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胜利路,老烟台市中心

作为当年老城区中最长的一条纵向马路,胜利路也曾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老烟台人称之为“市中心”,并不为过。

老烟台人会不自觉地念起那些孩提时代眼见或者耳闻的街铺、戏院、剧场等,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当年的胜利路。小编本期带您追寻胜利路的印记。

而老烟台市区最繁华的闹市中心也正位于此,如果说北大街曾是烟台的CBD(中央商务区),胜利路便是老烟台的市中心。

胜利路北段路东与老石狮子街(今市府街)相连,老石狮子街西首路北建有清代的一个规模很大的慈善机构广仁堂(今区老干部活动中心附近),此后,登莱青兵备道道署又迁至此。此后,胶东公署、烟台特区公署和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政府也曾在此办公。

如今,这里则是芝罘区政府的所在地。而在其对面,则有潮州会馆等机构存在过,这一区域的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福建会馆也是胜利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1884年的福建会馆总工期长达22年,由大门、戏台、大殿、后殿、东西两厢和花园绿地组成,三进四合院式闽南风格建筑,堪称“惊世之作”,尤其是里面的山门上面,竟雕刻有各种历史人物474个,龙凤麒麟等鸟兽404个。在“履行”其会馆“职责”同时,福建会馆多年来作为市博物馆存在,见证了老烟台的变迁。

当然,说胜利路周边,不能不提更古老的奇山所城,作为烟台的望城之始,奇山所城的西大门便朝着胜利路,这条路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意义自是非凡。

当年的胜利路自身便有一个偌大的“文化中心”。而这个中心的“主角”便是丹桂大戏院。

老烟台几乎所有的戏院和影院都集中在胜利路的附近,“丹桂戏院”(后叫胜利剧场)、光陆戏院(大众剧场)、福禄寿影戏院、华安影院(福建会馆内)……丹桂戏院则是其中最为鼎盛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1898年,京剧首次登临作为“商埠码头”的烟台,很快征服了看惯柳腔、茂腔的烟台人,京剧在烟台扎下了根。1906年,大连人张子禄意识到烟台这座“京剧码头”在京剧界的重要地位,便投资修建了“德桂茶园”(那时戏院内均设茶座,故称茶园),1916年更名为“丹桂大戏院”。因为戏院的繁盛,门前的“一面子街”也同时更名为“丹桂街”。

同时,随着京剧在烟台的兴起,听戏、学戏、演戏之风盛行,遍及城乡,票友和票友组织应运而生,有些票友下海后成了京剧名角。伴随着京剧码头的兴起,一家闻名遐迩的戏装店“老半半堂”也应运而生。

自1913年到1958年,由曲氏家族创办经营的“老半半堂”享誉全国,为弘扬国粹京剧和繁荣京剧码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们制作的戏装、盔头、刀枪把子、道具水平甚高,备受登陆烟台码头的各路名角和当地戏班的青睐,其中,关羽专用的青龙偃月刀是其“名牌”产品,京剧名角尚小云就曾用过其制作的翎剑。

胜利路的经济繁华还有一个“核心”,这便是建于1928年的“新世界商场”。

当年的“新世界”就在如今博物馆东的这片马路附近,“新世界”的东墙靠近如今的马路中间路墩,出门一下几层台阶便是胜利路,

“新世界”毫无疑问是老烟台最大最繁华的百货商场,那时老烟台人买水产等都在“公利市场”,买百货则都在“新世界”,尤其是逢年过节,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逛商场。

“新世界”里面是各类商铺,日用百货、五金、服装鞋帽、烟酒糖茶、文化用品一应俱全,还有配眼镜的、修钟表的和专为女子理发的女子理发店……

“新世界”由所城大家、裕华钱庄经理刘英堂和利栈公司经理汪玉田盒子修建,效仿天津的“劝业场”形状,呈长方形,回环式二层楼房,中间为露天天井,两千多平方米。为扩大经营和增加特色,1936年,张荆山又投资将天井加棚,修建了两条室内天桥及内楼梯,原天井区变为营业区。

而上世纪三十年代,“新世界”内曾有300个座位的“清莲阁影院”、戏院,同时,还有拉洋片、出租小人书、套圈和出售小玩具等项目,一举成为城区唯一的一处集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颇有“新世界”的味道。

抗战期间商场萧条,建国后重新开业兴盛,直到1991年因为城市改造而被拆除,湮没于烟台的商海之中。

说到“夜生活”,如今的年轻人还多少能记得曾经的“胜利路夜市”繁华。1993年,市政府批准在近2000米的胜利路设立了市区唯一一处夜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几十个摊位扩大到最后的上千个摊位,截至2003年末年成交额达到2207万元。2004年初,老夜市搬迁,不过,老烟台人都记得胜利路曾经为繁荣烟台的夜间经济作出的贡献。

在老烟台人的心目中,老胜利路的“夜市”更值得怀念,地方名吃、风味小吃应有尽有,煮熟的大螃蟹论个卖,羊肉馆、火锅店、灌浆包、油煎包、打卤面、炸酱面、三鲜片汤、鸡鸭馄饨、杠子头、焖子、拌海蜇凉粉……还有五香瓜子、糖炒栗子、糖球等。临街摆摊的叫卖声更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再加上唱小戏、演杂技、杂耍等,说唱、鼓乐声声,非常热闹。”

如今的胜利路早已没有那些“夜市”的影子,街道两边虽说依旧是店铺林立,依旧霓虹闪烁,但在城市的发展变迁中,那些“民俗”和传统的“味道”早已淡去。

古老的街巷,贮满了前朝旧事,包蕴着漫长悠远的历史风云。云起云散,时光悄然流逝,但老街巷的古朴气质和丰厚底蕴,却牢牢定格在城市的记忆中。

那些历经风雨沧桑的街巷能唤起人们对事件、人物、踪迹、市井等古风遗俗的翩翩联想,使人油然而生怀古之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