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中缩短为两年的建议?
这是张红伟提的建议,当然他的出发点很复杂,考虑了老龄化 ,考虑了生育问题。
他认为,年轻人早点把书念完,就能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当然,这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其实有些问题很容易思考,你去街头做个采样,去问一问那些还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
问问他们,究竟是他们想要结婚,学校不让他们结婚,还是他们走上社会很多年后,自己仍然不想结婚。
我想,事实胜于雄辩。
当然,站在事实的角度,这个提议本身很正确,因为现实中高中的第三年确实不学知识。
几乎所有高中都是在两年内上完全部课程,最后一年全力备考。每天除了模拟考,就是模拟考,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那既然如此,高二结束直接考试不是更好么?还省了一年的时间成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真要是这么执行,不会像你预期的那样,高三消失了,而是反过来,高二消失了。
学生不是迎接高一 高二的模式,而是即将面临高一 高三。
原本三年的课程从压缩为两年变成压缩为一年,一年学完三年的课程,然后高二全力备考。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扎实的高中学业和考上好大学之间,我相信老师,家长,同学都会选择后者。
有人说,西风你真讨厌,老是喜欢说实话,美好的预期又被你说的落空了。
不是我喜欢说实话,这种话题其实根本不重要,我拿它也只是当个引子。我想回答一个问题,一个关于成本和盈利之间的话题。
我讲过很多次盈亏同源,几乎每次讲到这个话题,收到的留言都是正面的,看起来好像无人不懂。
无人不懂的另一个侧面很可能是从来就没看懂过。原谅我又说实话,连读者都得罪。
我是怎么发现的呢?
每当我把盈亏同源这个概念埋藏在其它话题里的时候,我根据读者对其它话题的看法,就能猜出来,他们并不是时时刻刻脑子里运作着盈亏同源的理念。
所以我们说知识和认知不是一个意思。
人家说他会易筋经,是说一天24小时,那玩意在他的任、督二脉之间,一个小周天一个小周天的循环,就像呼吸一样,从不停止。
你说你也会易筋经了,是说你认得这三个字:易、筋、经。
你看到了,知道,不等于知道。
我们很多人只想要那个盈,不想要那个亏。可是问题在于没有那个亏,你就不会有那个盈。
你爹开了个馄饨铺子,生意很红火,几十年来街坊邻居都来吃,这条街上谁开馄饨铺子也活不下去。
现在你爹老了,让你来开。你一接手,觉得店里不必要的开支太多了。比如馄饨现包的,成本太高;对客户热情微笑,成本太高;新鲜的肉,成本太高。
于是你致力于降低成本,第一个月赚了你爹十倍的利润,开心的不要不要的,觉得自己才是经营之神。要不是这老东西碍事,你们家早发财了。
第二个月赚了你爹三倍的利润,第三个月,利润开始下降,第六个月,入不敷出,没人来吃,一年后,铺子倒闭了。
你觉得你爹傻,还是你傻呢?
这个故事很烂大街,90年代报纸上常登,最后的解读,或者说中心思想的总结往往归属于道德。
故事想告诉你,他爹有道德,所以生意好,长久;他儿子缺德,德不配位。最后就变成清华的校训了,厚德载物。
其实生意不是这么解读的,这就是一个经典的盈亏同源的案例。
90年代报纸上很流行聊李嘉诚,他的故事,他的名人名言,很多。
我就问我奶奶,李嘉诚的那两句话,什么意思。
哪两句话呢?
1、股票不能涨到十成的时候再抛出,你要涨到七成的时候就抛,留三成利润给别人。
2、做生意不要老想着自己不吃亏,要先想想这笔生意对方会不会吃亏。
当时报上的解读就是这人好,品德高,这那的,当然几十年后,你发现他也不过就是个生意人。
那时候,我奶奶给我的解读就是馄饨铺的故事,她告诉我,所有这些故事都是一回事,背后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说穿了很简单:你不亏钱,就没法赚钱,你不让人家赚你的钱,你就没法赚人家的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总读过吧?《史记·李将军列传》。
是在讲美德么?不是的,还是在讲盈亏同源。
那个桃子和李子又不会说话,可是树底下被踩出一条小路了。
为什么?因为人们都想吃,都想占它的便宜,趋之若鹜,于是什么产生了?流量产生了。
你看到了,从《史记》到网红经济学,背后是一条线,古往今来没有新鲜事儿。
一个旧社会出生的老太太,她是不可能给你讲几十年后的网红经济学的,她也不可能懂盈亏同源这个术语。
但是道理并没有变过,因为人性几千年来并没有变过。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正是因为他们趋利避害,你才能赚钱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那个90年代卖馄饨的老爷子明白,销售额起量要比区区几个桃子李子值钱得多,所以他才能火。
如果那老爷子能活到今天,起量就变成流量了,流量比桃子李子值钱得多。
你放几个桃子李子在那里让大家占便宜,人流量本身就是财富,比桃子李子更大的财富。
道旁苦李,为人所弃,这就是他儿子的观点。
他儿子眼睛里只有那几个桃子,李子的成本,却不曾理解,利润在哪里。
咱们前面几期聊过的问题,背后是一套逻辑。
比如有人跟我说,博士去顶级中学当老师,屈才,浪费;
也有人跟我说,大部分人学了英语将来也没有机会阅读英文资料,反正都是当中介跑滴滴,学那玩意儿干啥,浪费。
很对,站在你的思维模式下看,这都是成本,应该零成本。
这种想法很普遍的,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事情上都这么想:
1、我要买对的那支股票,对的。所谓对的就是我一买,它就涨,天天涨,从不回调。从新高到更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步步高。
2、我要遇见那个对的人,对的。所谓对的就是一见钟情,白头偕老。他/她懂我,她/他爱我,懂是万能的,爱是无敌的。
3、我要进入一家正确的公司,正确的。所谓正确就是我说什么,老板同事都说好,你说咋干就咋干,我们都听你的。然后听我的,听着听着就成功了。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爽文爽剧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市场份额,几乎一统江湖?
是因为编剧们懂了真理么?不,他们只是懂你。
想要在真实的生活中盈利,你需要很早就开始学盈亏同源,把这东西像易筋经一样,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运转在你体内。
任何时候,遇到任何问题,任何一个刹那的思考,这东西都自然而然的起作用。
李嘉诚也好,卖馄饨的老爷子也好,都是生意人,他体内源源不断地运转着盈亏同源。以至于他说的每句话,都浓浓的含着那个味儿。
虽然被包装的那么像道德说辞,但骨子里就是盈亏同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家想要的是那个蹊。你是吃了桃子,李子,可是蹊形成了。不花桃子李子的成本,蹊是形不成的。
我们来看博士的问题,来看英语的问题。
我们想要科学家,但不知道每年生出来的这一千万个宝宝 ,到底谁是科学家。
那就让他们去念书嘛,办大学当然要消耗资源,但不投入桃子,李子,哪有蹊?
你不可能指望给人吃一颗桃子,就能换来一条蹊,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同样,你也不能指望每个博士都成为科学家,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很多人念完了博士才发现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养小白鼠,搜集数据,自己根本就没有从数据中总结,发现规律的那个能力。
就像绝大部分学金融的,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金融知识都懂,除了盈利。他最后就是成不了交易员,他只能去做分析师,或者转行。
站在他个人的角度这就叫失败,但是站在整体的角度,这是不得不付出的成本。
成不了就成不了,废了就废了,废了的,他们自己会去另谋出路。
可是这个过程中总有人成,总有几个成的。这就对了,人家要的就是那个成的。
学英语是一回事,很多人那天听我提到文化,马上一脑子道德文化。在你的眼里文化和道德捆在一起,而在我的眼里文化和利益捆在一起,说明咱俩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提到的文化就是指利益,我妈小时候学校里不学英语的,学俄语。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看的技术资料大都是俄文版。
你看到了?我们是个很现实的民族,起码决策者很现实,从来很现实。如果不现实,那也是你自己不现实而已。
我所谓的文化就是指那堆技术资料,全世界科技文明技术库里的资料,那就是生产力, 那就是钱。不阅读那玩意儿,咋挣钱,咋发展,咋弯道超车呢?
你说很多人长大了也不用。不用就不用呗,没人关心你用不用,因为有人要用。
每年一千万个宝宝,作为决策者,他怎么知道谁长大了做技术员要用到查资料,谁长大了在流水线上做操作员?
他没办法知道的呀。
那就只能大家都学,一个厂子里,技术员最后用到了 ,操作员没用到,这就是成本,你就当陪人家读书好了。
站在整体上看,操作员就是那个成本,成本一定要花的,否则就没有盈利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你自己到底是那个成本,还是那个盈利?
又或者说,你这辈子到底是打算做那个成本,还是做那个盈利?
我有时候都很纳闷,你都能来看这种公众号了,怎么会想着做成本呢?
看这种费劲的东西比大学里上课都累,你图什么呢?既然抱定了做成本的思路,为什么不去看爽文呢?
又或者说,其实你也根本没想过,自己到底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