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深蕴哲理的一首诗,短小朴实,机智灵巧,于细微处见精神

2019-08-22

生活中有很多细微的事情容易被忽略,有时无关紧要,有时却事关大局。见微知著,这是一个人是否成熟老练的标志。有人见一叶而知秋,有人却因一叶而障目,从微小事物中可以看出把握大局的统御能力。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作家视角独特、思考深入,就会有高妙的见解,也能很好地吸引和打动读者。下面介绍杨万里深蕴哲理的一首诗,短小朴实,机智灵巧,于细微处见精神。

过百家渡

宋代:杨万里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杨万里的诗号称“诚斋体”,在南宋诗坛自成一家。后人称他的诗“万事悟活法”,诗人能随着不同的感兴,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别具新意。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风格,不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这首诗作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春,这是杨万里任零陵丞的最后一年,秋天就要离任回都城临安。百家渡在湖南零陵城西湘江畔,诗人途经柳宗元祠堂,一番怀古之后,诗人的眼睛却盯住了篱竿上的蜘蛛网,而且引发其强烈兴趣。经过细致观察之后,诗人随性创作,却不经意被流传久远。

诗的大意是,时值暮春,祠堂前春归花落。天色新晴,寒意未褪,篱笆疏散错落,没有很好地保护院中之花,反而成了蜘蛛结网的好地方。

首句“柳子祠前春已残”,首先点明地点和时节,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并不太注意祠堂里的陈设,而是说“春已残”。这三个字看似不经意说出,其实有多层意思。首先是介绍时节,虽然暮春,但依然春寒,为下一句做个交代。

其次,诗人仕途的春天也已经过去,所以凭吊之后,有一种归隐的意愿。最后,因为春残,花儿也逐渐衰败,才有后面的疏篱不着意护花。

春天里阴晴不定,有时久雨不停,有时又阴沉不见阳光。新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喜悦,虽然春寒料峭,也阻挡不住游客们的游玩兴趣。可是柳子祠前却门庭冷落鞍马稀,以至于花儿都无人打理,任凭其自开自落,表现出人情冷淡,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都快要被人遗忘。

后两句寄寓深刻,既象征着柳宗元才不为世用,遭受弃置的结局;也抒发了诗人在相似的境遇下惆怅和哀怨的心情。如果引申开来,更能启迪后人。篱笆本来是用于护花的,而这些花儿既是装点风景,也表达对柳宗元的哀思。

如今柳宗元不被后世怀念,花儿也枯萎凋谢,更无人看护,却只象征性地交给篱笆护栏。可是蜘蛛却趁机而入,霸占了篱笆,也挫伤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绝句短小朴实,不避俗语。诗人选用人们常见的景象作为素材,给人以异常的热悉和亲切感,更体现了诗人观察细致,能从平凡中开掘诗情。读者叹息之余,一定也陷入深思。花儿尚且如此,世人又岂能避免相同的境遇。当春归花落,篱笆就毫不顾忌花儿及祠堂中先人,擅自改变其用途,体现了一种世态炎凉。而诗人由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往日的温情烟消云散,转而就是另谋新欢,哪有丝毫怀念和怜惜,岂不让人心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