和思考的不竭动力。1997年1月,裘锡圭在《文物》上发表《初探》一文, 坦言对《神乌赋》中“佐子”一词未能找到合理解释。蔡伟看到文章后,很快写信给裘老,认为“佐子”应理解为“嗟子”,嗟,叹息的意思。裘锡圭先生赞同他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顺利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裘锡圭逐渐觉得这个锦州小贩“不简单”,十分关注蔡伟在国学网上的文章动态信息,并多次鼓励蔡伟考研深造,蔡伟也准备尝试。2007年,裘锡圭发现蔡伟在国学网上的动态没有了,爱才心切的裘锡圭多方打听才知道:蔡伟的妻子得了病,需要长期治疗,蔡伟为了多赚些钱,被迫改行当人力车夫,日夜不停工作,没有时间上网了。

“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来块,比摆摊强,但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蔡伟哽咽着告诉裘锡圭先生。裘锡圭决定帮蔡伟一把,2008年,裘锡圭力荐蔡伟成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研究中心的一名临时工,参与复旦大学合作的《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编纂工作。

编纂工作结束后,虽然蔡伟的学识得到古文字专家团队的高度认可,但是他也面临着继续当“人力车夫”的窘境,本来其他学科基础就很弱,想靠正常的研究生招录,蔡伟想被录取断无可能。裘锡圭先生再度伸出援手,他和李家浩、吴振武写了一封联名信,加上复旦大学的推荐信,一起递交到了教育部。

蔡伟就这样成为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度的一名博士生,人生在38岁时实现“质”的跨越,成为不可思议的逆袭神话。蔡伟用6年时间付出了比其他博士生更多的努力,终于顺利毕业。

毕业后,44岁的蔡伟找工作屡屡碰壁,毕竟简历之前就是高中的履历很不出彩。半年后,贵州安顺学院将其破格录取,他完成了从“三轮车夫”到“大学老师”的阶层跨越,相当励志,充满正能量,蔡伟终于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正如网友所言:“无论时代的风如何吹,一个人若能摒除功利,沉心做事,不懈努力,终将所向披靡,乘风破浪。”蔡伟说他能有今天,就靠四个字:热爱,坚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