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健康!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健康吗?

我们生活条件好了,较以前更富裕了,但是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疾病总人口和发病率数据超乎你的想象:

血脂异常的有1.6亿人;高血压人口有2.7亿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人数超1亿;平均每1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在这样的大数据面前,你能独善其身吗?而不生病又真的是健康吗?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理想的健康应该是保持身体的最佳机能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在健康与生病之间广泛存在着亚健康,靠医药无法解决,只有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改变生活方式和环境才能彻底改善。现代人追求的健康,早已不仅仅局限在“不生病”,“好睡眠、好肠胃、好心理”都要符合。

好睡眠
易入睡、时间充足

我国超2亿人存在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症,其中失眠最为常见,表现为不易入睡或睡中反复苏醒或早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底不能入睡。年轻人比老年人受到更加严重的睡眠问题困扰。

而睡眠不好不仅会让人“变傻变丑”,还会累及免疫系统,增加疾病的发生几率。那该如何找回好睡眠?

01

吃好助睡眠

褪黑素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物质,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会降低,造成睡眠紊乱以及一系列功能失调。像核桃、芝麻、燕麦、香蕉等可以促进人体分泌褪黑色;虾、蟹、鱼、藻类等富含虾青素的食物则能保护褪黑素不被氧化。

还想提醒大家,发出蓝光的电子产品也会降低人体褪黑素水平。

02

改善睡眠环境

①卧室要暗:当人们处于黑暗环境中时,褪黑素分泌增加,能产生困意。建议卧室用遮光窗帘。

②枕头要合适:枕头的高低其实也会影响睡眠。建议平躺时,枕头支撑头的地方大约是一个拳头高(5-7cm),支撑脖子的地方则要再高3-5cm左右;枕头的长度至少是整个肩膀宽度的1.5倍。

好肠胃
消化、吸收、排泄都正常

肠胃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一方面其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保证了人体所需营养;另一方面它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的协调与否关系着人体是否健康。

01

健康肠胃的标准

*排便正常,不出现便秘、腹泻;大便成形、颜色正常。

*消化吸收良好,不存在厌食、贪食情况;进餐后肚子不胀;一般只吃不胖、喝水都长肉等都属于消化吸收不好的类型。

*没有出现肠道过敏、食物不耐受等症状。

*没有胃肠道疾病,比如:没有胃酸、胃炎、胃食管反流等。

*肠道菌群平衡,无细胞过度生长,肠微生物组成和活力正常。

02

如何造就“好肠胃”?

①“一多三少”

*多果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蔬菜的摄入量为300-500克;水果的摄入量200-350克。

*少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油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

*少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5-6g,特殊人群,像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该更少。

*少糖:不仅做菜时要少放糖,还要少吃过于精细的米、面,用粗粮、杂豆等代替。

②定时定量,多样化

三餐都能按时吃,每餐都保持七八分饱,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则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相反,若食无定时、零食不离手,亦或是忍饥不食,都会打乱胃肠消化规律,使脾胃失调。

③细嚼慢咽,加强运动

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肠胃的压力,让胃肠道能更有效的吸收营养物质;而保证规律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同时也促进了胃肠道蠕动,减缓肠道老化。

好心理
与人交流,自我了解

即使现在的我们拥有更便捷的生活、更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幸福感却越来越低。数据显示,近70%的人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有人为了人际关系焦虑;有人因为不能正视自我抑郁;有人害怕社交……

很多人都不重视心理问题,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心脑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而拖垮身体。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泄自己的情绪,可以多找朋友聊天、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多运动等,若是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无法排解,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广积德提醒

提供给大家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自测身体的健康程度,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可不要错过以下这些衡量标准。
预示身体健康的迹象有“五快”:

●吃得快:说明身体的五脏六腑之间功能正常且协调妥当,有较好的胃肠道功能,能够较快得消化食物。

●便得快:说明机体排除毒素的速度快,这样能够减少毒素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睡得快:健康的睡眠,入睡时间一般在15分钟以内,睡眠过程中无梦或少梦、夜间醒来少于两次以及第二天醒来后精神焕发。

●说得快:表示大脑处理信息、逻辑处理能力非常好,同时能够很好的控制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

●走得快:说明身体大脑与四肢的协调能力非常好,同时肢体的敏捷、反应快,能够反应出大脑以及肢体的健康状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