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我要和妈妈结婚”,3岁的孩子说出这句话是什么心理?

你被孩子求过婚吗?
很多妈妈,虽然没被老公求婚,但都曾被孩子“求婚”。
之前,霍思燕曾在微博爆料过儿子嗯哼的“求婚”。
“妈妈,我想六岁买手机,八岁娶妈妈,这是我的规划。”
面对嗯哼稚嫩可爱的语言,霍思燕很感动,表示“这辈子都忘不了”。
霍思燕微博截图
面对孩子的“求婚”,有的父母可能会嘲笑孩子,有的父母可能觉得很好玩、很感动,还有的父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
事实上,当孩子说出这句话,意味着孩子产生了某些心理需求,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只在表面上敷衍应对,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为,说出这句童言无忌的话的时候,正是可以帮助孩子巩固依恋、安全感和建立正确婚姻观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孩子会想要跟异性父母“结婚”?
说到跟异性父母结婚,很多人会想到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伊莱克特拉的“恋父”情结,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俄狄浦斯情结”和“伊莱克特拉情结”。
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弑父娶母”的悲剧人物,伊莱克特拉是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伊莱克特拉爱她的父亲,而恨她的母亲,因为母亲背叛父亲并导致他的死亡。为了给她父亲复仇,伊莱克特拉怂恿弟弟杀死母亲和母亲的情夫。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其中,俄狄浦斯期对孩子的超我发展和性别认同至关重要,在这个时期,孩子会由于性冲动,产生想要亲近异性父母而替代同性父母,跟异性父母结合的愿望。
所以,很多人认为,当孩子产生跟异性父母结婚的想法,是一种取代同性父母的欲望。
而在潜意识里,孩子知道自己的这个愿望可能会遭受到同性父母的嫉恨和报复,这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焦虑和恐惧,所以,这是孩子非常焦虑而艰难的时期。
作为父母,需要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精神阶段,如果不能,孩子很容易产生一种“婴儿期精神病”,成为孩子成年之后患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想跟你结婚,是到了“婚姻敏感期”。
现代心理学家并不认同孩子的“求婚”就是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
他们认为,孩子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会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个事物的特质,并且不断重复实践,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后,孩子的心智水平就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提到:
“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4岁以后,有些3岁就进入了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阶段,解决这个时期的问题,将帮助儿童健全情感世界、家庭关系、婚姻关系。”
也就是说,孩子敏感期过渡得越好,未来的情感体系就构建得越健全。
所以,很多人会发现,孩子并不仅仅是向异性父母“求婚”,也会向同性父母或者其他同性长辈“求婚”,
因此,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孩子的“求婚”是在表达一种依恋。关注孩子表达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度过“婚姻敏感期”。
有很多妈妈面对孩子的“求婚”,是非常喜悦的。
因为,她们原生家庭糟糕,还遇到了强势的婆婆和暴躁的老公,在家庭里,地位非常低,一直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不被看见的角色。
在这个家里,唯一爱她、认可她的人,可能就只是她的孩子了。
当孩子说出那句“长大我要跟妈妈结婚”的时候,很多妈妈感受到的自豪感、满足感,不亚于被老公求婚。
她们会因为喜悦而感激孩子,强化孩子的亲近行为,这可能会形成母子共生的畸形依恋,同时无形中剥夺孩子跟爸爸之间的亲近,导致孩子无法形成正常的性别认同。
要知道,孩子说要跟你结婚,并不是认同你作为一个妻子/丈夫的角色,TA现在还小,对婚姻的认知都是片面的。
孩子向你“求婚”,只是因为爱你
面对孩子的“求婚”,父母既不能一笑而过,也不能如临大敌,或者嘲笑孩子,直接拒绝,这对孩子都是一种打击和伤害。
当孩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父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问问孩子,想跟自己结婚的原因是什么,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去满足自己的自恋。
之前,朋友带着儿子球球去参加婚礼,饭桌上,球球突然一脸严肃而期待地说:“妈妈,我长大也要和你结婚!”
这话一出,大家哄堂大笑,甚至有男士逗他说:这么早就想找媳妇儿啦?叔叔给你介绍一个好不好呀?
她感觉没那么简单,她认真地问儿子:“球球,你知道结婚是什么吗?”
球球说:“我当然知道了!就是像你和爸爸一样,永远在一起!”
从球球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孩子的“求婚”只是在表达依恋和爱。
于是,朋友蹲下来,看着儿子问:“那球球想跟妈妈结婚,是想永远和妈妈在一起吗?”
看儿子用力点头后,她告诉儿子:球球,谢谢你对妈妈的爱,妈妈也爱你,虽然妈妈跟孩子之间不能结婚,但妈妈还是会永远和你在一起呀。”
看儿子似懂非懂,她又拿台上新人举例,给孩子来了场婚姻的科普。
其实,虽然孩子会表示“我想跟妈妈/爸爸结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有可能他们就会喜欢上学校的老师,喜欢上同龄人等等,进而想要“跟他们结婚”。
综艺《周末七巧板》中,六岁小女孩儿雨雨喜欢小男孩儿泰泰,热情地亲对方,还说想跟他结婚。
其实,这个“求婚”只是想表达:我很喜欢你,我想跟你玩儿。
这时候,需要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欢”。对孩子进行爱情和婚姻的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婚姻,什么是爱情,以及什么是爱和喜欢。
当孩子“求婚”,他们只是想表达爱,请把重点放在孩子的爱上,而不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上。
不要因为孩子的认同而忽视夫妻关系
孩子想跟父母结婚往往发生在3-6岁,如果孩子持续想跟父母结婚,可能就有问题了。
之前,一位来访者就说自己12岁的女儿就不断地跟自己说这句话。刚开始她并没有在意,觉得这是体现母女情深的一句玩笑话。可女儿说多了,妈妈就开始担心女儿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咨询中才了解到,原来这个女儿自从出生起,就跟妈妈一起睡,妈妈因为怕影响老公的工作,就让老公睡在了另一个房间。
因为不方便,他们的夫妻生活几乎没有了。
而一直以来,女儿在晚上睡觉前或早上起床的时候,会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要跟你结婚”。
很显然,这个女儿无意中“占据”了爸爸的位置,这种内疚会让她不断重复“求婚”,也许只是为了告诉妈妈——我不是你老公。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指出,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其次才是亲子关系。
把亲子关系放在夫妻关系之前。容易把夫妻中的一方排挤在外,而让孩子因为占据父母的位置而产生不安和内疚。
这样的话,整个家庭的位置都是错位的,
育儿的首要任务是夫妻关系和谐,想要孩子度过婚姻敏感期,不如更多接纳和信任孩子,同时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幸福婚姻的榜样。能跟伴侣关系亲密和谐,孩子也会形成良好的依恋和对婚姻的憧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