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186条-189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主持人:李永章老师

时间:2018年01月30日20:00-21:00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讨论伤寒条文:186条、187条、188条、189条。

各位老师、同仁们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无数名医。书中每一条文、每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如鱼得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造福百姓这一共同目标,今晚我们再次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书中的每一个条文,以期获得仲师的真传。我们逐条讨论,先讨论 186条,请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佳明老师:伤寒三日,外邪转属阳明,化热化燥后,阳明里热亢盛,气血驰张,脉搏呈洪大之像。大则病进,阳明病邪亢盛状态。

利城老师:伤寒三日,邪入阳明,阳明是里实热证,邪热亢盛于里,鼓动于外,故脉象应之而大。

永芳:伤寒经过三日传入阳明,出现阳明的脉象大脉。大者,脉在指腹,就是指头肚以下面积宽阔而大。

小芳:186条,伤寒几日,病邪转属阳明,阳明有大汗,大渴,大热,脉洪大的特点。

秋玲:对条文186的理解

脉大为里实热盛,伤寒三日脉大着,为邪欲传阳明。

刘敏:对伤寒186条理解:伤寒三日是言过程,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伤寒三日,邪传阳明,阳明的阳气昌盛,胃的气血充盈,所以抗邪有力,阳气有余,形成阳热证,所以脉来洪大,阳明脉大。故阳明热甚脉大。
     
曹丽君: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谓不兼太阳阳明之浮大,亦不兼少阳阳明之弦大,而见正阳明之大脉也。由表传里,邪热入胃,而成内实之诊,故其脉象有如此。

陈青:186  这是太阳伤寒转属阳明,伤寒三日,邪传阳明,阳明的阳气昌盛,胃的气血充盈,所以抗邪有力,阳气有余,形成阳热证,所以脉来洪大,就回出现前面白虎汤证脉洪大。

梁天:186条理解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当然这个三日只是约数,是谓病邪传变与发展过程,又因阳明经多气多血,表邪入里,正气抗邪,故脉象多见洪大之脉。

泳章:186:伤寒三日,阳明受病,阳明气血俱多,又邪并于经,所以脉大。

186:伤寒三日,阳明受病,阳明气血多,又邪并于经,所以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秋玲:对条文187的理解

“伤寒脉浮而缓”太阳伤寒,体液充实于体表,脉应浮紧,现反浮缓为里有留湿、留饮之故,“手足自温”为里有热,提示为太阴病夹饮夹热。热与湿互结,出现身黄,若小便利,则湿热从小便走,身不发黄。湿气去了,但热邪还留在人体里面,就容易形成阳明内热病, 所以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刘敏:对伤寒187条理解:;脉浮而缓,是为表脉,然无发热、头痛、恶寒等外证,手足自温,考虑为表阴证即太阴病。太阴土也,为邪蒸之,则色见于外,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热不内蓄,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即太阴之邪入腑,转属阳明也。

利城老师:伤寒当脉浮紧,脉浮缓,说明正气不足,或者是内有水饮,结合后文,本病讲的是第二种,内有水饮,当属太阴病,手足自温,说明阳虚不明显。这个条文放在阳明病篇,应该是是指伤寒传里,入阳明,又兼夹太阴水饮,阳明里热与湿相搏,可见发黄,若小便自利,湿从小便而去,不能与热相搏,则不能发黄,太阴已去,独有阳明,热盛津亏,则大便硬结。

曹丽君:187条,太阴与阳明同属中土,阳土主燥,阴土主湿。太阴与阳明同属里证,一为里热实证,一为里虚寒证。燥湿可以互化,寒热可以演变,虚实可以转换。太阴病脾阳恢复时,除了发生暴烦下利向愈的机转以外,可由湿化燥,由寒变热,由虚变实,由阴出阳,形成阳明病。

陈青:187以四肢为表,脾主四肢,手足自温就是说太阳之热在太阴了,而不是寒在太阴。寒在太阴可能手足自冷,手足自温是热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既然是邪气不在阳明而在太阴,太阴主湿,脾不能运化水湿,可能就从湿化,与系在阳明的燥化是相对应的,湿加上热,湿热蕴蒸,应该身发黄,此为湿热发黄。湿热发黄有一个小便不利的症状,因为它有湿,小便就困难了,湿邪无路可出,在里郁积,和热邪互相熏蒸,而变成发黄。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倘若这个人小便自利,湿邪有出路,能随着小便的排泄而排出体外,那么光有热、没有湿,就不能发黄,因为湿热蕴蒸才能发黄,小便利,湿有出路,只有热而没有湿,所以不能发黄。不能够发黄,是湿去而热留,到了七八天,”大便硬者”,小便利了,大便就变成了硬的。这是太阴外出于阳明,热化燥了,大便就硬了。大便一硬,就成了胃家实,”为阳明病也”。

永芳:伤寒出现脉浮缓,浮为阳邪,缓为脾脉。伤寒脉浮缓,太阴客热。脾主四肢,湿热困脾出现手脚发热而周身不热,小便不利出现身黄,若小便自利湿有出路,则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太阴外出阳明,热化燥,大便硬则为阳明病。

梁天:187伤寒本以脉浮紧为主脉,但此为脉浮而缓,脉由紧变缓是提示寒邪有化热趋势,但以手足自温,无阳明之大热之象,同时缓脉主湿,故考虑为太阴之水湿内停。内有湿邪,当小便不利时,与外邪入里之热相结合,多有湿热之象;当小便自利者,湿从小便而出,徒留热邪,则不发黄疸,七八日,湿热燥化成热实,故见大便硬结,此为太阴传之阳明。

佳明老师:太阴转阳明,脉缓,太阴湿盛,手足温,阳虚不重,可能有两种转归,太阴病寒湿郁滞,有发黄可能,小便利,湿邪得以下泻,不发黄,二太阴转属阳明,形成阳明病,虚则太阴,实则阳明。

泳章:浮为阳邪,缓为阴脉。邪在阳,则手足热;邪在阴,则手足寒。手足自温,是知系在太阴也。太阴土也,为邪蒸之,则色见于外,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热不内蓄,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即太阴之邪入腑,转入阳明。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泳章:伤寒则无汗,阳明则多汗,以伤寒邪转系阳明,故其人濈然微汗出。

曹丽君:188条,濈然汗出,是由于阳明王燥热之化,里热蒸腾,逼迫津液外泄所致。汗出虽微,却连续不断,是阳明病特征之一。

刘敏:对伤寒188条理解:伤寒寒本来没有汗出的,那么当往里传到阳明的时候,因为里热蒸腾使这个津液外出,那么这个人身上就连绵不断的出微汗。这也是辨阳明病的一个很要紧的证候。与太阳中风的汗出不同,前者为发热出小汗,后者为连绵不断的微汗。

陈青:188太阳伤寒本无汗,当往里传到阳明的时候,因为里热蒸腾使这个津液外出,那么这个人身上就连绵不断的出微汗。这也是辨阳明病的一个很要紧的证候。

秋玲:对条文188的理解

伤寒不解,邪入阳明,阳明里热盛而迫津汗出。

永芳:伤寒刚刚转于阳明,里热炽盛,热蒸于内,而出现ji然微微连绵不断汗出。

梁天:188太阳之表邪入里传变为阳明,外邪入里化热,里热蒸腾迫使津液外出,可见微微汗出,绵绵不断。

佳明老师:伤寒转属阳明,除了大便难,还有发热汗出连绵不绝,里热逼迫津液外出,阳明病特征。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佳明老师:阳明中风有的时候是指病证向阳热转化的一种趋势,本条伤寒表证向阳明里证发展,慢慢化热化燥过程,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说明表邪还有残留,太阳表证不能用下法,阳明里证没有成实,也不能下之,用下法,肤表热邪和阳明气热不会消退腹满也不会好,还会伤津液,而小便难。
     
利城老师:阳明中风,结合脉浮而紧,应该是太阳阳明合病的意思,有发热恶寒、脉浮而紧的太阳伤寒表现,有口苦咽干、腹满微喘的阳明表现,治当表里双解或先表后里,而今用了下法,伤了脾胃,故腹满,津液随大便而去,故小便难。

刘敏:对伤寒189条理解:阳明中风考虑为里有热,而外又有外邪。里有热,是指里证阳明证;外有邪,是指表证,中风证。口苦,咽干提示少阳病。即三阳合病,阳病不能用汗法,也不能用下法,要用和法。如果误用了下法,病邪内陷,则因热邪内陷而致使腹更满;因误用了下法,伤了津液,而使小便更难。
   
永芳:阳明病中风,出现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口苦咽干,腹满微喘的太阳阳明合病,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里,若下之过早,邪热内陷,伤津耗液出现腹满严重及小便难。
  
陈青:阳明中风考虑为阳明的表里为病,里不和为胃家实,故腹满;肺与大肠相表里,中焦已经成实,影响肺气,故喘;口苦咽干,说明阳明热盛;“发热恶寒”,说明阳明的经表之证未解,故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浮是主有表,紧是主实,阳明病的脉浮紧和太阳病不同。

太阳病的脉浮紧指风寒,阳明病的脉浮紧是指既有表邪,里气也实,紧代表实证。这样阳明的经腑俱病、表里俱病,应当先解其表,后泄其里,或者表里两解。”若下之”,倘若见腹满微喘、口苦咽干的燥热,而泻下,下之太早,后果是在表的邪气趁着误下就中于里,腹满又严重了,”小便难也”,外面的热气也入里了,津液更受伤了。
 
秋玲:对条文189的理解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转阳明,论述了邪由表传入半表半里、传里过程:“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为太阳证;口苦咽干”为邪入少阳;腹满微喘,为阳明证。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当用和法。若误下,则太少之邪均传入里,则腹满,下法伤津而小便难。
  
梁天:189阳明中风,应是指太阳阳明合病,外有寒而内热,。发热恶寒、脉浮紧,是太阳之伤寒之证。“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在指表邪入里化热,津液耗伤,故见咽干。风邪侵袭,气机不利,故患者会自觉腹部胀满,而非胃实。此时当以发汗解表为主,虽里头有热但不实,如果用攻下虚其里、虚其胃,反胃虚水谷不别,则见胀满,小便难。

本文由永章老师整理,谢谢永章老师!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演绎(中)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言外之意就是病已到了传入半表半里少阳病而为柴胡证的这么一个时间阶段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6

    06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sou),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 ...

  • 伤寒论181-190条

    181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是怎么得的?太阳病治疗不当,过用汗法.下法.利小便 ...

  • 第二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起179条迄262条)

    179.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胡希恕注:赵.成本均把下条置于篇首,今依<金匮玉函经>以本条冠篇首为是. 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即病邪充实于胃内之谓,按之硬满而痛者是也,胃家实为阳明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89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89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本条虽然名为阳明中风,实 ...

  • 《伤寒论》学习笔记:第二条太阳中风

    <伤寒论>第001条 第2条: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笔记: 总论之后,就分而论之.观,太阳病篇目,合178条目.少阴病44条,表病占了222条.而<伤寒论&g ...

  • 伤寒论学习:347条-350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精彩发言 各位老师.同仁们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几多名医,书中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 ...

  • 伤寒论学习:343条-346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精彩发言 各位老师.同仁们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几多名医,书中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 ...

  • 伤寒论学习:339条-342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11月20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

  • 伤寒论学习:335条-338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11月13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

  • 伤寒论学习:331条-334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11月7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

  • 伤寒论学习:323条-326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10月24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

  • 伤寒论学习:319条-322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10月16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