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欲,曹丕首启"九品中正制"
曹丕成为魏王后,拘束已久的心顿时放开,决心干一番大事,于是紧锣密鼓地谋取皇帝宝座了。事实上,曹操在世时,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国的北方已稳固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已具备了称帝的实力。他之所以没有当皇帝,是觉得内外部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内部,他本人本是汉臣,而且一直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打天下,这个核心的意识形态一直被他利用,取得很好的效果,然而,等他想改朝换代时,却也成为一个最不好改变的障碍。因为一旦改变,只能说明他确实是汉贼,是虚假之人,以此立国,非长远之道。在外部,跟随他多年的首席谋士荀彧等人对汉室充满了依恋,虽遭他的强力打击,但反过来也使他有所忌讳。他以“唯才是举”的政策提拔了很多英才,却也对实力强大的世家大族多所打击和贬抑,使他存在很多潜在的威胁;同时,刘备、孙权仍割据一方,对其虎视眈眈,也使曹操感觉机会没有成熟。而作为曹操的下一代,曹丕一旦想当皇帝,条件显然已完备得多了。首先,曹操已为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排除了种种障碍,只要内部稳固,便有当皇帝的实力;其次,他从小只知效忠曹操,没有曹操那样与汉室的紧密牵连及意识障碍,世人对他的要求也会与曹操有所不同。再次,刘备、孙权交恶,双方之间的大战正在酝酿,根本无心进兵曹魏。这些均为曹丕称帝创造了条件。然而,改朝换代毕竟是一件大得不能再大的事情,也是一件最为敏感最为危险之事,而曹丕之才实不及其父,一旦弄巧成拙,极有可能使庞大的曹魏帝国转瞬分崩离析。所以,在把自己的兄弟赶回封国后,曹丕要想成为皇帝,必须有更大力量的支持。在当时的情况下,便是必须获得实力强大的世家大族的普遍拥护。那么,怎样才能获得世家大族的普遍拥护呢?在这一问题的追问下,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九品中正制登上历史舞台。曹丕当上魏王不久,他的最重要帮手之一陈群提议,实施九品官人法。曹丕马上采纳并予以全面实施,从此开启了依赖世家大族的先河,巩固并强化了门阀统治。九品官人制是一种选官制度,因设置“中正”官进行人才评议和推荐,又被称为九品中正制。其内容大致为:各州郡设置“中正”官职,由其专门对该州郡的士人进行考察评议,并按照德行才能,将士人中的人才分为九品向上推荐,这些人才经过中央核实无误后,被任命为各级官员。九品的分法可看下表:九 品上 品中 品下 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即:先分出上中下三品,然后将这三品再各自分成上中下,加在一起便是九品。如果单从形式来看,九品中正制似乎与汉朝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没什么不同。察举制即由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然后经过试用考核,任为官职。九品中正制似乎只是由“中正”官员代替“地方长官”而已。但实际上,九品中正制的最大特点是:中正的担任者都是世家大族的人士,他们最重视的是被品评者的出身和背景,而非才能和本领;能被评上上品的士人,无一不是出身世家大族。这样便将汉朝选官时重视品行、才干,向重视出身、品第转移。也就是说,九品中正制是在制度层面,为世家大族垄断上层权力提供了支持,并在贵族与平民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出身与门第由此成为可以当官的第一要素。世家大族的人,想要当官,如探囊取物,非常容易;反过来,如果门第不高、出身不好,即便能力再强也难有出头之日。如此一来,曹丕一反曹操“唯才是举”的政策,使曹魏政权成为世家大族利益的最好保护者,岂能不得到世家大族的积极拥护?客观地说,东汉时期,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发展,察举选官中已有重门第的倾向,实施“九品中正制”可视为这种倾向的升级版,未尝不是顺应这股潮流。况且,“九品中正制”在实施之初也有不少好处,有利于把因战乱而到处流散的士人团结起来,选拔其中的精英为曹氏集团效力;有利于把民间存在的品评人物的潮流纳入官方,便于曹氏集团的统治。然而,若从长远眼光来看则非常不利,门阀这种倾向未尝不是东汉后期制度僵化、最终导致灭亡的内在原因,所以曹操高举“唯才是举”的旗帜,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而曹丕急于改变其父的用人政策,说白了,就是非常迫切地想要满足自己的大欲。如果说,提议制定“九品中正制”的陈群,因本人就是颍川大族出身,目的是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那么曹丕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他本应该能够意识到治理国家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是人才,而不是出身和品第。而且一旦实施“九品中正制”,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上下隔绝,出现更为致命的毒瘤,然而他仍旧成为“九品中正制”的真正创立者,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要最大程度地拉拢强有力的世家大族,以实现他父亲都没有实现的梦想——改朝换代!这样的结果是,他成功地建立了魏朝,当上了皇帝。但在位不到六年就一命呜呼,死时年仅39岁,是一个短命的皇帝。这当然是一场悲剧。而在我看来,无论对曹丕,还是魏朝,九品中正制都宛若一碗春药,来时兴奋,稍久即毒性大发。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的持续,则流毒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