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61~长沙悲歌(二)
虽然朝纲日败,司马乂仍思振作以勉强维持,他要解决的首要大事是平定蜀中叛乱。
蜀中叛乱,源于公元296年的氐人造反,略阳、天水等六郡几万家百姓流亡进入汉川。到汉中后,流亡的百姓上书朝廷,请求寄食于巴、蜀,御史李宓接受流民的贿赂,上表说:“流民有十万众,光靠一个汉中郡无法救济,如果东往荆州,又没有足够船只。不如将流民发往蜀地。”朝廷听从李宓的意见。
李特便是流民中的一员,一路上他救助赈济其他人,到得蜀地时,他已成为流民的领袖。相传李特看到剑阁险峻的地势,长叹道:“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
入蜀后,李特投靠了益州刺史赵廞,依仗赵廞的权势,打家劫舍。时任成都内史的耿滕多次秘奏朝廷,说流民剽悍,蜀人软弱,生客欺主日久必生祸乱。而巴蜀地区地势险要,一旦被流民占据,灾祸恐怕会转移到梁、益地区。其时赵廞看到晋势日微,已有占蜀自立的想法,他开仓放粮,赈济流民,收买人心,得知耿滕的小报告后,非常愤恨。
到了公元300年十一月,朝廷召赵廞入朝,其益州刺史之职由成都内史耿滕接替。赵廞与贾南风是姻亲,看到掌权的赵王司马伦召他入朝,非常害怕,便派李特杀了耿滕。
此后,赵廞占据蜀中,当起了土皇帝。而李特兄弟因为立了大功,也被赵廞视为心腹。之后的一年,赵廞小朝廷内讧不断,最终李特杀死了赵廞,并与蜀地百姓约法三章,遍施恩惠,取消劳役,礼待贤人,一系列举措让李特大得人心。
此时的李特已成气候,俨然有割据一方的迹象。梁州刺史罗尚发兵讨伐,但数次被李特击败,罗尚便沿着郫水布置了长达七百里的防御工事,同时向梁州和南夷校尉求援。
为解决蜀中叛乱,司马乂发布了两道命令:一是令荆州刺史宋岱、建平太守孙阜帅水军三万,从汉江逆流而上,去支援罗尚,同时向荆州征兵以扩充蜀中的军队;二是派侍中刘沈前往蜀中,假节,统领益、梁两州军事。
但司马乂派往蜀中的水陆两军,只有水军参与了平叛,陆军却没有发挥效力,原因是统帅刘沈被河间王司马颙扣下了。
河间王司马颙坐镇关中,都督雍、秦两州军事,雍、秦、梁、益四州从战国时期就联为一体,唇齿相依,本来司马颙是最应该关心蜀中局势的人,可他却忙于与齐王争权。为了保存实力,司马颙于公元302年派督护衙博、广汉太守张征率领一支偏师前往蜀中应付差事,却大败而归。
如今司马乂派刘沈去主持平叛大局,司马颙反应激烈,直接将刘沈扣在长安。刘沈生于幽州蓟城,素有才名,自然不受司马颙控制,一旦被他取得益、梁二州的军事指挥权,那么司马颙在关中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对于司马颙来说,保存实力,争夺权柄才是首要大事,至于蜀中叛乱,和他无关。
司马乂派刘沈前往蜀中的想法落了空。在长安,司马颙极力拉拢刘沈,上表奏请封他为雍州刺史。只不过司马颙此举没有拉拢到刘沈,却给自己挖了个坑,这是后话。
于时李流乱蜀,诏沈以侍中、假节,统益州刺史罗尚、梁州刺史许雄等以讨流。行次长安,河间王颙请留沉为军司,遣席薳代之。后领雍州刺史。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