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如锄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诗句你一定会背。
真让你说说锄地的目的、时机、如何锄,就未必说得清楚了。
锄地,用锄头把地表土壤的一层划开,一般说来有俩目的。
一是切断杂草的根,阻止其疯狂生长,因为杂草会跟庄稼争夺养分和水;
二是切断土壤毛细管通道,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是为保墒,有抗旱功效。这点很多人不知道。
如果说还有第三目的,那就是应付上级检查——当官的要来农村看看,所以组织社员把路边的地新锄一遍,看上去挺新鲜的。这是古话,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实行包产到户,也就不存在这种无聊之事了。
记起小时候被父亲喊去一起锄地的情景——大热天儿的,玉米长得半人高,叶子的边刺刚好挠拉着小小少年的胳膊,地里一老一少弯腰弓背地锄那玉米棵旁的杂草。
小孩子嘛,常常把那些小聪明应用于偷懒。
锄一会儿,累了,抬眼望望远处地头,还是遥不可及,于是“加快进度”——锄一锄头,盖一片地,被新起的土壤盖上的那片就无需再锄了,因为看上去跟锄过一样,土被翻开,是“新茬”。
不过,一会儿,父亲便发现了猫腻,找到身边来了。
你这不是糊弄嘛!杂草几天就又冒出来了,跟没锄有什么两样?返工吧!
* * * * *
目测当下很多学生做题,正如我小时候锄地的心理一样。
他的目标似乎不是通过做题提高自己阅读、理解、表达能力,而只是要尽快把题目做完——完成大人布置的作业,“当一个按时完成任务的好孩子”!
题目草草一读,就赶紧下手写,那些没有读到的地方,就形成了思维障碍点。于是把题做错。
没关系!不还有老师“保驾护航”呢吗?老师也是对此职责非常尽力——“你看,这儿没有看到吧!”“你看,这儿又粗心了吧?”在一些学生那里,“粗心”,似乎是老师欣赏自己的另一种说法,内心很是受用(暗暗下定决心,下次我还要粗心)。
呵呵,很有做教师的成就感!却不去提醒、督促学生慢一点,题目多读几遍,想透彻了、组织好文字再下手写。
的确,做错题不可怕,可以从中学习做题的策略。
因为不用心,把一道道命题人精心编写的题目浪费掉,就十分可惜了。
须知,真正的好题没有多少。尽管回复高考后几十年,命制了成千上万道的题目,但其中同质化的多,经典性堪用的也就那么几百道而已。
等你一道道把它们“呼噜过去”了,再也就没有什么可用的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主张高一高二学生过早使用高考原题的原因之一。
几十年来,见过众多做题、做题、做题,但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他第一遍把题目呼噜过去,没有做好,只好去看答案、听别人讲解,似是而非、马马虎虎地好像是“会了”,再次遇到类似题目时就稍微顺利一些,毕竟记住的那些“要点”“诀窍”“注意事项(命题人设的陷阱)”还在,他会误以为自己确实达到一定的水平了。殊不知,等遇到情景更新的题目时,又不知从何处入手了,再次束手无策、求助他人……
这就是以大量解题替代阅读思考教科书学习的最大危害所在,不少学生和家长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平日里自己跟那些真学习的同学似乎只是差了那么几分、十几分,于是觉得“我这么做也还行,并没差多少”,其实差距是天上地下般的。
读书、思考要花功夫,做题更要费心思。别人总结的窍门、注意事项,你借鉴一二也许还行,全靠这个恐怕就要坏事。
做题如锄地,不可图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