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名知多少 | 用环线串联过去和现在
北京地铁订阅号 今天
地铁站名知多少
北京地铁十号线篇
地铁站名不仅是地铁车站的称谓,也是北京的地理文化符号,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站名知多少”系列将挑选每条线路的部分站名进行分享。如果你对某个站很感兴趣就留言告诉小编吧,我们会准备的喔~
位于西土城的“蓟门烟树”碑
西土城
西土城站位于海淀区东南部,知春路、北土城西路与学院路、西土城路交会处。
土城是元代大都北城墙和西城墙遗址的一部分,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芍药居附近,长约12公里。大都城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平面呈长方形,周长为28600米,东城墙长7590米,西城墙长7600米,北城墙长6730米,南城墙长6680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夏季为防止城墙因雨水冲刷而坍塌,需要用芦席、蓑草将其覆盖。明初北土城及东西土城北段城墙被废弃。
西土城即元大都西城墙遗址,南起明光村,向北至学知路口转东,与朝阳区接壤,约4公里,并有肃清门瓮城遗址和一处水关遗址,是研究元大都建设的主要依据。为了保护文物,改善环境,有关部门从2000年初开始,对西北土城海淀段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建设,逐步改造成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2000年的三元桥
三元桥
三元桥站位于朝阳区西部,三环路与首都机场高速路(京密路)交会处东侧,西邻三元桥,可与首都机场线换乘。
三元桥地处三环路东部角转弯处,其得名有三种说法。
其一说因临近三元庵而得名。此地原有一座两进院的三元庵,供奉关羽神像,始建于清代,毁于民国后期。另说此地原有一座三元庙,内供三元大帝神像。三元大帝又称“三官大帝”,包括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神话中级别不高却为人所熟悉的神,民间有“天官赐福、地官消灾、水官解祸”之说。
三元桥初建时称“牛王庙桥”,因附近有牛王庙村得名。该庙遗址大致位于今天三元桥内侧车道和首都机场高速及京顺路取中偏北的交叉处。在北京,为祭祀牛而建的庙宇并不多,而目前有据可查且较为知名的便是距离东直门东北方向五里地,即临近三元桥的牛王庙。据传,清光绪年间,牛王庙一带经常有野兽出没,时有路人及家畜被野兽所伤。于是有村民拿出一张虎皮,让家里的老黄牛披甲上阵,还在牛角插上了两把令箭。就这样乔装打扮的老黄牛吓跑了出没的野兽。为了感谢这头老黄牛,村民们集资修建了一座两层殿宇的牛王庙,前殿供有牛王神像,旁有一头小青牛,后殿供关羽像。该庙于1958年被拆除。
1960年的农展馆
农业展览馆
农业展览馆站位于朝阳区西部,东直门外大街与东三环北路交会处。农业展览馆所在的位置,20世纪50年代为东郊区(朝阳区前身),当时属东坝乡辖域,附近的农民多以种植蔬菜、水稻为生。除了农田外,方圆数十里还有许多旧窑坑,据说是修建北京城时烧制城砖后留下的。早年间朝阳门外有许多窑场,比较知名的有义和兴、庄义兴、百顺和、永福里、富兴地等,每家都开着几座甚至十几座砖窑,雇着二三百人。多年以后附近的土丘因烧窑被采尽,窑场废弃,却留下许多大大小小的窑坑,小则几亩,大则几十亩,坑里常年积水,生长着许多苇草,俗称苇子坑、苇塘,至今在农展馆东南部还有个叫苇子坑的地方,而农展馆的后湖据说也是在一个苇子坑的基础上改建的。
1958年9月,在确定国庆十周年十大献礼建筑工程时,将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建设地点选在了这里。经过一年的建设,一座独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其主馆顶部为八角绿琉璃瓦亭阁式建筑,古朴典雅。主馆前广场两侧竖立着两座气势磅礴的大型浮雕,主馆后面是一巨大的人工湖,与回廊亭台、碧瓦黄檐的古典建筑群交相辉映。
1992年,俯瞰分钟寺桥
分钟寺
分钟寺站位于丰台区东南部,小红门路北段,分钟寺村南部。
《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记为“分中寺”,称此地“原有寺庙名'粉妆寺’。清代皇帝到南苑狩猎,帝后及妃等随行在此休息。梳妆打扮,故名'粉妆寺’,后取其谐音为分中寺,原寺已无”。但当地老人说此地最初称“坟庄子”,并没有称“分中寺”的寺院,更没有帝后及妃在此休息一说。
早年间,出左安门方圆20多里人烟稀少,多为农田及乱葬岗子,其间有零星的住户,多是给大户人家看坟的“照应”。明代形成一个较大的聚落,俗称“坟庄子”,清代《光绪顺天府志》也记为“坟庄子”。此后人们觉得“坟庄子”这个名字不雅观,便谐音为“粉妆寺”,并附会出后妃随皇帝去南苑狩猎,在此梳妆打扮的典故,后又谐音为“分钟(中)寺”,1947年刊行的《北平市城郊地图》上标注为“分钟寺”,与今天地图上的名称、定位相同。查阅清代《日下旧闻考》及民国时期的《北京市寺庙调查一览表》,甚至著录京城内外1500多座寺院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均不见“粉妆寺”或“分钟寺”的记载。由此来说,历史上是否有“分钟寺”,有待考证。
1990年8月在京津塘高速路与南三环东路交会处修建了一座不完全互通式双层公路立交桥,称“分钟寺桥”。
莲花池之夏
莲花桥
莲花桥站位于海淀区和丰台区交界的莲花池东路与西三环中路交会处北侧,莲花池西北部。
莲花桥因临近莲花池而得名,从空中俯瞰,该桥犹如一朵绽放的巨大莲花。
莲花池是北京城的发祥地,故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辽天庆五年,即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定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称“上京会宁府”。金天德元年(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成为金朝第四位皇帝,他主张迁都燕京(今北京),但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反对。为给迁都制造舆论,他在上京栽了200棵莲花,都未成活。这里有何道理?他的亲信逢迎道:“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唯燕京地暖,可栽莲。”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在辽代燕京城旧址,即西湖畔(今北京城区东南部广安门一带),建成金中都,并命名为“中都大兴府”。迁都后,又诏令在西湖大量种植荷花,并将其更名为“莲花池”。
据《北京的桥》记载:历史上莲花池曾称“西湖”和“太湖”,《水经注》称该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莲花池是辽、金都城用水的主要水源地。西湖水主要来自地下涌泉,湖水东南流经辽南京城西、南护城河,这段河就是今天广安门外流经甘石桥的莲花池。金中都改造辽南京城时,辽城西、南护城河成为金中都城的内河,为大内的太液池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元代都城迁往东北部,至明代时水面还很大。清代以后莲花池淤积严重,湖面逐渐缩小。湖岸上的土山被窑场烧成了砖,由此地下水位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湖底彻底干涸。1982年辟为莲花池公园,2000年12月一期工程完工后对外开放。
1994年修建三环路时在其西北部修建了一座立交桥,称“莲花桥”,位于海淀区与丰台区交界处。
听故事猜站名
原名“觉生寺”,乃清代皇帝祈雨之地,
快在评论区晒出你的答案吧
(正确答案在评论区公布)
内容摘选: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作者: 户力平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地铁站名文化的著作,填补了国内尚无一个城市从文史角度系统地将地铁站名掌故汇编成集、公开出版的空白,介绍了北京到目前为止已开通的22条线路、约350座站名的掌故,包括车站方位、站名由来、历史沿革、景观风物、地域文化、趣闻轶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