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献秘方【一点资讯】
1.蒲黄汤(张仲海方)
【处方】蒲黄、五灵脂、香附、当归、小茴香、肉桂各10克,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于月经来潮前3~7 天或经期服药,每个月经周期3~7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主治】痛经。
【加减】本方名为编者拟加,有大片膜样物排出者,加三棱、莪术、桃仁、川芎、丹参、没药;气滞者,加台乌药、柴胡、青皮;寒凝者,加吴茱萸、干姜、艾叶等。
【方源】张仲海等《陕西中医》(4)1989年
2.高血压方(张大昌方)
【处方】夏枯草15克,生白芍10克,生杜仲15克,生黄芩6克。
【用法】先煎前三味,用水三茶盅,煎至30分钟,再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
【主治】高血压
3.芪甲消疡汤(张志发)
【处方】生黄芪30克,生白芍15克,炮山甲3克,当归12克,大黄6克,薏苡仁20克,白芷15克,白及10克,蒲公英18克,栀子10克,青黛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加水400毫升,煎2次,混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补气生肌,清热活血通络。
【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症见口腔颊黏膜、舌面、舌下、牙龈、唇及唇内充血糜烂,表面凹陷,疼痛较甚,难以进食,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加减】溃疡发于舌尖部,伴有烦热躁动不安者,合用导赤散清心泻火;溃疡发于唇、颊、牙龈,有黄色伪膜覆盖,溃疡周围充血广泛,伴口臭烦渴者,合用竹叶石膏汤清胃泻火;溃疡多发于舌根部,伴腰膝酸软者,合用知柏地黄丸滋肾降火;溃疡发于唇颊、舌面部,伴脘腹胀满、嗳气、食少者,合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
4.治痛风方(张文泰)
【处方】当归15g,苍术15g,桂枝10g,桃仁10g,胆草15g,红花10g,羌活15g,川穹15g,威灵仙15g,防己10g,黄相20g,穿山甲10g。
【用法】水煎服,每剂分3次服,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属湿热阻者。症见多突发双足拇趾、跖趾关节及等部位红肿热痛,不能活动,遇热尤甚,甚者下肢活动受限,每因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而诱发等。
5.胁痛经验方(张碧姿)
【处方】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楝10克,玄胡10克,丹参12克,郁金12克,茜草15克,厚朴9克,神曲10克,鸡内金6克,绵茵陈15克,金钱草15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理脾、清热活血
【主治】胁痛
6.养颜祛斑汤(张良英方)
【处方】柴胡6克 当归20克 白芍15克 女贞子15克 山药12克 熟地黄12克 枣皮12克 茯苓12克 牡丹皮12克 党参15克 川芎10克 白芷10克
桃仁10克 红花6克 玉竹12克 甘草6克
【用法】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功效】补益脾肾,滋肾养肝,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主治】用于各型黄褐斑。
7.解郁下气方(张振久方)
【处方】黄芩10克,紫苏梗10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大腹皮7克,白芍12克,川芎3克,黄芩3克,人参5克,甘草5克。
【主治】子悬
8.八珍汤加味(张发荣方)
【处方】人参20g 白术20g 茯苓15g 甘草15g 熟地20g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0g 黄芪20g 桔梗15g 白芷10g 皂角刺10g 金银花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补益气血,透脓解毒。
【主治】胸中隐痛,咳嗽吐痰,面色苍白,消瘦乏力等症
9. 清眩平肝汤(张任城方)
【处方】桑叶、菊花、黄芩、生地黄各15g,当归12g,白芍15g,川芎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2g,桃仁、红花、牛膝各10g。
【功效】滋补肝肾,平肝降火;补血活血,调补冲任。
【主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
10.强腰散(张鉴铭方)
【处方】川乌、肉桂、干姜、樟脑各30克,白芷、南星、赤芍各2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用量为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推于纱布上,趁热敷贴于痛处,隔日一换。
【功效】温散寒邪,行滞通络,活血镇痛。
【主治】慢性腰腿痛(寒痹型、劳损型)。
11.五藤饮(张从善方)
【处方】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各15克,制川乌3克。
【用法】先煎川乌30分钟,后纳诸药再煎20分钟,每日1剂,晚间顿服。病重者每日2剂,早、晚各1剂。
【功效】搜风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痹症。
【方源】四川著名中医张从善验方。
12.宁心安神汤(张之文方)
【处方】生地20g,丹参20g,炒枣仁50g,夜交藤30g,炙甘草3g,远志1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用于阴虚血少,虚热内扰之失眠。
【加减】兼见倦怠乏力加南沙参30g,黄芪30g;兼见情绪不安、烦躁易怒,口舌生疮,手掌发胀等,加山栀仁10g,丹皮15g,益母草30g,竹叶15g;兼见手足心潮热,多汗,加丹皮15g,白薇15g,牡蛎30g;老年患者若伴腰膝酸软,关节疼痛,难以负重,筋肉时有挛急,五心烦热,多汗等,摄片发现骨质疏松者,加枸杞30g,龟板20g,鳖甲20g,牡蛎30g,山萸肉12g。
13.熊胆地龙散(张国铨方)
【处方】熊胆5克(或羊胆倍量)、地龙10克,龙葵20克,葶苈子15克,浙贝母、蟾蜍炭(活蟾蜍、去头、黄泥外包,火烧为炭)各12克,炙麻黄8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混匀备用。2~4岁每次服4克,5~7岁服8克,8~11岁服12克,每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1~2周为1疗程,一般以1疗程为度。
【功效】清泻肺热、化痰降逆、止咳平喘。
【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
【加减】若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14.加味痛泻方(张海峰方)
【处方】炒白芍20g,西砂仁10g,六月霜30g,潞党参20g,北防风10g,广陈皮6g,焦白术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抑木扶土,清浊化湿。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15.壮骨蠲痹汤(张吉方)
【处方】独活12克,寄生10克,青风藤12克,海风藤12克,木防己10克,炒杜仲12克,川牛膝12克,全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寻骨风10克,仙灵脾10克,炙黄芪15克,生熟地各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先将诸药浸泡冷水中10分钟,用武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取药液150毫升左右,再加水二煎,将两次药液混合后,再分两次饭后温服。
【功能】祛风湿,益肝肾,活气血,壮筋骨。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四肢关节(或中小关节)肿痛,晨僵,肢体沉重,或红肿灼热,或轻微变形,或有皮下结节,病程长者多形体消瘦,肌肉萎缩,脉沉细,舌质淡有齿痕,白腻苔。
【加减】游走窜痛加防风、桂枝,四肢沉重明显加苍术、薏苡仁,疼痛剧烈固定加制附子、桂心,红肿灼痛加忍冬藤、知母,痰浊痹痛加皂角刺、白芥子,血瘀肿痛加三棱、莪术、水蛭,骨质破坏变形加骨碎补、补骨脂,正气不足加党参、白术。可结合针灸三步取穴法治疗,以壮督兴阳,疏通经络,祛风除湿。一步督脉取穴,上肢痛取大椎穴,腰背痛取至阳穴,下肢痛取命门及其夹脊穴;二步病因取穴:行痹加风池、风府,痛痹加关元、气海,着痹加风市、阴陵泉,热痹加曲池、绝骨,痰浊痹加丰隆、内关,血瘀痹加血海、地机,肾虚加曲泉、照海;三步局部取穴:如肩关节疼痛加肩,肘关节疼痛加小海,腕关节疼痛加阳池、合谷,指关节疼痛加八邪,髋关节疼痛加环跳,膝关节疼痛加外膝眼、阳陵泉,踝关节疼痛加解溪、丘墟,趾关节疼痛加八风。一般用泻法或平补平泻,虚证用补法或用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