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千万别拿感动自己来糊弄工作
这是我的第299篇原创
1
不问结果式的工作
本质上就是一场自我感动
2
很多人每天都很忙
但实际上仅仅是装作很忙的样子
其实,在朋友圈假装努力的表现,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伪工作者”。
吴军老师在《见识》这本书里,就提到了这个观点:
在谷歌等美国公司里,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pseudo worker,直译就是“伪工作者”。
这些人可能看起来就是那种,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的样子,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但是那些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
如果一个公司里这样的伪工作者很多,完成的伪工作很多,用不了多久,它在竞争中就要处于下风。
在其中,吴军老师还总结了伪工作者的典型特征:
1.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
犯这种错的人,从他个人角度看,还是可喜的,至少他愿意思考,愿意去做事情。对于公司就不一定了,这种无效的改进占用公司的资源,拖累公司的发展。
就像很多公司为了上线而上线,为了需求而提需求,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但最后毫无效果。
2.明明能够通过学习新技能更高效地工作,却偏偏要用旧工具工作,甚至手工操作
这种人满大街都是,明知道自己现在占这个岗位了,就可以随意浪费别人的时间,还美其名曰:“你看,我在认真工作呢。”
实际上,很多事情完全不用这么复杂。
3.在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盲目寻找答案
我就见过很多职场人,非常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明明公号、知乎、B站等各大内容平台有无数工作方法论,却非要按照自己的野路子来做事,结果常常在低效的工作模式中不得要领。
一旦人的心智陷入这种低层次的认知中不断徘徊,就很难再向高水平的认知中跃迁了。
4.不注重95%的主要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浪费在5%的次要问题上
主次不分是很多职场人常犯的毛病,放眼望去好像什么都想做,但什么都做不好。
很多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没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提高效率就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很多人试图在短时间里完成很多工作,但其实这是办不到的,
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
很多时候,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
伪工作者就是这样的人:
总是在忙,但做的却是既简单又没什么太大用处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每天都很忙,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装作很忙而已。
在这里不妨也给你提一个建议:
当你因为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
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
而不是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那些毫无意义的边角碎料。
3
避开“伪工作者”陷阱
你还可以这样做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可能就知道,贾府中的王熙凤就是非常合格的管理者,单是从她料理秦可卿丧事就可以看出,她的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
在《红楼梦》中,最严肃隆重的事情就是红白之事,也就是喜事和丧事,这件事的重要性同样可以比得上后面的元妃省亲。
所以,这件事落在凤姐手里,对于逞强好胜,但又没料理过红白大事的凤姐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她要趁此机会在整个贾氏家族立威。
事情接下了,但是,具体该怎么操作?
她迅速抓住了要害,归纳出了一二三四五,指出了宁国府管理的弊端,而且她精准概括了一个重大项目的所有要素:
工作团队、工作范畴、时间、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于是,就在接受贾珍委托的第二天一大早,凤姐就集合了整个团队,也就是宁国府的数百位佣人,公布了她的执行方案。
先说工作团队安排,她把丧事的所有环节和内容作了拆解,又把宁国府的几百号佣人对应做了分组,专职专责,比如客人来往招待、本家亲戚茶饭和守灵分别设了三个专职小组,每组两班,每班十人。
再说工作范畴,就连灯烛烧香、夜班巡逻都有小组安排,更不说细化到专门的茶器管理、酒饭器皿管理,甚至具体到每个房间的古董陈设管理,都设置了专门小组。
这下,哪怕摔了一只杯子,都能立刻找到责任人,出了问题,让他自己掏腰包来赔偿。
随着凤姐一项一项分派清楚以后,一个非常明确的项目团队建立起来了,组织架构清晰、责任明确、时间、质量、成本,都成为非常明确可量化的可控因素。
顿时,宁国府风气大变,井井有条。
其实,总结起来无非就是:确立目标、统筹兼顾、抓大放小、以始为终。
确立目标:意味着你必须梳理一个可实操的目标,并砍去不必要的其他事项。
统筹兼顾:在注意力不被过度分散的前提下,做好多手准备而不是走进死胡同。
抓大放小:如果可以不妨站在更高层面上思考问题,同时抓住重要部分和关键位置。
以始为终:不管过程多么繁杂无厘头,但最终还是能实际落地并给出合格交付成果。
对于职场人而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也会一直做着可有可无的事,如一直刷微信、微博,而不肯静下心来写一篇文章或读一本书。
其实不做伪工作者也很简单,无非是搞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而已。
但大多数人不过是选择了最简单的那一种:
用最容易做到的自我感动,来糊弄最严格的工作结果。
写在最后:
其实职场里大家都是明白人,你做了什么、你能做什么、你做成了什么,时间久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没必要做这种捏着鼻子哄眼睛的事情。
有句话说的好:
别在朋友圈假装努力,毕竟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再说了,你这么能演,
但你确定你的老板吃你这一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