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的博物馆,全在酒里

文明之初,酒是人类与上天沟通的媒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地地道道的酒国。

酒器,顾名思义是酒的载体,而兼备礼器功能的它,也顺理成章负有酒文化乃至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的重任。

古人的酒礼相当复杂,所以造就了形制丰富、变化多样的古代酒器——尊、壶、爵、杯、瓶、角、觥、彝、罍、卣、斝、盉、觚、觯、卮等酒器,有的我们至今仍在日常使用,许多则连字形和读音都早已陌生。

都说博物馆是民族和全人类的家庙,那当然少不了“祭酒”这一重要角色。走入任何一座离你最近的博物馆,便会发现:众多的镇馆之宝和代表性展品,不仅往往与酒有关,且不止是酒器。

别看博物馆严禁饮酒,其实,中国最好的博物馆,全在酒里。

[商] 四羊青铜方尊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
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其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
[商] 后母斝(jiǎ)

————————————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斝是流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酒器兼礼器。
此器侈口,柱呈伞形,腹部分为上下两段,下段较大,底近平,兽首鋬(pàn),三棱形锥状足。器口缘下内壁铸有铭文“后母”。
[商] 皿方罍(léi)

————————————

湖南省博物馆
罍,商朝晚期至东周时期大型的酒器,双耳细颈罐式,其中方形见于商代晚期,圆形见于商朝和周朝初年。
该皿方罍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被誉为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堪称“方罍之王”。
▲《国家宝藏》第六期呈现皿方罍的前世今生。国宝艰难回归的故事,感动了一大批观众。
[商] 妇好鸮(xiāo)尊
————————————
河南博物院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西南侧妇好墓,是妇好墓所出468件青铜器中的精品。其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予观者以扶摇直上八万里的艺术感染力,无愧于“战神”之美誉。
▲《国家宝藏》第三期,演员刘涛作为河南博物院“妇好鸮尊”的国宝守护人,穿越至商朝,为我们演绎了女战神妇好的传奇一生。
[西周] 神面卣(yǒu)
————————————
保利艺术博物馆
卣,一种古代酒器,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在南方延续到春秋时期。
神面卣,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卣,也是目前所见造型和装饰最怪异、艺术水平最高的一件。即使你变换位置,神面的双眼仍紧紧盯着你,给人以摄人魂魄之感。
[西周] 倗(péng)季凤鸟尊
———————————————
保利艺术博物馆

西周早期盛酒器。尊盖内侧有铭文“倗季乍祖考宝尊彝”,明确标明其为倗氏家族某位成员所作的青铜礼器。
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格外崇尚凤鸟,商人以此为图腾,有“玄鸟生商”之说。周人则将之视作民族的守护神。
[西周/春秋] 赵卿鸟尊

———————————————

山西博物院
形如昂首挺立的鸷鸟,形体肥硕,双目圆睁,颈细长,钩喙。腹腔中空,与颈、喙相通,锋锐的钩喙为自由开合的流口,倾倒酒液时自动开启,复位时闭合,设计巧妙。
[春秋] 莲鹤方壶

————————————

河南博物院
器形硕大,器身饰蟠螭纹。有冠盖,垂腹、圈足。壶冠为两层盛开的莲花瓣,盖顶为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壶两侧有耳,造型为龙形兽;器腹四面各有一小兽,器足有两个卷尾兽。
[战国] 鸟形勺

————————————

故宫博物院
战国前期舀酒器。勺身椭圆形,圜底圈足,身前部有突起的雀鸟形雕饰,后有单柄与之相对,柄呈平板状,上有繁缛的锦文。
[战国] 漆绘陶钫

————————————

湖南省博物馆

此酒器器身为合模制成,器表磨光髹黑漆,加彩绘,近口处有三角形纹,腹上部有带状菱形纹。凝重的黑漆地上,施以朱漆,使得这件陶器具有一种漆器美的意味。
[西汉]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古代做成动物形的酒尊不乏其例,如商铜器中的牛尊、象尊、豕尊等,周代驹尊、兔尊、鸭尊等。汉代肖形尊虽已不太流行,但仍为人所钟爱。这头“犀牛”昂首伫立,肌肉发达,比例准确,体态雄健,为古代生息在中国的苏门犀的形象。
[西汉] 雀雉鸡铜杯

———————————————

云南省博物馆

和中原流行的无盖杯不同,滇文化下的酒杯多有盖,其中立牛装饰较多,仅此一件为孔雀和雉鸡,更显珍贵。
[西汉]“君幸酒”云纹小漆卮(zhī)
“君幸酒”云纹漆耳杯
“君幸酒”“四升”云纹漆耳杯

————————————————————

湖南省博物馆

▲“君幸酒”云纹小漆卮(zhī)(上左)、“君幸酒”云纹漆耳杯(上右)、“君幸酒”“四升”云纹漆耳杯(下)。

“君幸酒”三字,即“请君饮酒”之意。其中“君幸酒”云纹小漆卮(zhī)是盛酒器;其余两件云纹漆耳杯是饮食器,于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汉《盐铁论》载,一个漆杯的价格相当于十个铜杯。作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漆饮食器皿比青铜器更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
[西晋] 青瓷熊尊
————————————
南京博物院
这件熊造型盛酒器,兽耳即器耳,首足即器足,将欣赏价值与实用功能完美统一,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审美和造型能力均已达很高水平。
[东晋] 青釉褐彩刻花莲瓣纹八系壶
————————————————
上海博物馆
盘口壶是东汉至唐代流行的一种器形。三国时盘口和底部较小,东晋以后盘口加大,颈增高,腹部修长,各部位比例协调,十分优美,盘的肩部多有桥型系,盘口流行加褐色的点彩。
[唐] 镶嵌兽首玛瑙杯
———————————————
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器物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它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刻画得神形皆肖。画龙点睛的镶金兽嘴,其实是酒杯的塞子,酒正从此流出。
[唐] 舞马衔杯纹银壶
———————————————
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文物是国家政权统一大背景下、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壶身的两匹祝寿马,则源自天宝年间盛行一时的舞马衔杯宫廷祝寿舞。
[唐]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
湖南省博物馆
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底。流下书褐彩五言诗一首。诗人从写景到写人,以八个春字顺次描绘出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句意简明,琅琅上口,诗趣盎然。“春人饮春酒“更为现实中的饮酒助兴。
▲《国家宝藏》第四期中,“国宝守护人”何炅为家乡国宝“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站台,演绎了文执壶的前世今生。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 (宋摹本)
———————————————————
故宫博物院
这件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的绢本设色巨作,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酒宴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复杂性格。
▲《上新了·故宫》第二季第四期高度还原《韩熙载夜宴图》画中场景,演员邓伦化身“名侦探”,入“画”挖掘夜宴真相。
[北宋] 景德镇窑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注碗
————————————————————
安徽博物院
温壶是宋代盛酒和温酒用具,由注子和注碗组成。
此件器型稳重,构图富于变化,整体呈现出和谐完美的艺术造型。温碗内底尚留有五个支钉痕,正好与注子底部的支烧痕吻合,说明执壶与温碗是成套烧制的。
[南宋] 《兰亭序》图卷
———————————————
黑龙江省博物馆
此图全长141.1厘米,宽37厘米。引首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题写的“曲水流觞”四个字。
整幅图卷描绘了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于溪水边饮酒赋诗、观山赏水的情景。
[南宋] 官窑粉青釉多棱直颈瓶
——————————————————
甘肃省博物馆
此瓶系漳县徐家坪汪世显家族墓出土。其通体施粉青釉,釉质纯正晶莹,有细碎开片,器表棱角突出处,因釉薄而显出紫灰色胎骨,胎质淘洗精细,为南宋早期修内司官窑中的精品。
[南宋] 铜蒜头壶
————————————
湖南省博物馆
青铜礼器。
口径2厘米,高9.8厘米(左)。
口径1.4厘米,高10.1厘米(右)。
蒜头壶是秦汉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此为仿秦汉风格的器物造型。
[元]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
首都博物馆
青花瓷在元代中期开始大量烧制,一部分用于外销国外市场,器型高大,纹饰繁密;另一类器形小巧,纹饰疏朗,为元代宫廷及贵族使用或行销国内,元大都出土的元青花均为此类。此件正是今北京市西城区的元窑出土。
[元] 青花四爱图梅瓶
———————————————
湖北省博物馆
梅瓶因口窄仅容一枝梅花之器型而得名,但从前它叫作经瓶,是标准的酒器。据马未都《醉文明》解释:从前讲经之后的御宴,酒就装在这样的瓶内。
此瓶身绘有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之“四爱图”。其实四位也皆是爱酒之人。
[明] 宋广草书太白酒歌轴
———————————————
故宫博物院
释文: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谓醒者传。
诗仙也是酒仙,形象跃然纸上。
[清] 金瓯永固杯
————————————
故宫博物院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龙耳作品,且式样颇多,但这种以象鼻为足的作品却很少。这件金杯的设计及加工皆属上乘,为皇帝专用。
[清]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
天津博物馆
清代玉壶春瓶多作为一种观赏性陈设瓷出现在皇宫内,但它在清之前的主要功能是酒器,可参考《扬之水谈宋元金银酒器——玉壶春瓶》一文之详解。
[清] 多环方罍
————————————
湖南省博物馆
青铜酒器。 明清时期的铜器中还有百环尊等,较之前代青铜酒器,以环为饰是这一时期装饰的特点。整器构思奇特,较为少见。
[民国至现代] 傅抱石篆刻“有酒学仙”
龟钮朱文石印
————————————————
南京博物院
在近世大家中,傅抱石有“酒豪”之名。昔日他进京为建设中的人民大会堂作画,苦于无灵感。周总理善解人意,为其特批茅台等美酒若干,傅抱石顿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一时传为佳话。而这方自篆,正乃傅氏之夫子自况。
跨越千年,酒早已不只是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饮料,它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刻入了中国物质文明史的DNA。
譬如商人尚鬼,以为酒可以通神,故殷商青铜器多酒器,妇好鸮尊即为代表。周灭商后吸取教训,禁酒而尚礼,所以酒器低落,食器上升,九鼎八簋等天下之制,自此形成。
从上古时代的致幻通灵,到中古时代的放达寄情,再到近古时代的尊贵彰显,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器的背后,中国古人从独善其身至兼济天下的梦想,尽在此浓缩。
(0)

相关推荐