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内心|不是所有委屈都要隐藏

还记得《青春有你3》和《创造营2021》热播的选秀季吗?有一位小哥哥不同于从前选手们精心打造的美丽废物、专业大神、耿直真性情、花样吐槽师等人设。
只因为“我不想出道”、“我想回家”占据了观众更多的注意力,他就是利路修。
在目标就是选秀成团的节目里一遍遍声称自己不想出道,在每个偶像都在尽力打造自己完美人设的时候。
他却在表达着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被淘汰的愿望——“我在这里真的很累”、“成为男团不是我的梦想”。

尽管在这样的场合里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他却不想委屈自己,丝毫不顾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而恰恰正是这样的他,却收获了更多人的喜爱,而他的后援会也表示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关闭了集资、不再组织人员进行打投工作。

但生活里的很多人在遭遇委屈的时候却不敢说出来。他们习惯了优先顺着别人的心意,事事有求必应,也极少生气发火。
有的时候虽然介意,但说出口的那一刻往往却变成了没关系,行动上也做着与自己心意完全相悖的事情。
1
委屈却不开口,原因是什么?
记得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即一个人的战争。
即使你的内心已经翻天覆地,但你没有表现出来,别人就以为你和平时一样,只是沉默了一点而已,一点都不奇怪,你看,这场战争,你注定单枪匹马啊。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人世间行走,总有些委屈无法言说。
而这无法言说的原因,除了不能诉说,无法述说,不知给谁述说的原因外,也包含有不愿让在乎自己的人担心的成分。

有的人看起来人缘不错,认识的人很多,关系不错的人也很多,但茫茫人海,阡陌红尘,通讯录上的名字几十上百,熟悉的容颜更是成百上千。

有时候,打开手机,一个一个名字地翻过去,扪心自问下,又有几个人能让你安心、坦然地去打扰,可以去随时随地地畅所欲言?
退一步说,即便是你朝夕相处的家人,甚或是亲密无间的爱人,你也未必见得想什么时候说就能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任何时候都不必担心失礼,不必自责,不必畏惧被冷淡和被斥责。
生活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年轻的时候,遇到的人多,想说的话也很多,无所顾忌。
可能今天会跟这个朋友无所不谈,明天和另外一个人聊得忘记时间,即使是自己编造的故事,两个人也能谈得津津有味。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会慢慢地发现,能听你说话、和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有时候这些居然都成了自己一种奢侈欲望。
白天我们将自己重重地包裹在铠甲之下,将真实的自己深深地隐匿起来。

我们就像那一群浑身长满了刺的豪猪,为了御寒,挤在一起,为了自保,维持距离。

想找个什么时候都可以说话的人,是难的;想找个什么时候都说真话的人,更难。
有时走得太远,往往忘记了原路;有时看得太清,往往看不到东西;有时想得太多,往往会失去自我。
有种痛,无法用眼泪来释放,用叫喊来宣泄,只能独自咀嚼,慢慢咽下。
2

被压抑下去的情绪都去哪儿了?

弗洛伊德曾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将本能分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
「生命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能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
「死亡本能」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攻击性,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动力。他认为这两种本能始终同时存在,任何一方都无法被消除。

当这种本能中的攻击性不被我们自己过分抵触而是被允许释放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慢慢地学会如何合理地表达。

而当它被认为是一件不好的、不被允许说出来的事情时,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不合理地对外释放,另一种则是转向自己。

最后的话:
其实我知道,越是表面坚强的人,心底越藏着很多苦楚和悲伤,最怕别人温暖的问候,最怕一下子被击中心里最柔软的角落,总是猝不及防就掉下泪来。
有时候也忍不住羡慕那些依然可以肆无忌惮活得像个孩子的同龄人,可以撒娇,可以任性,可以偷懒,可以随心所欲。
可没有伞的孩子,注定要拼命奔跑。
我们都一样,想要的得自己去争取,所以更多的时候,就只是默默地承受压力,让自己的抗压力越来越强,和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
成年人的世界都很艰难,睁开眼就面临着许多不可推卸的责任,感觉非常累的时候,可以找个人诉说下心里的不快和郁结,并不是所有委屈都得自己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