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头丫须/柴胡

手持短刀辟财路,
男女老少无寒暑。
“马”上勤劳讨生活,
“马”下勇敢闯征途。
过去《宝应农业科技报》上的一首打油诗,是油坊头人做丫须的真实写照。
油坊头是射阳湖镇的一个地名,它以区划调整前的油坊村为中心,包括竹墩、赵家三个行政村。区划调整三村合一,取名油坊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
丫须,空心圆锥体,底部三分之二竹篾径纬交错,尖端三分之一有径无纬,径顶每根削成芒尖。丫须与人字型丫子和丫帽组合成能进不能出的捕黄鳝的竹制工具。
油坊丫须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与乾隆皇帝有关。
乾隆幼时多病,常到王屋山附近的丫髻山(后来人们简写成丫须山)道观烧香拜佛,祈福求安。道观主持提出乾隆成年后必须入道修行,得到了应允。
乾隆做了皇帝后为兑现当初承诺,在御林军中找了个与自己身材、面貌相似的将军,冒名顶替。将军姓董,祖籍宝应油坊头人。将军修行后,还负责道观安全,闲睱之余与山民学做丫须。久而久之,学会了做丫须的手艺。
主持圆寂后,将军年岁大了回祖籍油坊头,靠做丫须安度晚年。从此,做丫须的手艺在油坊头传了下来。
油坊头百分之八十人家都姓董,董氏一族早在明朝从苏州迁徙之此,至今近800年历史。油坊丫须曾鼎盛一时,几百年来一直被油坊头人珍惜。
解放前地主老财垄断丫须生意,油坊头人做丫须无利可图。解放后,家家户户做丫须,自产自销,才得了实惠。1971年又被当着“资本主义尾巴”割掉,油坊头人彷徨、疑惑、无奈。
1980年,油坊头人还不敢做丫须。村党支部组织八名技术骨干带头做丫须,每串30个奖励十分大寨工。一年后,做须人家发展到30多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油坊人放开了手脚。1981下半年后,油坊头85%人家做起了丫须。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丫须撑起了油坊头人的一片蓝天。
油坊丫须曾远销江浙沪鲁豫皖赣等全国各地水乡,每年秋后至春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渔民提前丢下订金,春节后来取货。
做丫须关键是劈篾子、扦芒子和加须三道工序。
篾子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本核算,关系到丫须质量的好坏。油坊头人都到江南买水竹,挑选标准是节巴稀,做丫须少过节。
“过节”一说,是不是来源于做丫须,没人考证过,不好枉自定论。但节巴多的竹子,竹篾编丫须过节就多,必须折断节巴,重新插上篾子编织。
头道篾青篾黄加须,二道篾黄打底脚,三道篾黄做丫须的底箍,四道篾黄串须,捆须,竹子利用率达到95%。
芒子扦的好坏直接影响丫子能不能张到鱼。芒尖要尖锐,软硬适中。硬了,长鱼进不去,软了,长鱼会倒出来。
加须用头道篾青篾黄,须嘴象孩子玩的玻璃球大。太大,长鱼全溜掉,太小,长鱼进不去。
这三道工序都是家庭主要能手来做,其他人只帮助锯竹筒子、扣须、打底脚。
扣须也很重要,根据丫须规格型号确定圆口直径。13#的13根须芒,15#的15根须芒,还有17#、19#的等等。
丫须一串30个,20个大的,10个小的,十串300个一捆。
丫须起初两三元一串,后来逐渐涨到二三十、七八十元,最贵时一串近二十元,一捆一百大几十元。
杨宝生弟兄俩在参加生产队劳动之余做丫须,妈妈帮助锯竹筒子,扣须。一家起早贪黑,一年做100多捆,收入达两万元。八九年时间,砌了两幢砖瓦房,还娶了两房媳妇。
丫须只是须的一种,油坊人不仅做丫须,还做篮须、簖须、删子须和蟹须等多种捕鱼工具用的须。篮子、筛蓝和鸡窝笼子等一般竹制品生活用具都手到擒来,油坊头人多数是半个篾匠。
1997年后,机器生产的塑料丫须逐渐取代了人工编织的竹丫须。油坊人赖以生存的流传了800年的老手艺,从此告别了历史舞台。
时任油坊村支部书记董鸿岭召开群众大会,希望大家丢掉丫须不要气馁,要与时俱进,闯出新征途。他激动地说:
“我们油坊人“马”(做丫须的木马)上讨生活,“马”下要靠勤劳和智慧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村党支部鼓励村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帮助企业老板招工,请劳动所培训技术人员。党支部前三任书记董鸿玉、董鸿岭、董鸿新和现任书记徐洪源,还分别帮助创业村民集资、担保做贷款。在党支部的鼓励和帮助下,油坊村的民营企业和各行各业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先后办起了绳缆厂,绳缆销到了东海舰队。有的办起了汽车配件厂,配件销到上汽集团。有的办起了藕制品厂,产品远销到了日本、韩国。许多人成了种养殖专业户。
据不完全统计,油坊村现有董华、董泽安和董鸿武等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 13家,有董培葛、董泽祥等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水产养殖专业户 30多个。油坊村80%劳力进了工厂,月工资平均不低于4000元。
杨宝生兄弟俩,分别在上海做装璜和水电老板,儿女读完大学,在上海工作并买车买了商品房。
油坊村是革命老区,苏中区党委栗裕、叶飞,陈丕显等首长曾在此建立抗日政府,建法院、印钞厂,吴运铎在此建兵工厂,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油坊村在外赚了钱的大小老板不忘家乡这片红色热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把宽敞马路修到了331国道,直达宝应高铁。如今的油坊村小公园有健身器材,路边花木成行,河水清晰见底,桥梁拱曲别致。小桥流水,紫燕剪柳,鸟语花香,四季如春,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主编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