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开拓精神 砥砺终身 2024-06-22 20:54:39 王殿泽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历史符号,给2000万亲历者在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原遵化县燕各庄知青创业队的知青们耳畔何尝不是经常萦回着毛主席那句“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话语,每每回忆起哪段倍受磨炼的日子,他们无怨无悔,而锤炼出的那种精神,却让他们终身受益,那是值得记忆的时光。1965年7月8日,42名满脸稚气高喊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域里吃闲饭。”口号的唐山知青聚在了燕山脚下的燕各庄村,随后至1976年又有4批63名知青踏上那片土地。那山那水那片热土留下了知青们13年拓荒的足迹,经过那些岁月洗礼的105名知青骨子里浸入了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至在几十年人生旅途中,谱写出了一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凡人交响曲。跋涉:一条蹉跑的路抚今追昔,第一批唐山下乡知青在村老支书熊德禄和5位老农民的带领下,搅醒了燕各庄沉睡了几千年的2500亩荒山秃岭。从此,陆续从唐山、北京、天津、重庆、成都、贵州来的105名都市青年学生,他们每人一把镐、一张敏、一条扁担,一颗红心,两只手,开始了拓荒的历程。13年里,上百把铁镐、铁锹、钢钎磨秃了,刚上山哪会儿,大家劲头十足,个个争先恐后,开荒垒坝修梯田是第一场硬仗,满是石头的荒山坚如磐石,一镐下去震得直冒火星,虎口震裂了,手掌上磨出血泡,钻心地痛,没干上几天,大伙瞧着打满血泡的手,拖着腰酸背疼的身子,浑身上下有气无力,像散了架似的,含泪的眼透出失望的眼神,望着光秃秃的南山,有人唉声叹气地发愁道:这秃得像和尚头的荒山,哪辈子能长出头发来呀?!开头的那股热乎劲一下子凉了下来。接下来,一到山上,活儿没干多大会儿,人东倒西歪在山坡上放倒了一片。老支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深深地懂得“育树先育人,要绿化南山,更要培养知青吃苦耐劳的精神”的道理。于是,他组织知青们学习毛主席的《愚公移山》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亲自带领知青们到西铺、沙石峪参观学习,用“穷棒子”精神和“万里千担一亩田”的精神激励大伙,思想的火花,变成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知青们咬牙硬挺着坚持下来,人人练就了一副铁身板,一双双稚嫩的手磨出的一层层血泡,然后,变成了满手老茧,踏过了人生那段蹉跑的路。磨砺:一股创业的精神“治坡”、“治窝”闯过了艰辛的生活关,闯过了苦累的劳动关。斗转星移,春播的季节临近。北方春旱,缺少雨水,在那靠天吃饭的年月,平原浇地都很困难,山上绿化,栽树种地,水源就更难找喽,要到山下四五里外挑水抗旱,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往又高又陡的山上挑水不比平地,没法放下换肩,在城里吃惯了自来水的学生娃们哪经过哪阵势,男知青尚且吃不消,女知青就更困难了,女知青董美艳有一股倔颦劲,跟男知青比着干,跌倒了,弄得满身泥水,爬起来接着干,硬是咬着牙追上小伙子们。她那股劲头感染了其他人,知青们就是凭着那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意志,肩上磨出的血泡变成了硬茧,人人练出了一副铁肩膀。从1965年至1967年,3年从山下挑水10万担,荒山育林600多亩,栽树10万多棵,使荒山秃岭初步被上绿装,之后,相继完成绿化上于亩、修梯涕田500余,终于荒山绘成了年产12万斤水果、20万斤粮食的花果山、米粮川。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5000来个日日夜夜,艰哲的劳作,枯燥的生活,105名知青在老支书熊德禄和乡亲们的引领、呵护下,从城里不谙世故的青年或长为有思想、有毅力,体魄健壮的新式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奉献给了荒山。尽责:一行砥砺前行的足迹不寻常的13年,创业队的知青们为自己积淀了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返城的上百名知青从燕各庄一路走来后,不管他们奔赴了哪行哪业,工作在什么岗位,都在那种精神的支撑下,没有辱没老支书和乡亲们多年的厚爱,很多人为了实现中国梦、自己的梦,奋发努力着,有的在刚刚恢复的高考中考上大学,有的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学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3人在政府部门担任了县处级领导职务,6人在企业担任了科级职务,1人在高等院校获得教授职称,多人在工作中获得各种奖励。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企业转轨变型时,一部分人下岗,他们也未因此沉沦下去,而是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度风险。个别企业倒闭了,他们自己凭着当年那种创业精神,为了给国家和企业减轻负担,自己创业闯出一条自谋职业的新路,女知青刘燕青所在企业倒闭后自己创业,从小装修干起,现在,她经营的企业已是市内知名的集工装、家装为一体的装饰装潢公司。还有几名已退休的知青发挥余热二次创业,也干得风生水起。任何成功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燕各庄下乡的知青经过那些年的磨炼,身上蕴含着的创业精神,支撑着他们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会以当年“三不伸手”(不向国家伸手、不向村里伸手、不向家里伸手)的精神激励自己,为社会、为祖国自尊、自立、自强履行人生职责。携手:一生不了的情最后一批知青返城至今已近40年,知青与燕各庄村的乡亲们仍然保持着至深的友情,对第二故乡思念的情怀,让知青们与乡亲们,除了私人之间像走亲戚似地频繁来往,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知青们几乎每年都有组织地旧地重游,缅怀那段难以忘却的时光。在纪念燕各庄知青创业队成立50周年的大型联谊会上,上百名知青和乡亲们欢聚一堂,让人为之动容,知青与乡亲们像久别的亲人似的眼里淌出喜悦的泪水拥抱握手,一同回忆着几十年结下的那份情,知青们述说着在那蹉能的岁月体会到的乡情暖,在那广阔天地激人面志前行的往事,对老支书、对乡亲们生活上的关怀、政治上的关心的感激之情跃然脸上,乡亲们也如数家珍般地叨念着知青们南山创业的情景。正是那段值得珍惜的感情,那段难忘的历程,那段同舟共济、互相搀扶的时光,结下了一生不了情,返城后,知青们时时刻刻遥念一百几十里外的乡亲们,只要他们有困难找到了,知青们就会千方百计帮助解决,知青艾久力在市眼科医院工作,为了帮助村里几位上了年岁乡亲们的治疗眼疾,每次都是不厌其烦地提前赶到医院排队挂号,领着乡亲们查体,有时要走十几个门诊,他都耐心地抽出时间做向导,有时赶上星期天,他就放弃休息时间帮着忙前忙后。几十年末,知青们和村里人来来往往像走亲戚一样不断,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刚刚召开,唐山的知青们不由地想起四十来年前,唐山发生大地震后,村里就派出一个5人慰问组赶赴唐山挨家挨户到知青家慰问的情景,当时,燕各庄村也受到地震波及几乎是一片瓦砾,可是村领导、乡亲们能把知青当亲人一样看待,为了那份情、为了让乡亲们看看新唐山的变化,老知青们盛情地邀请了村“两委”和村民代表来唐游览观光。一件一桩看似不大的事使知青和燕各庄的乡亲们心与心连在了一起,使情谊源远流长。 赞 (0) 相关推荐 原创小说“小四川”‖文/瞿兴 小四川 ○ 瞿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正在浙西衢卅读高二,同宿舍的有同班的罗同学,还有一个绰号小四川的初二男孩.学校里把不同年级的学生混搭在同个宿舍里,那可是一个发明,可叫年令大的去照应年令小的. 一 ... 知青岁月 农场趣事 作者/高文忠 公众号第61期 农场趣事-高文忠 我是1968年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场三队的.在农场5年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人生,这5年的一瞬间是基石,托着我又走过了5 ... 知青岁月 粗瓷大海碗 作者/杨荣昌 公众号第60期 粗瓷大海碗-杨荣昌 星期天,去逛旧书市场,正优哉游哉间,忽然眼前一亮--在路边一个地摊上,我发现了一只粗瓷大海碗,摆在一堆旧物中间,价格不菲.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这只熟悉的粗瓷大海碗, ... 戴祯祥:我的知青岁月 我 的 知 青 前 岁 月 文/戴祯祥 难忘的1966年5月7日,97位四川盆地西边灌县灌口镇的城镇青年,年龄从14-25岁不等,为"响应井泉(李井泉,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四川省委第 ... 知青岁月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欢迎转载<唐山知青诗社>公众号的作品,但必须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 公众号第62期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1960年,正是国家困 ... 知青岁月 ▏想说再见不容易 下乡52周年记 1970年9月,招工开始了,多数武汉"老三届"知青是幸运的,最先招工走的同学去了湖北冶炼厂,之后,不少同学进了武汉市安装公司.大家在麻城县城照相馆留下了这张合影 一九七五年十月八日 ... 知青岁月 ▏日行百里运木材 我们下放麻城的第二年,省里给知青下拨了建房费,还按每个知青0.2立方米拨了计划木料,靠这点木料建房当然不够.于是队里决定到福田河山区去买. 秋高气爽.那天下午,我们一行5人:民兵排长,赤脚医生,地主, ... 知青岁月 ▏“不受二遍苦,不遭二茬罪” 忆苦思甜和《卖花姑娘》 "不受二遍苦,不遭二茬罪",(全民戴口罩,武汉是全国疫情控制最好的城市)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喔,半个世纪前,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时候,作报告的人经常挂在嘴边. 我们公社王主任解放 ... 知青岁月 | 我心中的崔国淑 自学针灸的女知青 在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50 周年之际,我接到知青朋友的征稿启事, 为给这绝无仅有的年代留下一点印记,我应该写点什么.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我们老三届知识青年从城市到乡村,经历了坎坷.磨砺.艰辛,收获了 ... 知青岁月 | 钱亦石后代 中考“不宜录取” 下乡广阔天地炼红心 我的出生地在湖北省咸宁县马桥镇钱家庄.我家的老宅房龄超过130年,是由曾祖辈带领祖父叔祖兄弟两人筹建.我堂大伯钱亦石(1889-1938,名定城,又名介磐)分得3间,我父亲钱惕元(1890-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