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十大事件看清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动向

回顾2018年,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可谓是喜乐参半、跌宕起伏。整体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下跌;自主品牌集体向上并谋求全球化,但在国内市场却毫不留情的相互厮杀,二流阵营品牌决不放弃向前冲的决心;外资品牌赶上股比开放的好政策,毫不犹豫选择了控股或直接独资建厂的手段。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汽车界2018十大重要事件,透过这些事件基本上能对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产销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为28年来首度出现下滑。尽管如此,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然位居全球第一,这已经是中国汽车市场连续10年蝉联此殊荣。任何行业、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直增长,汽车行业也该降降温了。

改革开放40年

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年,汽车产业40年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是同频共振的,汽车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上下游产业17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经步入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改革开放这40年里,中国汽车工业日渐强盛,目前已经诞生了多个世界级自主品牌。伴随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汽车工业又迎来历史性的变革路口。新技术正驱动着我国汽车产业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升级。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所有自主品牌已经集体发力,致力于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股比开放

2018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10月11日,华晨中国公布宝马集团以290亿元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宝马集团的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将在2022年完成股权调整工作。此举被视为汽车行业“合资股比放开第一例”,在汽车行业以及股市引起巨大反响。这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逐渐以自信的姿态融入到全球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大门将逐渐彻底打开。

特斯拉独资建厂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按照协议,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这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也成为国内首个100%独资的外资企业。这对于跨国汽车公司和国内新造车公司而言,都将影响深远。中国的汽车市场确实很大,大到任何一个国际品牌都不敢忽视或者放弃,但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却也是一片红海,竞争的激烈程度绝对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来吧,外资品牌,中国欢迎你!但是,前景怎么样,那得市场说了算。

吉利控股戴姆勒

有“走进来”就有“走出去”。2018年2月,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以约9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戴姆勒9.69%股份,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东。据称,这是中国公司在西方汽车工业中投资的最大手笔。尽管传言说吉利因四处并购,耗资不菲,目前其财务状况令人担忧,但我们透过此事件看到的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决心。

长城宝马合资

2018年7月10日,长城和宝马在德国正式签约,并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规划了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化的桥头堡。宝马与长城强强联手,无论对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还是对长城的国际化战略都是强有力的补充,另外通过深度合作,也在无形中加快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长城吉利“黑公关”之战

2018年10月18日,一张微信截图引爆汽车圈,车企“黑公关”事件正式浮出水面。长城汽车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公司长期遭遇大量恶意攻击和抹黑,怀疑这是有企业组织、有预谋的“黑公关”迹象,并在声明中提及吉利汽车,吉利很快回应称是遭人抹黑。而后,双方报警并且差点对簿公堂,不过最后,此事以双方握手言和告终。11月15日,长城、吉利在广州车展期间发表联合声明,认定此次的网络水军为造谣、冒充,表示会尽快消除影响,并且撤销法律诉讼。“黑公关”事件在汽车业内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自主品牌车企站出来发声。10月29日,包括长城、奇瑞、比亚迪、东风风神、华晨、陆风、宝沃以及东南汽车在内的8家中国车企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会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

华泰收购曙光股份

2018年9月27日,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受让辽宁曙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49%股权,作价22.72亿人民币。不少媒体对于这一事件的定位为“弱弱联合”,因为华泰汽车自成立以来,虽然知名度非常大,但美誉度实在不咋的,体量也就10万辆那么大;曙光股份呢?多年来也没有什么长进,最拿得出手的无非是几近边缘化的“黄海汽车”。 但华泰集团收购曙光股份后,在原有的新能源乘用车技术上收入了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资质。这将为华泰汽车打造完善的汽车全产业链,加快新能源车型的推广提供助力。同时,华泰控股曙光股份后,也为其登陆A股资本市场完成借壳上市铺好了路。

车和家收购力帆

2018年12月17日,车和家以6.5亿元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收入囊中,终于获得生产资质。没有生产资质,新造车势力再怎么折腾也等于白忙活。而资质的获得有且仅有3种途径:直接申请、代工以及收购,通过直接申请方式获得资质的企业仅有8家,分别是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和合众新能源。代工最典型的是蔚来汽车选择江淮汽车代工生产;小鹏汽车选择海马汽车代工等。通过收购传统车企快速获得生产资质的此前亦有诸如威马汽车以11.8 亿元收购具有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大连黄海100%股权;电咖汽车以10亿元收购西虎,以此获得生产资质;拜腾汽车以8.5亿元左右,获得B轮领投方一汽集团生产资质等。新势力造车之路道阻且长,获得生产资质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而已,后面的研发、技术、生产、营销、服务、品牌等等,路还长着呢。

共享汽车倒闭潮

当共享单车倒闭潮来临的时候,众多人开始担心共享汽车会步之后程,后来发生的一切如意料之中付诸行业,从友友租车、EZZY、途宽易、麻瓜出行平台关闭到巴歌出行疑似倒闭、途歌CEO王利峰遭遇围堵,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共享汽车的倒闭潮貌似跟汽车行业关系不大,但实际上跟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莫大的联系,因为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共享汽车基本上用的都是纯电动汽车。共享汽车倒闭的真正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赔钱,赔到撑不下去了!关于这一话题更详细的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我2019年1月6日刊发的文章《拿什么拯救你,共享汽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