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好打死你”:奇葩的父母,才会这样吓唬孩子

▲这是阿呆爸育儿的第309篇原创
文 | 张冬冬
1
一个意外发现的小纸条
看到一则视频,1月25日,安徽宿州的一位老师分享了考场上发现的一幕。
老师监考的是一年级,发现有一个学生不时地从笔袋中拿出一张小纸条看,于是老师把这张纸条拿了出来,发现纸条上写着:
不要漏题,写完试卷要检查,稳当些能考好,考不好打死你!写字一定要清楚,拼音声调要标上不要忘。

这一看就是妈妈写的注意事项,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尽量考到好成绩。但是这些话中的“考不好打死你”这六个字却特别扎眼。
这才刚上一年级的小娃娃啊,父母就威胁说考不好要打死孩子,我就想问一句,真的考不好  怎么办?真的会打死孩子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有哪个父母真的想要打死孩子,但是一个失手把孩子打伤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的。
前一段时间,杭州一个10岁的男孩写作业时拖拉又磨蹭,脾气暴躁的爸爸,气得一巴掌甩到  儿子的脸上,结果导致儿子耳朵股膜穿孔,轻度听力减退。
爸爸后悔地表示:“我只是想吓唬吓唬他啊!”父母不知道的是,这种吓唬已经造成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我警告你,再这么调皮捣蛋,我就把你扔到垃圾桶里!”“信不信我一巴掌打死你?你瞧瞧 你这成绩,还能见人吗?”这些话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多少父母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或者表现不乖巧,而在语言上恐吓孩子,在行动上暴击孩子,导致孩子整日活在提心吊胆的恐惧中。
殊不知古罗马的悲剧家塞内加在《致卢乔利乌斯书信集》中说,凡有畏惧的地方,就不会有快乐。
2
王姐骂儿子:你活着就是浪费空气
父母言行狰狞,孩子有多受伤?
前几日,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住我家隔壁的王姐却朝着上初一的儿子强强咆哮:“你看你这分数,还能见人吗?你活着就是浪费空气!”
在王姐的一阵怒吼之后,我突然听到开门声,赶紧打开我家门一看,强强穿着拖鞋跑了出来,连电梯都来不及按,顺着楼梯就跑下去了。
王姐继续喊着:“让他跑!有本事去死啊!”王姐的老公已经跟着强强跑出去了,我心里祈祷强强一定不要做傻事啊!
多少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一旦孩子表现没有达到要求,就各种言语恐吓孩子,甚至在行为上把孩子往外推。
而还有一部分父母虽然意识到父母不能恐吓孩子,但是却花钱找别人来吓孩子,浙江丽水的小伙子骆青君就因为长相比较暴躁,收到了很多父母定制的“恐吓”订单。
“你这个小朋友再不听话,坏叔叔就来你家了!”语言上的威胁加上狰狞的面孔,多少孩子因此被吓得哇哇大哭,却不知道都是他们父母在背后操控的。
总有父母以为恐吓会让孩子听话,却不知任何形式上的恐吓都会在孩子的内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积累起来,要么伤人要么自伤。
正是因为近年来类似事件频发,2019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殴打、恐吓等家庭暴力行为。”
孩子不是父母光宗耀祖的工具,父母不能因为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行,就在言行举止上恐吓孩子,只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千疮百孔。
3
做到三条法则,不吓唬孩子
父母到底是孩子成长的助力还是阻力,主要看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理解、信任和滋养,还是怀疑、否定、控制和消耗。
父母不吓唬孩子,应该怎么做?
首先,转变“让孩子畏惧自己”的观念。
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说,人们对于他们所畏惧的人,日久之后,往往会心怀怒恨。
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里,都会强调孩子要惧怕父母,目的就是让孩子听父母的话,但是却忽视了孩子因为长期畏惧父母,必定会对父母心生不满。
父母要清晰地认识到,孩子只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独立的人,只有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让孩子害怕自己的陈旧观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教育引导,而不是恐吓控制,父母越是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才越能够做到不恐吓孩子。
其次,切记“孩子越吓越怂包”的准则。
美国科幻小说作家洛夫克拉夫特说,人类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孩子本身已经对这个未知世界充满恐惧感了,父母再各种恐吓孩子,会让孩子更加畏手畏脚,很难融入到社会中去。
父母想要用言行威慑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记得孩子越是被吓唬,越是表现不好,才能管得出自己的言行。
当父母实在是搂不住脾气的时候,就离开孩子冷静一下,然后再跟孩子就事论事地沟通,平等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
第三,树立“我们为孩子兜底”的理念。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父母是孩子奋勇向前的后盾,当孩子确信,自己永远有被父母爱着的把握,才有勇气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并且无所畏惧。
我曾跟10岁的儿子说:“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无论你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记得,爸爸妈妈会为你撑起一片天空。”
父母的正向表达才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更会让孩子跟父母的关系贴近一些,彼此支撑着走过每一次的风雨坎坷。
4
一生的福报,是在爱的氛围中长大
知乎上有位名叫“弦歌缓缓” 的答主说,他是一名高中老师,有一回一名男生站在他办公桌前,扬着下巴对他说:“你敢叫我爸来,我就从明天开始不上课。”
但是他没有被男生恐吓住,而是平静地回答“可以,这是你的选择。”几个小时候,男生的爸爸站到老师的办公桌前,对男生说:
“你要再敢怎么怎么样,我就把网断了,把狗扔了,你也别再想要老子一分钱!你能耐大你就试试!” 而男生刚才高扬的下巴,这时候已经埋得深深的。
老师这才知道男生就是被父母恐吓长大的,才会学着父母去恐吓老师,这样得不到父母充足的爱的孩子,将来怎么能健康长大?
孩子的成长原本就要背负很多的重担,父母再强加给孩子各种恐吓和威胁,那么孩子必然没有力量去成长为他想成为的人了。
父母们请一定要记得,你的孩子应当得到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恐吓,请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吧,那将是孩子一生的福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