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影禅境:崇庆寺彩塑
崇庆寺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寺址规模不大,坐北向南。寺庙东、西、北三面环山,寺前青松翠柏簇拥,寺后山峰环耸如屏。山巅立有明代中州范志完所书“紫云山”石碑。
寺院主体为一进院落,正南面为山门兼天王殿,其东侧又开有掖门一座,门东侧原有关帝殿。院内正北千佛殿为本院主殿,殿内塑佛、菩萨造像,西壁悬塑人物局部残坏;东配殿为卧佛殿;西配殿名曰大士殿,殿内塑三大士及十八罗汉像;西北隅为地藏殿,殿内明初塑地藏菩萨与十王像。
千佛殿
千佛殿是寺内主殿,为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兴建,原构依旧,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屋,单檐九脊殿式屋顶(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
殿内佛坛束腰须弥式,束腰剔地突起雕花草纹,间柱上雕兽面,为宋制。坛上一佛二菩萨及背面侧座观音像,面相、衣饰、手法以及华丽无比的泥塑背光为明代重塑,但彩塑的布列位置,躯体造型,头上发髻等,仍保留了宋代风格。
三大士殿
西配殿为三大士殿,也叫罗汉殿,面阔三间,悬山式顶,外观为清式风格,而殿内梁、枋、柱、额几乎全是宋代原物。殿内佛台较低,上塑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俊秀而清逸,为雕塑家史延春老师按照原有照片和资料补塑而成。菩萨像两侧为十八罗汉,大小比例与真人略同,是寺内最古老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彩塑珍品。
十八罗汉塑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形态表情各异,或丰满,或清瘦,眉眼表情或夸张或内敛,生动传神,姿态或沉静或奔放,气质或雅或拙,各具品格。罗汉像细腻精致的纹饰里渗透着宋代雕塑艺术的经典装饰风格,为我国佛教文化发展史和雕塑史上难得的珍品。在佛坛前沿砖雕束腰处,留有两方刻字,铭记着造像年代及布施者姓名,证实了塑像制作的确切年代。
地藏殿
地藏殿位于千佛殿南侧,三开间,悬山顶。殿宇较小,结构简单,檐头斗栱四铺作。殿顶琉璃及门窗装修皆为明代遗物。殿内塑地藏菩萨,左右塑十殿阎王,两山墙塑六曹判官,上部悬塑佛、菩萨、天王、弟子、明王等,都是明代作品,塑工高超,保存完好。殿顶脊刹背面龛内题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五月十五日本寺僧人明钟烧琉璃一堂。"殿内脊板下墨书题字:"大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丙辰月癸卯日崇庆寺建立十王殿僧……"两处题记,为研究该殿建筑与彩塑确切的年代记录。
天王殿
天王殿内现仅存两尊天王坐像,体量巨大,通高约有两米多,为木胎泥塑。天王面容威猛异常,头带束发冠,身着华丽的战袍,外罩山文铠甲,两袖宽大,做随风飘舞状,整体具有明代风格。
| 广而告知 |
▼
广大佛教艺术爱好者的福音
中国佛教艺术学者金申先生所著
《西藏的寺庙和佛像》
第三次再版
此版距第一版已近30年
此版为增补修订版
内容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
文笔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是学者,文博专业,收藏爱好者,艺术专业学生
及各类业界人士都不可或缺必读之物
《东洋镜:中国雕塑史》
中国雕塑艺术”四大名著“之一
中国雕塑通史奠基之作
全世界率先在大学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授
本书即初版于1915年的《中国美术史·雕塑篇》,是大村西崖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全书由正文和附图两部分组成,共收录50余万字,1000余幅珍贵的图片。正文以时间为轴,上至太古时期,下至五代时期。作者在实地考察、观摩实物的基础上,详尽搜辑历史文献,全面完整地阐释了金石纹饰、陵墓雕塑、宗教造像等中国雕塑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特征。附图大多是相关文物现存最早的影像资料。今天,图片中的很多珍贵文物或毁于战火,或流落异国他乡,更突显其珍贵。
《梵物志》
《梵物志》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书中有理性的分析,也有很感性的描绘,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此书装帧设计精美,色彩总体很沉稳,不燥,非常符合这本书的气质。在预售期间就受到书友热捧,几近脱销。现本平台为没能预约到的广大书友争取到部分存书,数量有限!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