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门联引出的名人故居

     北京宣武区校场头条47号是一处很不起眼的院落,门楼是等级不高的随墙门,乍一看都会认为是普通百姓的住宅,只是墙内的一栋二层小楼隐约显示着房主人的身份,当你再仔细观看随墙门的门扇时就会引起你的注意,因为门扇上有一副门联,门联的字体为金文,彰显房主人绝非平头百姓。

    门联金文为阴刻,上书: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其意应该是做大文章就要举世无双,有大才干应该善为人师,这幅门联应是房主人的人生追求。

   经过与老住户打听了解,才知道此处原住户还真不是等闲之之辈,原来是著名的古典文学家、收藏家吴晓玲和夫人著名翻译家石素真的故居。只可惜此处已成为大杂院,无缘见到院子原貌,更是见不到吴晓玲夫妇亲手栽种的两棵棔树(合欢树)并以此命名的“双棔书屋”了。

不起眼的门楼

门联

可见院内小楼

     (百度资料)吴晓铃(1914---1995),辽宁绥中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神学院、燕京大学、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2年至1946年在印度寂乡泰戈尔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任教授。1947年起任法国巴黎大学北京汉学中心通检组主任,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国家文物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吴晓铃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在该校开设本科学生的“中国古典小说”和研究生院的“《金瓶梅》研究”等课程。吴晓铃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清乾隆《舒元炜序本红楼梦》即为吴晓玲先生旧藏,现转归首都图书馆收藏。在《金瓶梅》研究方面,首创作者李开先说。并精通梵文,致力于中、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主要著作有:《西厢记》校注本、《关汉卿戏曲集》、《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话本选》(合编)、《西谛题跋》(七卷)、《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郝寿臣脸谱集》等。译著有:梵文剧本《小泥车》、《龙喜记》等。参与编写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古本戏曲丛刊》等。曾先后获法国巴黎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和印度国际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称号。1995年2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石素真(1918--2009),笔名石真。1936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国文系。1941年后历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中教师,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孟加拉语学员,泰戈尔文学院研究生,北京大学东语系讲师,外交部印度科科员,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东方组副研究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印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石素真早年以精于孟加拉文闻名学界,并成为最早翻译泰戈尔原著的中国学者。与季羡林、金克木同为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员,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方组从事研究。她特别着眼于泰戈尔及其作品的翻译研究,为译著泰戈尔作品原文第一人。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石素真于2009年11月4日下午在北京安贞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1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