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然做大、合并做大、联盟做大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时,中国律所还将做出怎样的探索?3月27日,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联重庆”)正式揭牌,该所系由原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索通”)经中联整体吸收合并而成。之所以引发关注,也是因为索通已有26年历史,是重庆头部律所,其创始人韩德云律师是行业内德高望重的大咖级人物,而且也是中世律所联盟的发起人,并长期任主席。
中联所是中世律所联盟在中国以联盟做大方式,推动律师行业规模化、一体化、国际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而中联重庆作为中联开设的第一家分所意义非凡,不仅标志着中联一体化项目正式向前迈进,也为各地办公室的设立转换做出了示范。不破则不立。律新社了解到,今年启动规模化战略的律所依然不在少数,中世律所联盟“翻牌”大所,是律所规模化发展的创新之举,也为中国律所规模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让索通翻牌,需要的不是一般般的勇气,当然翻牌后的目标也不是成为一般般的律所。在去年严峻的疫情和空前严格的防控措施面前,索通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增长:创收首次突破2个亿,增长达12%,刷新了单月4000万的最新到账记录,这份成果堪称奇迹。但在成立的第26年之际,索通却做出了令业内惊异的决定——舍弃陪伴了创始人们26年之久的“索通”字号,换上了“中联”的新衣。一直以来,索通都是中世联盟的最积极参与者之一,无论是主办活动,还是派出律师参与活动,从来都非常踊跃。最近几年,索通的主要合伙人基本上都轮流参与了联盟的活动,贡献卓越。也正因此,索通的创始合伙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如何才能达成全国一流的目标,如何才能搭建一个真正的全国性平台。“很多联盟成员所在讨论要不要转换新所时,不少老同志都很犹豫,只有索通的所有创始合伙人都支持。”中联重庆执行合伙人韩德云律师谈到,唯有在索通,所有老同志全部支持放弃索通字号,而且毫无保留。作为一家由60后创办的律所,如果不拥抱变化,律所品牌在未来几年内很可能就会走向没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寻找出路。告别索通,即是索通为实现第三次战略转型走向新征途的出路。
2月20日,在主管机关批准以后,原索通的业绩、人员、资质等将全部平移,中联重庆正式成立,同日获批成立的还有中联(广州)律师事务所。目前,中联贵阳也已经获批,中联在成都、郑州、昆明、天津、大连、南昌等各地办公室的设立手续都在迅速推进中,将于近期逐步获批。(相关阅读:重磅 | 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今日揭牌)
韩德云律师指出,年轻化要成为中联重庆的主要特色。“中联重庆的时代,一定是消减了韩德云个人特征、更包容各年龄段律师尤其是80、90后律师的时代。明后年逐渐就会有00后的新律师加入这个行业,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首先做好年轻化这篇大文章。”
重庆是连结我国西南地区、服务欧亚大陆要素聚合流动的大枢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节点、国家重要的区域一体化经济高地。未来的中联重庆将如何更好地开创和引领重庆市场?韩德云律师认为主要在于实现好“四化”,即年轻化、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
上海与重庆,分列长江经济带两端,首尾相连、遥相呼应,两地的深入合作、协同发展,将会为中联带来全局性的增长。随着各地办公室的逐步设立,未来中联将推动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及体制融合,开启属于中联的时代。
2007年9月,中国第一个跨国律师事务所联盟——中世律所联盟(以下简称“中世联盟”),正式成立。当时的中世联盟由全球十大律师事务所之一的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现霍金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和九家位于中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的领先中国律师事务所组成。中联模式就是“联盟做大”的突出代表。
中世联盟的中国律所在各自区域内均具有唯一性和领先地位,通过联盟这一平台的联结,成员所一起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跨区域法律服务协作网络和品牌影响力。2020年,中世联盟25家国内成员所总创收高达约48亿元,所均创收1.9亿元;国内律师约5000人,律师人均创收达96万元,是中国所均创收非常高的律所联盟。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律所联盟,也在发展的过程中触到了瓶颈。“联盟之下,总人数、创收确实涨了,但各家律所仍是各自为营,缺少统一的魂。”中联总所执委会主任周波律师坦言,如何进一步实现一体化?更好的一体化方式究竟是什么?围绕以联盟做大的“一体化”探索成为了中世联盟成员所的研究课题。“既然开了事务所,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基于这个共同的想法,各地知名强所联合起来造就了如今的中联,实现了律师行业本质做大的精神。直到2020年,大家共同选定的中联律师事务所走上了历史舞台,总部位于上海,由中世联盟发起创办的一体化全国性品牌所正式登场。目前,中联已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与运营模式、统一执业标准与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的专业平台。落子重庆,则是中联万里征途的第一步。周波律师表示,中联是中世律所联盟一体化战略共识达成的重要成果,中联的目标是建立跨区域、多方位、覆盖全领域的服务谱系,形成以价值为导向、广泛且深具影响力的中联品牌。周波律师告诉律新社,在中世律所联盟一体化战略共识的支撑下,联盟尊重每家所的发展历史和特殊性,“改名”后也不会急于统一各自的分配方式,而是先从资源共享着手,再逐步梳理管理制度和分配机制,慢慢走向统一。基于中世联盟的联盟基础,中联在做大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严把质量关,每家分所在品控方面都有自己的高标准。“比如索通,过去26年内已经在西南地区建立起了质量标杆,转身为中联重庆之后,它依然会保持原有的高标准,而中联品牌则会在这一高标准基础上统一各家分所的法律服务质量。”据周波律师介绍,随着分所布局的完善,中联对于数字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此已开展与第三方科技公司的合作,专门投入资金研发针对性的OA系统等管理工具。中联也已做出了第一个五年规划,目标到2025年发展近四千名律师,总创收达四十多亿。下一阶段,中联将进一步按照联盟做大的全新路径,不断推进各地在管理机制、人员、业务、资源上的对接融合,助推中联品牌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力,尽快成为法律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未来,在联盟成员所之外,中联也会进一步开放外部律所的加入。秉持包容、合作、进取、开放的联盟文化理念,中联融合各地优秀成员所的丰富资源与荣誉,以高于同业的一体化知识管理体系与执业标准,全新诠释中国最好律所联盟成功发展的精神内核与事业追求。
规模化是我国律师业发展的关键特征之一,伴随律师人数的显著增长、外界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一趋势势必更加明显。近年来,上海、江苏等地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律所通过兼并、重组、合并等方式扩大规模,鼓励引导律所之间强强联合。不少律师感慨:合并是趋势,优势互补。
大所通过品牌加盟、直营分所、律所联盟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中小所通过“抱团取暖”拓宽了平台、朝着做大做强“超车”。
行业为什么要提倡规模化?规模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律师事务所为法律服务市场提供法律服务能力的深浅,以及客户群体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律所规模化经营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又能降低律所运营成本,实现技术、资本、人力资源和管理制度上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此外,规模化更有利于扩大品牌效应。
截至目前,我国律师队伍已发展到约52万人,律师事务所达3.4万家。据司法部印发的《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目标,2022年,全国律师总数达到62万人,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达4.2名。
趋势之下,没有一家律所可以独善其身。伴随破万人规模大所的出现,中国律所规模化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打开。可以预测,未来完全有可能再增百余家规模大所,律所还将有更多整合的机会和方式,未来3-5年将是中国律师业大所百舸争流的聚合裂变时代。
同时,律所也应当意识到,“大”只是表象而非实质,当规模化红利跑到尽头,律所专业品质的提升才是做久做强的关键。
以精品为基础,中世联盟成员所的此次尝试实现了从“单个强所”到“强所联盟”最终到“规模强所”的进化路线。如何让精品与规模同在?如何让“大”与“强”二元一体?相信中联探索出的扩张路径已经为行业提供了全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