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强省会的路径探讨

近年来,各地都在着力打造强省会。5天前,江苏城市论坛公众号推文《省会城市“壮大”路线图》,对此作了较详尽的描述。

南京周边的省会城市也已开始行动,且颇有成效。最早的便是合肥,八年前,地级巢湖市被拆分,网友对此戏称“肥”了合肥。去年12月份,山东省将地级莱芜市并入济南,助推济南成功迈向万亿俱乐部。杭州近几年也着力于城市品质、发展质量提升首位度,河南省想要将郑州打造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根据南京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南京也明确表示要提升城市首位度。在谈论南京的首位度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南京提升首位度的背景情况吧。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一提到省会,人们联想到的是一个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那我们便谈谈南京的政治、文化和经济。

南京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在这么多年的历史过程中,这个城市已经使用了三四十个名字,先后成为六个朝代的都城,被称为“六朝古都”。现在,除了本省各大政府机关外,还有各省属企业的总部、各央企驻苏机构,其它各省及各大城市驻苏机构,各国家级单位驻苏机构。

坐拥省内最多的高校数量,南京的教育资源一度占据了省内的七成以上,有发达的教育体系作为南京的科研后盾。还有各种文化机构和大型文化设施,比如全国第二的江苏大剧院和南京博物院、全国第三的南京图书馆。南京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科教资源最集中、教育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且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南京,就是天生的中心城市。

不过,但你若说南京是江苏省的经济中心,恐怕省内兄弟们不一定都答应。是的,江苏经济的龙头老大,并不是省会南京,而是中国GDP十强城市之一的苏州。

苏州是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之后的第六个成为“万亿俱乐部”的成员,在南京2016年加入这一阵营时,苏州的GDP已经突破1.5万亿元。

2018年苏州进入全国GDP排行榜前十,而南京排第十一名。江苏城市论坛小编发现,苏州在经济总量上大于南京,其下属四个县级市功不可没。2018年的1.86万亿GDP中昆山、张家港、太仓、常熟四个县级市贡献了1.03万亿,占比超过55%。

虽然南京经济体量上不敌苏州,但并不妨碍它仍是一个经济强市。2018年南京便以GDP增速8.1%的成绩在全省排名第一,这个增速在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其实南京GDP增速已经连续7年高于苏州了,如果能保持增长的势头,若干年实现超越苏州也未可知啊。

经济实力在短期之内很难有明显地提升,需要长期规划,谋篇布局,一步一步地实现。而当下最尴尬的便是作为省会的南京,2018年城市首位度位列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二。

提升城市首位度似乎已是当务之急。

扩充城市版图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分析认为,提高南京首位度,南京都市圈发展成为关键看点。

2018年年底,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开工,预计2020年正式通车,铁路开通后,从滁州市到南京市江北新区只需要10分钟,距离江北新区最近的都市圈滁州将与南京更加紧密的合作。

政协委员朱玲丽认为,统筹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是提升南京首位度的迫切需要。

2018年年末,南京市总体规划(2018-2035)中再次提到推动宁镇扬与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建设。

江苏省一方面力推宁镇扬一体化,让南京带动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另一方面,提出南京向东、东部崛起、紫东新区发展战略,对接宁镇扬一体化,带动句容,仪征等周边地区。

在1月25日《新华日报》发布的关于提升南京首位度的文章中提到了,南京将“在句容、溧阳、仪征等毗邻地区探索设立特别合作区,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参照深圳、汕尾的合作模式,南京今年7月建设了宁淮特别合作区。

在全国强省会战略盛行之下,众多省份都在不遗余力地做大做强省会城市。2011年,安徽省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2016年,成都代管简阳市,最新消息是,简阳已做撤市设区的准备。2017年西安代管西咸新区。201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省会济南。合并之后,济南GDP超越烟台,位居山东省第二位。

可见,扩充省会城市版图,提升首位度,是许多城市正在实践的方向。而南京是中国最小的省会城市之一,其面积只有6586平方公里。南京社科院院长曾发文称,“需适当通过扩大区域提升城市首位度”。

众多评论分析认为,南京应该合并镇江,扩充城市版图,提升南京的人口、面积、GDP等各项指标,南京将一跃成为江苏省第一大城市,且合并后也利于镇江的发展。虽然合并的呼声不断,但是南京官方也曾说过:“不能单纯通过扩大城市面积来提高南京首位度”。

提升活力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建议,南京需要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创业创新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城市活力。

近年来,杭州审时度势,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的信息经济,目前,数字经济的辐射面积已经全面扩大,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快。衍生出了更加共享、普惠和开放的经济生态,带动了杭州市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南京市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设备制造业增速均超过10%,带动去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超10亿元,增幅达15.1%。全市已累计集中签约新型研发机构263家,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81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良好态势。

围绕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需要,南京加快布局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项目,努力打造中科院系高端科创资源集聚区和重大研发平台。

2019年,南京市高标准整合建设了60万平方米“城市硅巷”,同时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探索出人才团队持大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南京模式”。

今年8月底,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正式揭牌。南京片区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实现贸易便利化,将通过法制、税制和管制三大制度创新,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坚持“建设创业青年身边共青团”的理念,凝聚引领创新创业青年,充分利用了新区平台院所集聚和配套政策全覆盖的优势。同时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积极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积极推进人才战略

城市人口规模显得越来越重要。江苏省内唯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便是苏州,比南京多出两百多万人,众多的人口给苏州市的经济发展输送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消费动力、创业活力,为苏州市的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今年年初,西安、广州、武汉等多个城市发布落户新政,纷纷放宽落户条件开始“人才争夺战”。

2017年3月以来,西安不断进行户籍政策升级,简化落户手续,在人才新政23条的基础上,2018年再次出台“五年留100万大学生的行动计划”,充分利用高校众多的优势,紧紧抓住人才资源。实施户籍新政以来,西安半年新落户人口逾50万。

作为中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武汉也一直苦于留不住人才,并且在2015、2016两年的人口净迁移率为负数。2017年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开始加入“人才争夺战”,2017年的人口净迁移率达到了19.78%。

可见“人才争夺”成效明显。

为了留住更多人,南京2018年实施“宁聚计划”,用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厚的待遇,吸纳大学生在南京就业创业,到今年10月底已成功吸引70万大学生在南京就业。

南京人才安居政策也持续升级,《2020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在11月份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推人才购房专项政策。

南京市人才战略起步不是最早的,但却是近年来最为积极的城市。但是积极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毕竟周边城市及全国同类城市在抢人大战中投入的力度也不小。

杭州4月份发布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可直接落户,高层次人才的补贴额度从原来的的硕士2万、博士3万调整为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5万,同时,杭州各区针对人才的引进也有相应的措施。苏州工业园区在今年也推出了人才优先购房资格,新开盘项目60%房源优先卖给人才。

南京市面临的挑战是“人口结构压力增加”“人力资本面临结构性短缺”。传统的人口红利已在逐渐消减,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

面对“内忧外患”,南京再次发布了人才新政,12月19日发布了首批73家商品楼盘将对人才开售的政策,进一步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购买商品住房问题。

最近两年,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南京所做出的改变与努力。但提升首位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期待南京越来越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