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药药名相似,功效竟然差别那么大

万物有灵,草木有情,

泱泱中药,各具奇功。

医者,用药如用兵,

依其性据其功,大大小小

中药,性状相似药名相近,

然功效不同,

字之别,差之千里。

在日常中药应用中,人们常将名称相似的中药视为同一药材;又因民间常用简称、俗名,药名相似,容易混淆,造成使用不当,影响疗效,甚至用错伤命。

常用名称相似容易混淆的中药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让小编跟你细细道来。

白附片与白附子
二者不仅名相似,而且形相似,但是“神”不似,有些专业人士也常在这里犯了迷糊。虽都有毒性,但却是两种来源不同、功效迥异的药材。因药名相近常会被张冠李戴,造成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
《本草纲目》有曰:“白附子因与附子相似而得名,而非附子类也,乃阳明经药”。
白附子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临床常用炮制品:制白附子。

【性状】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味淡,微有麻舌感。

【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临床用于中风痰壅,口眼㖞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白附片

【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性状】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心痛,阳虚外感,寒湿痹症。

【注意事项】应先煎,久煎。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对比区别

白附子

白附片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加工方法

清水浸泡数日,加白矾再泡1日,再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与煮沸的生姜片与白矾粉水共煮至无白心,捞出晾干,切厚片,干燥。

浸入胆巴水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和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用于亡阳症、阳虚症及痹痛。

用法

无需久煎

先煎久煎

山茱萸与吴茱萸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之争,究竟插戴的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呢?众说纷纭。

山茱萸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俗名枣皮。
【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不止,体虚欲脱,内热消渴。
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晋·葛洪《西京杂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可见,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茱萸究竟为何物?
茱萸气味浓烈,驱虫祛湿,可辟邪消灾,可直接插在头上的,或装在香囊里随身佩戴。有学者认为重阳所插茱萸应为吴茱萸。吴茱萸香味大,被称为“辟邪翁”,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气味微弱。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茱萸原本生长在吴国,名为吴萸。吴国有一次将吴萸作为贡品献给楚国,谁知楚王并不喜欢吴萸,甚为不悦,不听使臣解释将其赶走。好在楚国一位精通岐黄之术的朱大夫追到吴臣留下了吴萸。一天,楚王因偶感寒气导致旧病复发,胃痛难忍,诸药不效,朱大夫以吴萸煎汤竟然治好了楚王的病。楚王深感愧疚,即刻派人前去吴国道歉,并大力号召楚国百姓广植吴萸。为了奖赏朱大夫,楚王将吴萸改名为吴茱萸。
金樱子与金铃子
二者不是姐妹,而是来源于不同科属无半点亲缘关系的药。
金樱子

【来源】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与主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本草正》载:“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忡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金铃子(金铃子正名为川楝子)

【来源】楝科植物川楝树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与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胁肋、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太平圣惠方》中华金铃子散以川楝子、延胡索各一两组方,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主治肝郁化火证。

金樱子

金铃子(川楝子)

来源

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

干燥成熟果实

楝科植物川楝的

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

性平,味酸涩

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效主治

固精涩肠、缩尿止泻。用于治疗因体虚下元不固而引起的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及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治疗胸胁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等症。

鉴别要点

金铃子为行气止痛药,且可杀虫;金樱子为固涩药,能固精涩肠、缩尿止泻,两药虽名相似,却是截然不同,功效也大相径庭,切切不可混淆

草豆蔻、白豆蔻与肉豆蔻

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均属姜科,气味均属辛温,入脾胃二经,都可以化湿散寒止呕,临床上用于治疗寒湿阻滞中焦,胸闷不畅,脘腹胀满疼痛,呕恶欲吐,大便不爽,口淡黏腻等症。但因其性能有强弱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应用则各有特点。

白豆蔻

【功效与主治】辛温芳香,其气清爽;长于行气温中化湿,尤善行中上二焦湿浊阻滞,故本品多用于脾胃虚寒,湿困脾阳,以及湿温等。
如治脾胃虚寒、气逆于上,胸腹满闷、不思饮食、反胃呕吐等,常与砂仁、丁香、生姜等药同用;治湿困脾阳、胸脘痞满、食欲不佳、肢体困倦、口黏不渴、苔厚白腻等症,常与藿香、厚朴、石菖蒲等化湿行气药同用;
治湿温病,湿邪偏盛、身热不扬、发热汗出、头痛身重、胸闷不饥、口不渴或口甜,苔浊腻等,常与薏苡仁、杏仁、厚朴、滑石等药同用;若热邪偏盛者,则可配伍黄芩、连翘、竹叶等清热化湿药同用。

草豆蔻

【功效与主治】辛温芳香,其气燥烈;善于燥湿化浊,温中除寒,开郁化食;治疗中焦寒湿郁结,脘腹胀闷,胃脘冷痛,气逆呕吐等症。

对于脾胃虚弱,湿郁寒滞,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等,宜与木瓜、乌梅、益智仁等同用;

用于胃痛,常与木香、香附、砂仁等药配伍。但其本品温燥伤阴之品,阴虚之体,则非所宜。

肉豆蔻
【功效与主治】除寒燥湿,解结行气,专理脾胃,颇与草豆蔻相近,则辛温之功效本同,惟涩味较甚,并能固大肠之滑脱。温脾温肾,是为中下两焦之药。

白豆蔻

草豆蔻

肉豆蔻

共性

来源于姜科

均能温中行气,用于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

差异

药用部位

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功效主治

散寒燥湿,解酒毒,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胸闷不饥,寒湿呕吐,食积不消等症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寒湿中阻,寒湿呕吐等症。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用于虚泻,冷痢,胃肠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鉴别要点

白豆蔻偏于行气温中止呕,草豆蔻温中化湿力强,肉豆蔻偏于涩肠止泻。

海螵蛸与桑螵蛸

两味中药虽然都是动物类的药物,但一个是陆上的昆虫,一个是海洋中的软体动物,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故功效各异,桑螵蛸补肾助阳为主,海螵蛸收敛止血见长,二者不可互相代替使用。

桑螵蛸

【来源】又名螳螂子、尿唧唧,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等的干燥卵鞘。每年深秋至翌年春季均可采收。采得后,除去树枝,上笼屉蒸30~40分钟,杀死虫卵,晒干即可入药。
【功效与主治】补肾助阳、固精缩小便的功效,用于治疗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等症。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曰:“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临床报道,与益智仁配伍治疗遗尿症显效。一般用量为3~10克。

海螵蛸

【来源】又名乌贼鱼骨,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
【功效与主治】除湿、制酸、止血、敛疮的功效,用于治疗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等症。临床报道:将海螵蛸配合其他药物内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引起的出血、穿孔,有较好疗效;用其治疗疟疾、哮喘及拔牙、鼻部手术出血等都收到明显效果。一般用量在3~10克。

海螵蛸

桑螵蛸

共性

均能固精止遗,用以治疗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等证。

差异

来源

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

功效主治

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遗精、带下,崩漏、吐血、便血,胃酸吐酸,湿疮,溃疡不敛等症。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肾虚阳痿等症。

鉴别要点

桑螵蛸能涩能补,海螵蛸专固涩

北沙参和南沙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买一些沙参回来煲汤,那么,大家分得清北沙参和南沙参吗?

南沙参

【来源】别名泡参、泡沙参,为桔梗科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
【功效与主治】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性状】南沙参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顶端有一至数个芦头,根上部多有深陷黄纹呈断续环状,并有残留的粗皮,下部有纵纹及纵沟。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有裂隙。无臭,味微甘。以粗细均匀、肥壮、色白者为佳。

北沙参

【来源】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功效与主治】滋阴润肺,对于清肺热,改善肺部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常被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等症的治疗。

【性状】北沙参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南沙参

北沙参

共性

均能养阴清肺,用于阴虚肺燥有热治干咳少痰等证。

差异

来源

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根

伞形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功效主治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等症。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等症。

鉴别要点

北沙参偏于养阴,南沙参兼能祛痰。

草决明和石决明
喝过决明子茶枕过决明子枕的朋友都对决明子相当熟悉,决明子也叫草决明,中药材里面还有石决明,都叫决明,那么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呢?
草决明(决明子)

【来源】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效与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石决明

【来源】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
【功效与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草决明(决明子)

石决明

共性

都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差异

来源

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

鲍科动物鲍类的贝壳

用法

无需久煎

需要久煎

功效主治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用治肝肾阴虚、肝阳眩晕,肝阳上亢、肝火亢盛、头晕头痛、烦躁易怒。

来源|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药学部,作者:林俊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