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当心“倒春寒”
俗话说“可度三九,难熬春寒”。虽然已经立春有一段时日,但初春时节天气变化频繁,乍暖还寒时,气温忽高忽低,难免会让一些疾病钻了空子而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倒春寒”时期尤其应该注意防范。在此,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一病区高宪玺主任为大家介绍,如何在冬春之交保护心血管。
及时增减衣物
常言道:“春捂秋冻,百病不生”。平时就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时,要及时增减衣物,不能穿得太多,也不能穿得太少,保证颈部、腹部、腰部、脚部的保暖,不要轻易脱掉冬衣,做好“春捂”。尤其是在雨雪天、大风天、沙尘天时,要立即添加衣服,戴好帽子,穿好背心护好背,鞋袜宽松护好脚,尽量少出门。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都可造成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血管收缩或痉挛。心血管患者早晨尽量不要起得太早,起床后也不要急于下地,在床上坐5分钟再穿衣服,然后喝杯温开水,让血液得到稀释,以免发生心绞痛、中风等。
锻炼量力而行
春天万物复苏,容易导致情绪兴奋,增加心脏负荷,加上昼夜温差大,血管反应强烈,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初春坚持锻炼可以提高耐寒能力,但锻炼一定要适度、恰当,不要过早出门,上午八九点钟或下午四点左右运动为宜。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感觉微微出汗就应停止运动,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不宜选择爬山、跑步等激烈运动,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选择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
注意: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做鼓劲憋气、蹲下起立、剧烈用力的动作。若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无力、气短时,要立即停止运动,千万不能硬撑。
不要暴饮暴食
心脑血管病患者千万要管住嘴,大吃大喝会使旧病复发,若处置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春天不冷不热,是享受美味佳肴的最佳时期。越是在春天,越要控制好饮食,饮食以清淡、均衡、适度为原则,适当摄取动物脂肪和蛋白质。同时,一定要多吃新鲜果蔬,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宜多食豆类、豆制品,有利于胆酸排出,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还可多吃些鱼,鱼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液的黏稠度,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 做好情志调节
春天气候相对适宜,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都选择在这个季节放松心情。保持平衡、稳定、愉悦的情绪有益心脏健康,可降低患心脏病的几率,良好的心境还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但一定要适度,避免大喜大悲。不要一高兴就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高兴、激动的情绪要尽量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否则人的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很容易诱发高血压。总是怀有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负面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促使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失调,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血脂的正常代谢,使脂肪聚集凝固,最终沉积于动脉管壁形成斑块。心脑血管病患者平时可养养花、练练书法,以此来陶冶情操,保持轻松平稳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社交活动不能过于频繁,不能过度劳累,更不能熬夜。
总之,春季气温变化大,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进行调养,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史爱华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