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三重境:刘邦临大财不取,曹操处危难不恨,曾国藩于智拙律己
以前我特别讨厌自律这个词,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很自律,那就意味他失去了自由。
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无拘无束,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早上得早起,晚上得早睡,抽支烟,喝口酒,还得被人唠叨半天,说这样不好。
总之什么都得克制,不得自由,不能舒心。
但随着我年龄不断增大,认知阅历不断加深,我忽然发现我错了,我发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正的自由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比如抽烟,好多人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抽烟,但是上瘾没办法,自己不得不抽。所以你看,你被烟瘾支配了,你自由吗?
随心所欲只是本能,而自律才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自由。
那我们该如何自律呢?我认为自律有三重境界。
一重境:刘邦临大财不取,谓之律物。
古人有四观: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
人生在世,有太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钱财,比如美色。
这么多充满诱惑的物质,以至我们时常被它们迷了双眼,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然后酿成大错。
后来我们懂了,面对钱财,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坚守住自己的本心。
正如汉高祖刘邦,攻破咸阳时面对大秦帝国无数的金银财宝,竟分文不取,遂终成大业。
秦朝末年,法令苛刻,以至百姓不堪忍受暴政,纷纷起兵造反,当时诸将约定,先入关者为王。
汉元年十月,刘邦领兵率先入关,成为第一个进入咸阳的人。当时秦宫里,财宝无数,美女如云。刘邦顷刻间热血沸腾,意欲占为己有。
据《史记》记载:“高祖为人,好酒及色。”
刘邦
所以,当刘邦看到这么多金银财宝和美女,而且是唾手可得的时候,内心的欲望瞬间就膨胀了。
当时樊哙见刘邦如此,连忙劝道:“沛公您难道不想要天下了吗?这些奢华之物,都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沛公您要它有何用?现在我们快走,不要留在宫中!!”结果刘邦无动于衷。
旁边的张良见事不妙,心知刘邦贪财好色,定然不忍舍弃,于是连忙再劝:“秦因无道,所以沛公您才能来到此处,现在您刚入秦宫,就要贪图富贵享乐,你这是助纣为虐,毒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听樊哙的劝吧,我们赶紧走!!”
于是刘邦,在被两人一番狂怼后瞬间清醒,最终用理智战胜了本能,心中恋恋不舍地率领部下,离开了秦王宫,离开了咸阳。然后昭告关内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律,赢得了百姓一致的称赞和拥戴。
而反观项羽呢?入咸阳后,屠杀秦民,焚烧秦宫,以至大火连烧三月不灭,然后掠尽宝物而走,导致秦民怨声载道。
当时有个叫韩生的人劝项羽:“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土地肥饶,可以据此成就霸业,何必把财物都带走呢?”
项羽回答:“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于是项羽,因为内心割舍不掉眼前的财物,导致不得民心,以至后来在楚汉争霸中,被刘邦兵围垓下,最终于乌江江畔走投无路而自刎。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容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从此刘邦成为千古一帝,而霸王项羽就此凄凉落幕。
所以,一个人成就的高低,就要看他在大财面前,能否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而这,便是自律的第一重境界:“临大财不取,谓之律物。”
二重境:曹操处危难不恨,谓之律心。
前文讲到高祖刘邦临大财不取,达到了自律的第一重境界,成为千古一帝。但是刘邦并不完美,因为他时常因自己的所做所为被后人诟病。
如讽刺刘邦是地痞流氓出身;如批评刘邦打败仗逃跑时总丢妻弃子,不仁不义;而最愤懑的莫过于竹林七贤的阮籍,醉酒跑至广武观楚汉战处,喊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千古名句。
而正因为刘邦自身存在争议,所以我认为曹操在自律方面,又比刘邦往前迈了一步,达到了自律的第二重境界:处危难不恨,谓之律心。
曹操一生,辉煌无数,讨董卓,灭吕布,定徐州,胜官渡,征乌丸,立魏国,可谓是一生戎马,功成名就。
但我更喜欢曹操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他海纳百川的容人度量,特别是曹操在对待张绣这件事上。
公元197年,曹操至宛城,征张绣。张绣因不敌曹操,遂举兵投降。结果把不住门的曹操,看到张绣的婶婶貌美如花,顿时欲火上身,强行霸占。导致张绣颜面扫地,于是又领兵反叛。
那一仗,曹操惨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皆在混乱中战死。而曹操收拾残兵回家后,妻子丁夫人还因此生气直接回娘家,并再也没有回到曹操身边,以至成为曹操一生的遗憾。
可即便这样,在官渡之战前夕,当张绣再次率众投降曹操时,曹操依然厚纳了张绣。放下杀子之恨,尽释前嫌,并在日后封赏部下将领时,给予张绣最多。
当时官渡之战,袁绍兵强马壮,地广粮多,以至曹操时刻处于危难之际。而在这个紧要关头,仇人张绣来投,曹操竟然直接放下恩怨,释怀仇恨,尽显自己身为一代明主的气度。
我想,曹操当时内心不可能不恨,但在大局面前,他终究是理智战胜了怒火,最后选择了不恨,所以曹操才成为了曹操。
又如建安七子的陈琳,在官渡之战为袁绍写声讨书,洋洋洒洒几千字,硬是骂遍曹操家族而不带脏字。最后把曹操气得,俘虏陈琳后立即质问:“两军阵前,你骂我就算了,你骂我家人干什么!!”
陈琳回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听罢,无奈地挥挥手,算了算了,以后你就给我做笔杆子吧。
由此可见,曹操在危难之际,对待曾经攻击过自己的人,是非常的大度。
正所谓观人于临难。因为曹操在危难之际,总是能克制仇怨,宽宏大量,笑泯恩仇,所以曹操才能在东汉末年,国家危亡之际,扶狂澜于既倒,不但成就了一番霸业,而且还在文坛上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
所以曹操在自律上,比刘邦又往前走了一步,达到了自律的第二重境界:“处危难不恨,谓之律心。”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三重境:曾国藩于智拙中勤奋,谓之律己。
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而剩下那半个,便是曾国藩。
曾国藩出身寒门,头脑愚钝,且背无靠山,早年的时候经常被人笑话,但他最后经过努力,竟然半步成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堪称我辈励志楷模。
那曾国藩依靠的是什么呢?只有四个字:严于律己。
曾国藩本来是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在当地还算富有,但到曾国藩爷爷曾星冈那一辈,由于家道中落,以至生活仅限维持生计。
如在道光十八年,二十八岁的曾国藩进京赶考,家里连路费都拿不出,最后还是找亲戚借来三千吊钱,才走到京城考中了进士。
但曾国藩求学时最大的困扰不是经济,而是先天愚钝。
勤能补拙
十九岁那年,曾国藩同九岁的弟弟曾国潢到汪觉庵学习,由于国潢聪明伶俐,有问必答,以至那里的老师非常喜欢国潢。而对沉默寡言的曾国藩,老师却总是用“还行”二字敷衍评价。
有一次,曾国藩由于背书背不流畅,老师直接气得破口大骂:“你这个笨货真是天生一副戮牛屁股的相!你要是有点出息,我就是给你背伞的人!”
还有曾国藩的父亲曾竹亭,四十三岁才中举人,同样是有些愚笨,但是对曾国藩却说:“我虽愚钝,但对你这样愚钝的人进行训告也不会觉得烦。”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愚钝是有目共睹。但是俗话说的好:“天资不够,勤奋来凑!”
而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着一颗决不服输的恒心。所以他在学习上不但勤奋,而且还极度自律。
他会每天记日记,会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会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比如要勤俭、谦对、仁恕、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要把自己打造成当世圣贤。
平时遇到读不懂,背不会的文章,曾国藩经常会反复背诵至深夜。据说有一次,小偷到曾国藩家里偷东西,结果曾国藩背书至深夜,以至小偷最后都听会了,气急败坏而去。
终于,在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凭借着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厚积薄发,在三月份参加翰詹廷试的考试中,位列二等第一,从此一鸣惊人。
此后几年,曾国藩平步七迁,高升不断,后来更是指挥部队,扫灭了太平天国,兴办了洋务运动,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倾,使得本已奄奄一息的大清王朝又得以苟延残喘。
后来李鸿章评价道: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曾国藩以平凡之躯,愚钝之智,靠着极度刻苦的律己,终于半步成圣,堪堪与孔子,王阳明并列。
所以,曾国藩迈入了自律的第三重境界:于智拙中勤奋,谓之律己。
结语:
我们都曾梦想过,自己以后要做一个敢爱敢恨,无拘无束的洒脱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后,我们最终都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失掉了那一股子年少轻狂的书生意气。
于是,贪财好色的刘邦临大财不取,成为了千古一帝;性多猜忌的曹操处危难不恨,引领了建安文坛的风骚;而那个天生愚钝的曾国藩,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极度律己,半步成圣。
所以,生活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自律当做每日的吃饭,虽然我们不会记得自己曾经都吃过什么,但最后我们都长大了。
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