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与楼烦国
一、北狄
传说与姓族说明春秋时的北狄与西戎在族类方面比较接近。考古文化也可与这种情况相印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今河套、阴山以南及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属仰韶文化分布范围,在龙山文化时期,又属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到了青铜时代,除燕山以南今北京市北部及长城沿线河北北部的一些地方有夏家店上层文化分布,说明山戎人已南达这些地区,其它如阴山河套以南,今山西中部与北部,河北中部与北部以及陕北、河套等地区的游牧民族青铜文化,虽有一定的地区差别,但共同的特点占优势,并且受商周青铜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从上述传说,姓族及考古文化的面貌与内涵推测,春秋时的北狄源出于商周时期的鬼方、猃狁,属于羌戎族系。
他们南面与诸夏往来,接受商周及春秋时期诸夏的文化影响,他们固然不断华化,也有一些诸夏贵族与人众融入其中,成为北狄的一种来源。另一方面,阴山以北的青铜文化具有明显的商文化影响,而且与陕北、山西、河北等地的戎狄青铜文化有较多的共同因素,说明春秋时的北狄与山戎、东胡及阴山以北的胡人也存在交往和彼此吸收的关系。战国时胡人南下,陕北、山西、河北等地的赤狄。白狄应有相当多的部分已被同化于胡人之中。因此,春秋时的北狄与胡人、东胡族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胡人起源于阴山以北,东胡人起源于大兴安岭山原,与羌戎起源于陇山地区不同;联系在于鬼方、猃狁及春秋时的北狄,有相当多的部落融化于胡人之中,成为胡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公元前662年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时起,到公元前627年白狄的名称出现以前,北狄都以狄的名称出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在这30余年中,是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诸部落联盟较为统一的时期,先是皋落氏居于共主地位,自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命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其共主地位,已逐渐被潞氏取代。晋文公的霸业使北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北狄的内部矛盾也越来越表面化。公元前628年,“夏,狄有乱”,卫国趁机向狄发动进攻,迫使狄向卫请和。当年冬,晋文公去世。公元前627年,狄又趁晋新丧,晋襄公继位即与秦军战于崤的机会,向晋发动进攻,到达箕邑,有直逼晋国都城之势。晋襄公与姜戎在崤一举全歼秦军,即回师,“败狄于箕。郤成子获白狄子”。这是白狄部名初次见于记载。当时白狄虽仍是赤狄的从属处在北狄联盟中统一行动,却已经单独以其部落名称出现。公元前616年,鲁国公孙得臣“败狄于卤,获长狄侨如”。长狄和白狄一样,虽仍在北狄联盟中受赤狄控制,也以单独的部名活动了。公元前606年,赤狄也单独以其部名活动,连年“侵齐”、“伐晋”,说明其它各部,已不再听从赤狄统一调遣。公元前598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联盟于是完全瓦解,此后,赤狄即次第被晋国兼并。公元前594年灭潞氏,其酋长婴儿被晋俘虏带归晋国,晋景公将“狄臣千室”赏给灭潞氏的首功荀林父,其他将军及诸大夫也分别得到“狄臣”和封邑,还向周王献俘。
潞氏灭亡,赤狄其它各部不能自立,前593年,晋灭甲氏及留吁、铎辰,前588年又与卫国联军攻打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从此赤狄余众大多被晋分赏诸将及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并入晋国。但狄人在晋仍有相当长时期合而未化。整个春秋时期,晋军中仍有“狄卒”的记录,晋国境内也有狄人的活动,公元前496年晋国诸大族矛盾激化,范氏、中行氏之党析成鲋、小王桃甲“率狄师以袭晋”。到战国初,公元前378年还有翟,,狄,,败魏师于浍的记录,此后被晋国拆散而分属于晋国诸大夫大族的赤狄余众,都已华化。
在晋灭潞氏时,长狄酋长焚如也被俘,以后长狄不再见于记载,大概是由于随赤狄灭亡,部众离散,不复成为部族的缘故。
分布在秦、晋两国之北的白狄,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公元前601年,“白狄及晋平”,即脱离北狄联盟与晋结好。晋国这一成功,不仅当年与白狄进攻秦国,还可以认为这实际上已拆散了以赤狄为首的联盟,从而可以利用众狄对赤狄役使的痛恨,拉拢众狄与晋结好。因此,白狄脱离赤狄与晋结好,是晋国在北狄联盟彻底瓦解以前所取得的关键性的胜利。在白狄与晋结好以后,白狄也曾与秦国联合进攻晋国。秦、晋两国,二方面都想拉拢白狄,同时又都一步步侵蚀白狄的土地,逼白狄东迁到太行山以东才得以存在。
在白狄东迁以前,最重要的事件,是晋悼公“和戎”政策所取得的成功。
公元前569年,分布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的无终部酋长嘉父,派人请晋国强族魏绛转送给晋悼公虎豹之皮,请求推行和戎的政策。魏绛向晋悼公进言和戎有五利:戎狄游牧,贵货轻土,可以用货物换取戎狄的土地;边鄙不再有惊恐,人民习于耕作,可以得到丰收;戎狄听命于晋国,四邻为之震动,诸侯就会屈从于晋国的威严;以德使戎狄安宁,晋国无军事的劳累,装备也不致损耗;以后羿恃其武力而亡为鉴,推行以德服人的政策,远方戎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得到安定。这主要以和平手段代替武力夺取以获得戎狄的土地,并得到戎狄的人力来加强其争霸实力的政策。推行八年,结果晋悼公“九合诸侯”,加强了晋国霸主的地位。自晋悼公以后,秦、晋两国的北面已没有狄人的活动。白狄的主力已转移到太行山以东。《左传》襄公十八年《经》:“白狄始来。”杜预《集解》:“白狄,狄之别种,未尝与鲁接,故曰始。”鲁襄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55年,这是太行山以东出现白狄最早的记录。白狄东迁以后,活动的中心在今山西省东北部的盂县以东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周围。
到了春秋时期的晚叶,已不见白狄的名称,而以鲜虞包举白狄其它各部。《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述晋国灭肥,《春秋》记为“晋伐鲜虞”;《左传》昭公十五年记晋师围鼓,《春秋》也只记“伐鲜虞”。大概在春秋晚叶,白狄中鲜虞、肥、鼓等各部,虽有部名自立,实际上受着鲜虞的控制。
白狄的其余部分:肥氏,东迁后分布在今山西省昔阳县一带。公元前530年,“晋伐鲜虞……遂入昔阳,灭肥”。肥灭以后,其余众大概有一部分越太行山,迁到了今河北省藁城县境,以后白狄鼓氏被晋灭亡,肥氏余众一部分逃奔今河北省卢龙西北,一部分逃到今山东省肥城县境,都相继华化。
鼓氏,分布在今河北省晋县以西,公元前527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以鼓子?鞮归”。晋攻克鼓城以后,献俘于宗庙,却把鼓子?鞮放归,使他叛鲜虞而附晋,在肥氏故地昔阳复立。公元前520年,“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此外,狄有仇由氏,分布于今山西省盂县境,也是鲜虞的附属,灭于赵。狄无终氏,又名代狄或代戎,在太行山北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战国初,赵襄子先以女弟妻代君,又邀代君饮晏欢舞,伏兵杀之,灭代。赵国在灭代与中山两狄人建立的国家之后,北与燕国为邻之外,又与林胡、楼烦、匈奴相接,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二、楼烦国
楼烦是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楼烦国不是戎狄之国,而是周天子所封诸侯,为子爵。
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后扩展壮大,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现在的内蒙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战国时期,楼烦国为赵武灵王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
到战国时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楼烦国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于是,赵武灵王萌生了向楼烦、鲜虞等部落学习,推行“胡服骑射”的构想。他曾说:“吾国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吾欲变服骑射以备燕、参胡、楼烦。”赵武灵王的改革不仅使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军事强国,也为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久,赵国便先后击败了林胡、楼烦,攻灭了中山等国。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战胜楼烦国后并没有攻杀他们的人马,而是采用了“致其兵”的策略,把楼烦军将收容改编,继续为赵国所用。这样众多的楼烦强兵悍将加入赵军,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此后,楼烦人勇敢善战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秦汉之际,在楚汉战争中,双方都以楼烦人别为一军,建立了当时的特种部队。据《史记》记载,“阳都侯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项羽本纪》:“汉有善骑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樊郦滕灌传》:“击破松石、王武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卒斩龙且,生得楼烦将十人”;“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所得卒斩楼烦将二人”;“功布别将于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等等。以上所载“楼烦将”应是特种部队的将领。这一时期的楼烦部族受到北部匈奴和南部秦汉的夹击,被迫处于“河南地”,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长城以北地区,仍以畜牧、骑射为生。到前127年,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从此楼烦人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