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的世纪预言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的使命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编说
(特别鸣谢李伯虎、倪光南、王建伟、宁振波、赵敏、朱铎先、郎燕等人士对本次专刊的专业指导)
卷首语:汤因比的世纪预言
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的使命
文 | 刘语霏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被誉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就曾经预言:“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 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对汤因比这一预言,尽管解读甚多,但有一个清晰的注脚,那就是工业革命在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变迁中的决定性影响。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的“蒸汽时代”,使英国成为19世纪当仁不让的全球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的“电气时代”,使美、德等西方国家全面崛起,成为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第三次工业革命催生的“信息时代”,则使美国在20 世纪后半叶领先世界。
在两个多世纪风起云涌的工业革命进程中,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而积弱百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开启工业化进程,并在改革开放后追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历经70余载卧薪尝胆,筚路蓝缕,在完成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后,21世纪初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制造国。
历史的经验证明,制造业的强弱关乎国家兴衰,工业革命的竞逐将重塑世界格局。对于21世纪的中国,汤因比的预言能否成为现实,一个重要的标尺便是我们面对扑面而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而工业互联网,便是份量最重的一道考题。
作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工业互联网将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谁能在工业互联网上占得先机,谁就能够把握住未来的主动权,占据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面向未来的共同选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权, 正在围绕工业互联网的角逐而展开。
2014年,美国GE、AT&T、Cisco和IBM等企业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化和试点应用。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搭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在物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上,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领先于全球。
与此同时,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德国推出“工业4.0”国家计划,法国推出“新工业法国”,日本提出“互联工业”,英国提出“英国制造2050”,皆着眼于在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工业互联网这一全球竞争制高点。
然而,与以往的历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与全球主要国家同步开启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
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实施,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顶层设计框架和政策支撑体系日益完备。
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成格局。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体现的是中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决心与信心。
在过去三年的起步阶段,工业互联网已经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活力。2017-2020年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增长了接近4倍,年复合增长率达70.5%。仅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就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55.8%(注1)。截至目前,全国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80个,各种类型的工业APP的数量超过35万个(注2),广泛应用到钢铁、机械、电力、交通、能源等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提质增效、节本降耗作用凸显。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创新活跃,新动能加速成长,催生了“挖掘机指数”等经济运行新指标。
当前,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正在步入五年大发展的新阶段,将从概念普及走向实践推进,是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工业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传统工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不深,没有意识到工业互联网的变革性作用,仍在因循传统技术改造的思路。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工业技术、工艺、机理等方面积累不足,工业生产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大量技术、经验、知识、模型难以快速集聚、传播、复用和迭代。
从供给侧看,尚未形成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核心能力评价标准,社会各界认知不统一;从应用侧看,缺乏对制造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效能效益进行衡量与评价的方法与手段,讲不清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广。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 95%以上的高端 PLC、90%以上的高端工业软件、95%以上的工业网络协议被欧美日企业垄断,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 PaaS 基本采用国外开源软件(注3)。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六大核心能力——工业数据采集能力、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工业大数据建模分析能力、行业机理模型显性化能力、工业 APP 培育能力、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功能集成能力依然薄弱,严重制约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广。
工业互联网事关未来工业操作系统主导权之争,事关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确立、巩固和强化,也事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在2021年的两会上,“工业互联网”第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足见其分量之重,期许之深。
21世纪的中国,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工业互联网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我们期待,中国工业互联网,能够为汤因比的世纪预言加上一个沉甸甸的注脚。
(注1)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
(注2)据2021年3月19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人杨宇燕发布的数据。
(注3)据2018年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