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策略”助你考得更好
考试本身并不是学习,但在现代社会里,一生都要不停地参加各种考试(执业资格考试、晋升职称考试……),所以考试能力本身,也成为现代人应该习得的能力之一了。
“某次考试前我没吃早餐,不也考得还好吗”,那是因为你体内有糖原储备。而糖原属于多糖,水解相对较慢。再者,糖原储备毕竟有限不是?
我们屡屡把考试跟体育比赛类比,因为考试本身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竞赛”。
以往监考常看到一些同学在“大部队”入场完毕,监考老师已经发完答题卡,大家都贴完条码、写完考号了,才姗姗入场,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似乎自己在外面“多复习了一会儿”,比别人赢得了一些时间似的。
其实,你真的是想错了。
起步就冲刺,容易造成“抽筋”“摔跤”;汽车起步太急,甚至容易“熄火”哟!
有的同学通过平日大量做题,似乎积累了“很多方法、很多窍门”,考试时忽然发现,其实很难对路。
“引导考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事,在实际情景中考查能力”,这是现代考试的特点。
多想一步,只花费10秒即可做到,却由此节省了“写了改”的60秒之多。尽管也许你不停地写、忙忙叨叨地改,不怎么觉得费时间。
人在紧张的时候,乐意做些简单而无意义的事情。比如在卷子上胡乱写东西。只因为那样“心里觉得充实”。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人,贵有自知之明。
把能够拿到的分都拿到,你就是考试的高手。
而非一定要拿满分。
你的大脑“内存”(这里指类似计算机处理问题时的磁盘空间,不是说你已经掌握的知识多少),对于命题人的要求,永远都是不够用的。
所以,你要善于运用“外存”——多读几遍题,分批次把那些必要信息纳入,不也一样嘛。
考场上那些不停翻卷子的人,未必都是高手。也许他是前面的题目不会,在向后翻找自己会做的题呢?
凡事皆以别人为参照,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一场考试,是“六项全能”而非“单项决赛”。即使一场考得不太如意(其实如意不如意,在出分前只是一种个人感觉),还有5科不是吗?
细节决定成败。
考场上,你要做一个专业应考者。考场上,你的目标就是拿分,而不是表达自己的“不拘小节”“大度”,把分一个一个地扯着向外丢!
以上只是一些过往考生的经验(或教训),既没有照顾到具体学科,也肯定不能说完全,欢迎大家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