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堡进化史——从圆堡到箭头形多角堡 (1)
修筑工事和堡垒以拱卫村镇、城市和领地是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军事技术的提高,从最初简单原始的栅栏到墙壁、壕沟、城门、塔楼的不断升级,人类修筑工事的规模和结构日益庞大复杂。相应的,用于攻克这些复杂工事的技战术和武器装备也益发强大。当源于古老东方的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之后,人们迅速对这些新奇的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以改造升级,管型火器的大规模装备使用逐渐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争形态。
15世纪末,法国人精良火炮部队机动性和破坏力的优异结合震撼了整个欧洲,环绕城池的城墙和塔楼在大炮近距离的直射下很快就坍塌了,矛与盾之间从未曾产生过如此悬殊的差距。为了对抗强大的火炮和工兵部队,受冲击最大的意大利诸邦国的军事家和工程师们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在反复的试验和纠错之下,以突出于主墙之外并向前方伸出的箭头形棱堡为主要特征的意大利式火炮要塞成为能够与火炮部队相抗衡的新式要塞,并被其他各国所引进,并进而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
对于今日的历史及军事爱好者而言,棱堡最鲜明的形象即是那些有别于传统工事的,外形相对尖锐的多角堡。也正是由于箭头形多角堡的存在,整座棱堡才呈现出别致的星型或花朵型,因而有时也被称为“星堡”。然而在火炮要塞发展的初期, 意大利的工程师们并没有选择箭头形的多角堡来构筑棱堡而是优先使用了圆形棱堡。笔者会在下文中详细介绍这其中的原因以及棱堡在发展初期的进化历程。
箭头形多角堡并非棱堡的最初形态,从圆堡到多角堡,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变革。
棱堡应满足的基本军事需求
发射铸铁炮弹的前装长管铜炮除了是攻坚的利器之外,也是守城军对抗攻城部队的必备兵器。在明确了火炮之于攻守双方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能推导出前装滑膛炮时代的要塞所需满足的几个基本要求:
首先,城墙不宜过高。过高且直的城墙在遭受来自水平方向的剧烈冲击时容易垮塌,因此改良后的城墙不但较低矮且墙体往往带有一定的坡度。为了长时间的抵御炮击并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布置守城的火炮,城墙的厚度亦相应增大,并在顶部留出足够宽广的射击平台。
其次,为了防止敌军攀援并避免城墙的底部暴露于敌军的炮火之下,而将城墙与护城壕搭配使用。即深且阔的护城壕增大了城墙的相对高度及敌军攀援城墙的难度。并且随着要塞设计技术的进步,一些格外宽广的干壕在和平时期还被用作训练士卒的练兵场以及放牧军马的牧场,此为后话。
最后,在防守中不留射击死角,进而将枪炮的功效发挥至最佳的要塞设计图则是最具挑战性的关键点。在敌军接近城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杀伤其有生力量,最大化的消耗他们的物资和拖延时间是一座合格的要塞应起的作用。
与高峻的中世纪城堡相比,棱堡低调的外型即能很好的抵御炮击又能发扬城上的火力。
在16世纪之前的欧洲应该并不存在能够将以上三点完美结合的要塞。即便在经历了1494年一败涂地的惨剧之后,亚平宁半岛上的诸邦国所能做的也仅是在原有的中世纪水平的工事和堡垒上进行有限的改造。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依附于中世纪城防工事但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增删后的“强化要塞”。
改造城堡
中世纪的欧洲城堡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有着高高尖顶的塔楼,在火药武器进入欧洲之前,塔楼上可以驻守士兵甚至部署弩炮等大型守城兵器。当火炮兴盛于战场时,工程师们大多选择将塔楼的尖顶和突堞口等非必要的建筑结构去除并降低其整体高度以减少炮弹对建筑的伤害。即便如此,大多数塔楼仍存在着的内部空间逼仄的问题,因而能够部署的大中型火炮的数量有限,其反击火力亦较薄弱。
尖顶和突堞口在火药时代的战争中已非必要的存在,因此可以被移除。
由于中世纪塔楼的结构和内部空间的局限性较大,改造的潜力有限,因此工程师们将目光投向了城墙。传统的欧洲中世纪城墙虽然高大,但相对单薄的厚度使其在遭到铸铁炮弹的高速撞击时显得不堪一击。于是人们选择在石墙后堆土筑墙以增大城墙的厚度并为驻防城墙的士兵们提供更加广阔且利于操作枪炮的射击平台。此外,厚实的土墙也比石墙更能有效的吸收炮弹对墙体的冲击。
在1509年的守卫战中,帕度亚城的守军曾使用过这种在旧城墙后堆积土垒加固的方法。但战争的经过也证明了这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此法虽然可以延缓城墙的坍塌但却绝非最优的解决方案。即便是面对傲慢且组织管理混乱的联军,经过守军们精心加固过的相当一段长度的城墙也被炮弹击垮了。加筑的土垒非但不如想象的那般坚固,而且在炮弹的持续冲击之下,松动的土垒会挤压前方的石墙甚至于将其压垮,“在火炮的轰击下,泥土夹杂着砖石倾泻而下,敌军能够更轻易的登上缺口”。
经过精心加固的帕度亚城墙也被联军的炮火击垮了
在亚平宁半岛之外的欧洲国家和地区,军事家们也大都将革新的重点放在了针对城墙的升级改造上。布列塔尼的一些王公贵族们甚至将原有的城墙推倒,再选择如花岗岩或砂岩等更加结实的建筑材料来建造新城墙。诸如此类的举措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墙的质量但由于投入的金钱与时间成本过高且所得收益太低而并不被大多数贵族和军事家所认可。
防守缺口
既然不论多么坚固厚实的城墙都不能在长时间的炮击之下保持金刚不坏之身,那么倒不如转换思路,将防御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城墙缺口的保护上。在此,不同国家的工程师们再一次在建设思路上产生了分歧。法兰西的军事家们沿用了他们的先辈所熟知的构筑外围工事的方法,即在城墙和城门之前建设低矮的土制工事和木垒并在其上架设枪炮正面对抗敌军的枪炮。意大利的工程师们则另辟蹊径,他们选择在城墙之后挖掘壕沟并构筑土墙,这种别出心裁的新颖工事在1500年的围城战中挽救了比萨城的命运。
比萨式的retirata双层城墙和壕沟的组合增加了防御的深度和敌军攻城的难度
隐蔽于旧城墙之后,出乎敌军意料之外的双层城墙(retirata)的城防结构也被其他的意大利邦国及海外国家引进并进一步创新。由于壕沟和坍塌的墙体的阻隔,从城墙缺口处冲入城中的敌军即无法携带重型火炮穿越壕沟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攀上第二道城墙,更糟糕的是他们与守军之间的距离正处于枪炮的平射射程之内。在此距离上,土墙上的将士可以依托身前的工事并凭借手中的火器和弓弩大肆屠杀进退两难的入侵者。
相比在缺口的前方或后方设置火力输出点,在其两翼布置工事和枪炮的效果更佳,横向射击的火器可以给进攻缺口的敌军造成更严重的杀伤。假如将火器部设在两座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平台上,那么与城墙外侧面相平行的交叉火力就可以完美的封锁两座相邻平台之间的城墙缺口。这一设计思路为今后的城防理念定下了发展的基调并逐步演化为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大名鼎鼎的棱堡式防御体系。
侧翼射击的杀伤力更佳,可以更有效的封锁城墙的缺口
突出于墙体之外的塔楼和射击台并非新鲜事物,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种用于削减射击死角的工事都是城防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城墙上的角楼和马面以及日本城池中的出隅和入隅等结构都是能够提供交叉火力,消除射击死角的防御思路的体现。古罗马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也曾提到过两座相邻塔楼之间应保持一射之远的距离,如此守军便可以随时以投射武器威胁袭扰来犯之敌。欧洲中世纪城防的瑰宝,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双层城墙上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塔楼,仅是内城墙上就有96座高度、规模不等的塔楼。正因如此,构筑与之类似的工事对欧洲的建筑师和工匠们而言并非难事,但对于火器时代塔楼的形态、结构、分布方式以及彼此之间最佳间距的探索则需要在长期的实战中总结、积累经验。
君士坦丁堡的双层城墙和塔楼
(未完待续)
本文为首发于今日头条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