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艺术奇葩

泰山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
石刻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大部是自然石刻。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真乃瑰丽多姿,把泰山扮点得更加庄严典雅,无愧为最壮观的“中国天然书法展览”。历代游人谁不为之流连忘返,赞叹无穷。
我在6月10日的公众号《登泰山》一文中,批评了号称“诗、书、画三绝”的范曾在泰山题的石坊匾额,不是我狂妄,而是范曾不自量力。在泰山的摩崖石刻和碑刻如此之多,他那样的“书法”在泰山显摆,那是自曝其丑。当然像他一样把丑书刻在山崖上遗臭万年的还有,有达官显贵(包括当代的),也有无名小辈。
中国人喜欢“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古人每到一处游览,见江山秀色,往往情不自禁,挥毫书壁,有艺术价值的,就会有后人摩崖石刻或者碑刻留存。我们常常诟病现在有些游客不文明,在风景名胜之地,甚或文物古迹之上大书“某某到此一游”,其实在泰山,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有点观赏价值的,泰山管理部门就会着意涂丹,使之醒目,无数丑陋之作,就在自然界渐渐风化而漫灭不可见。下面的摩崖石刻就是典型的“到此一游”,但是因为书法不错,并非游者身份高贵,还是刻意留存下来了,左边的隶书,右边的楷书都中规中矩:

在泰山玉皇顶盘路东侧,有峰峦绝壁如削,俗称“大观峰”,上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也称唐摩崖,为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泰山、次年摩崖刻制的,记录了唐玄宗东封泰山的事。如今,人们站在唐摩崖前,无不惊叹于它的恢宏气势。《泰安县志》记载:碑高二丈九尺,宽一丈六尺七寸,二十四行,行五十一字,字径五寸;额高三尺九寸,宽四尺,题“纪泰山铭”四字,字径一尺九寸。俱为隶书。传为燕许(张说、苏頲)修辞,韩史润笔,唐玄宗书写。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书法遒劲圆润,为习汉隶之阶梯。据《泰山道里记》称:碑下截剥落,由叶彬补书百八字,形似小异。碑后列从臣题名,字差小,多漫潓不可识。现铭词涂金,辉煌耀目,极为壮观,为泰山珍贵文物。

碑文开头文字是:“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吴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体丕定。上帝眷佑,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历朝历代的皇帝来泰山封禅,无不自称自己是受命于天,自己当皇帝的天意使然,以显示正统;同时又无不阐明自己将会护佑天下苍生百姓,把好话说尽。
离泰山极顶不远,有一处山石如斧劈,分为两块,左边一款是光绪丁未年本地人泰安府“宗室”玉构所题。“五岳独尊”四字笔力雄健,文字高度概括泰山的地域特征,所以,在此留影者必须排队等候,有点像是在黄山迎客松前留影的样子。可见,游客并不看重碑刻的字是谁写的,更看重他的内涵和书法。泰山上有不少显赫人物的题字,包括上述唐玄宗的御碑在内,基本没有人驻足留影。我为了“证明”自己来过泰山,不能免俗,也在这块石头墙停留了十几秒,留下一个纪念。比较可悲的就是右边也是光绪年题的“昂头天外”和左边四个字挤在一起,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露丑。最不应该的是这位顺德辛某人题字是1908年(光绪末年),左边的是1907年,真是自讨没趣!所以说,我们看看下面的摩崖石刻,就知道不是谁都可以在泰山题字的,包括领导人物和范曾等。
在泰山的摩崖石刻除了上面我们看到的这些题词之外,还有题文的,如我在中天门之上就看到有一篇简短的游记文,文题为《泉》,是民国期间李星源说写,这篇文章正好照应了与其不远的清光绪年间有人题的“涤虑”二字。通观全文,大致是此老人病后对“阿堵物”(即金钱,典故请自查)的愤慨,右边的“泉”字与文章内容无关,看来并非文题。
在南天门之上,有一石桥,名为“云步桥”,桥旁有一不大的四角石亭,亭柱上也镌刻了楹联。我认为楹联书法极佳,是清宣统年间“玉田士隐”刘振声自撰并书。“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梦幻,登高极目从兹俗虑自消沉”。我认为此联还是传播了正能量,倡导去除庸俗的个人欲念,高瞻远瞩向前看。在此亭歇息的游客,细细品鉴楹联,也可有所省悟。云步桥的题词是民国时期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泰山,五岳独尊,气势磅礴,拨地通天,自古以来寄托着华夏儿女的厚望,“与国咸宁”。“与国同安”。封建帝王泰山封禅,是希望帝王基业传递万世,泰山之“仙”,不是道家之祖,而是泰山厚重的历史文化,“泰山石敢当”,说明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泰山浩然之气的认可。泰山是一种文化图腾,“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一种胸怀;泰山石刻则是对泰山的赞美和对人的精神追求的一种概括。从这个意义而言,泰山的崇高是不朽的!
上期回顾:登泰山

【齐鲁文化采风系列回顾】

“泱泱齐风”印象之一     “泱泱齐风”印象之二    “泱泱齐风”印象之三    “泱泱齐风”印象之四    临淄古车博物馆    蒲松龄的荣与辱(一)    蒲松龄的荣与辱(二)    蒲松龄的荣与辱(三)    蒲松龄的荣与辱(四)  名门望族是怎样“炼”成的?  曲阜朝圣 —— 孔庙(一) 曲阜朝圣 —— 孔庙(二)   曲阜朝圣 —— 孔庙(三)   曲阜朝圣 —— 孔府    曲阜朝圣 —— 孔林

第936期
(0)

相关推荐

  • 泰山石刻(上)

    泰山石刻,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类,编号454/Ⅳ-12,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北齐至唐.地址:山东省泰安市. 泰山石刻主要分布在泰安泰山南麓.其中最重要的是经石峪摩 ...

  • 第五批国保--石窟寺及石刻(2)

    本篇目录: ************************************** 451   9.梵天寺经幢 五代                          浙江省杭州市 452    ...

  • 听文物讲故事|“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重光——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

    听文物讲故事|“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重光——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

  • 春游江淮请您来▍天长天宫画,绽放乡野的艺术奇葩!

    滁州天长的"天官画",与滁州凤阳的"凤画".宿州灵璧的"钟馗画",并称"安徽三大民间画".目前被列为安徽省和滁州市&qu ...

  • 话说渭南|富平墨玉与石刻艺术

    金人赵霖<昭陵六骏图> 柯喜堂 明末清初的关学大家,富平薛镇韩村人李因笃在题为<唐陵墨玉>一诗序言中说"唐陵下有洞产石,名墨玉.取镌碑牌,甲于天下."其诗云 ...

  • 故去之人的碑石被清人视为艺术奇葩

    文/一者 有个问题,若是问学书法,除了临帖.仿碑,还能有什么办法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 书法随着汉字的演变而发展,后人学习只能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再发明创造,并逐步积累,形成了今天的书法史.书法发展到 ...

  • 高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艺术奇葩

    青海民间的"高台"艺术相传起源于明朝,以"高.悬.妙.奇"著称,七八岁的儿童身着古装戏服,手持道具,或悬于高空,或立于方寸之间,令人惊叹,极具观赏性.湟中县千户 ...

  • 行走的石刻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

    世界遗产委员会: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知识卡片: ...

  • 石佛塔 石经幢《汉唐石韵:长安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系列之六

    石佛塔 石经幢 <汉唐石韵:长安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 系列六 佳展回顾 石刻艺术是古代璀璨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石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汉代的石刻雄劲.简练,大巧若拙:唐代石刻 ...

  • 宋代石刻艺术

    ▌持扇侍女石刻 宋(公元960-1279年) 高130厘米,宽46厘米,厚20厘米 ▌二侍填香石刻 宋(公元960-1279年) 高105厘米,宽85厘米,厚14厘米 ▌持注子侍女石刻 宋(公元960 ...

  • 北京海淀:真觉寺(石刻艺术博物馆)

    五律·參觀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原真覺寺) 巍巍瞻五塔,寂寂石碑存. 雨埽風塵老,煙沉日月昏. 登階思白果,匿跡訪朱門. 造像知禪德,滄桑滿舊痕. 其二 四壁參千佛,蓮花擁佛蹤. 狂書詞絢麗,靜坐語從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